彭瑩



隨著國家經濟以及制度的全面發展與不斷完善,鄉村振興發展戰略被國家提上日程。要想讓人民過上幸福的日子,要從環境、從思維上有所改變,而人力資源開發是支持一切發展的基礎。因此,農村人力資源開發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在鄉村振興戰略發展,不僅要對在農村從業人才進行相關知識技能的培訓,同時也要增強他們的服務意識和客戶意識,促進其對工作的積極性和企業的忠誠度。
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大報告當中,指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要將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彪S著十九大對農業農村發展工作的高度重視,農村的相關企業事業單位也在加強其人力資源的管理工作,尤其是對人力資源的培訓和開發工作。因為,農村人力資源管理與開發工作,是促進鄉村振興發展戰略目標實現的有力基礎條件。在農村地區的企業內開展人力資源開發,首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過活動和培訓,來提高農村地區工作人員的工作能力,同時也能激發其在工作中積極創新潛能,更好的促進農村地區企業的發展;其次,是通過對農村人力資源開發,可以增強農村地區工作人員的活力和積極性,保障農村地區的企業可以健康發展,助力農村經濟的發展建設,加快推進鄉村振興發展戰略的目標實現。
一、鄉村振興發展戰略實施意義
我國以是一個以農業生產為主的大國,鄉村振興發展戰略的有效實施,是促進國民經濟發展的壓艙石和穩定器。只有通過全面地去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發展目標,才能有效暢通國內經濟發展的大循環。鄉村振興發展戰略的實施,也是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一次重大的積極性轉變。在鄉村振興發展戰略中,通過堅持以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為目標,不斷去推進農村的現代化建設,能有效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鄉村發展建設目標。
二、農村人力資源開發的意義
經濟可以快速增長的要素條件是,土地、勞動力、資本投入等,在當前現代化科學技術水平不斷提升的社會發展背景下,經濟的發展離不科學技術的支持,而技術的應用以及應用的實現效果要依賴于人才,所以人力資源是促進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有效驅動力,因此,農村人力資源開發建設也是促進農村發展的基礎保障,是農村想要全面實現現代化建設的必要條件。只有通過大力對農村人力資源進行開發,才能為農村發展提供更優質的建設性人才,在有了人才資源的支持下,才能有效促進農村經濟的健康長足發展。
三、鄉村振興與農村人力資源開發的必然聯系
鄉村振興發展戰略的有效實施,可以為農村人力資源開發,提升更加優質的自然發展條件,鄉村振興發展也需要農村人才的有力支撐,農村人力資源開展也是鄉村振興發展實現至關要素。在鄉村振興發展背景下,國家會注重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建設,會為農村提供一些利好的發展政策,會對農村人力資源開發進行相應的引導與扶持等。而通過農村人力資源開發,能為鄉村振興發展提供更多的優秀人才,以推進農村經濟發展的現代建設,助力鄉村振興發展戰略的實現,農村人力資源開發,也是促進鄉村振興發展戰略實施的必要條件。鄉村振興與農村人力資源開發兩者之間,有著必然的緊密聯系,是相互促進、相互有機統一密合體。
四、鄉村振興發展背景下農村人力資源開發中的問題
無化是從經濟的發展以及教育環境等方面來看,農村地區的發展建設相比城市,很明顯是處于相當劣勢的發展地位。只有找出農村人力資源開發中的問題所在,才促進鄉村振興發展中農村經濟健康發展。當前農村人力資源開發中的主要存在以下幾問題:如(圖1)
(一)員工被動接受培訓內容
對從業人員培訓進行工作是企業運轉必備的一個部分,針對組織內員工相關工作知識技能的培訓,已經在全國各個企業得到廣泛認同,這些培訓旨在提高員工的工作能力和文化素養,使之能夠更加勝任崗位,提高工作效率,為企業做出更好的貢獻。但是目前農村的企事業單位培訓活動,都是由企業的管理層決定的,邀請相關知識技能方面的專家,為員工進行相關的培訓,在此過程中,員工只是被動的接受,沒有選擇權,這就導致員工的學習效率不高,意識層次上對此次培訓不夠重視,甚至有的員工將培訓視為自己的負擔,這樣的培訓就很難取得良好的成績,這是當前鄉村振興發展背景下農村企事業單位培訓當中,遇到的一個特別的挑戰,在未來的農村人力資源開發工作中,要注重對農村從業人員主動性的培養。
(二)對員工忠誠度等方面培訓不足
目前,農村企事業單位只是關注到了對員工工作技能和相關知識的培訓,沒有考慮到對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以及企業的忠誠度等心理層面的培訓,這就容易導致,在員工心里產生一種:企業就是員工的“搖錢樹”“金主”,而員工自己就是企業的“賺錢工具”“巨大的發動機上的一顆齒輪”,這樣式的心理狀態會導致員工意識層次上的懈怠,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度會大打折扣,員工會認為自己不管在哪個單位上班,都是同樣的,并沒有什么值得它堅守的東西與價值,但是員工產生這樣的心理,會對企業的運轉造成一定的影響,因為,一個企業的人員流動率太大,對于企業的日常運轉和維系都是有巨大的影響的。
(三)人力資源開發投入大收益小
對于農村很多的企業來說,每年都會劃出單獨的份額,為員工開展一些列的培訓,旨在提高員工的相關技能,以更好地服務企業。但是從培訓的效果來看,員工的行為在短時間內有所改變,但是一段時間后,員工又恢復到之前的工作狀態,甚至出現培訓后的疲憊狀態,這對企業培訓來說,是一件沒有效果或者事與愿違的事情,企業不但要承擔時間和金錢上的成本,同時也要承擔員工工作行為的潛在成本,這對于企業來說,是比較消耗的事情。因此,農村企業要想在人力資源開發方面有所收益,就應該保證其培訓內容、培訓對象以及培訓的方式方法等各個方面,都不出問題,滿足農村從業人員的需求,這樣才能發揮人力資源開發的價值,為企業培養更優秀的人才。
(四)人力資源開發途徑單一
農村企業最常見的人力資源開發形式,就只組織對企業員工的培訓,其中絕大多數培訓知識涉及到員工的工作技能層面,而沒有涉及到員工的心理層面,尤其是在當代,員工的工作壓力和生活壓力都比較大,企業更要注重對員工心理層面的關注,要讓員工不僅把工作簡單的看做收入的來源,同時要意識到自己工作的價值,自己的付出對于企業的重要性,這樣才能培養員工的使命感,價值觀和歸屬感,才能讓員工真正原以為企業工作。同時,也可以通過對農村從業人員職業生涯的規劃,或者開展一些其他的拓展活動,培養農村從業人員多方面的協同發展,用更加多元的人力資源開發策略,促進員工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