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麗萍
隨著我國數量迅猛增長的移動互聯網客戶,給傳統實體消費金融行業的轉型帶來了新的契機,欣欣向榮的互聯網移動支付,為互聯網普惠金融的發展構建了良好的外部環境。互聯網普惠金融行業隨著客戶需求的增加得以迅猛的發展。近十年來我國商業銀行紛紛順應時代發展潮流的、與時俱進的向特色化、專業化的商業道路的方向發展。為了應對我國現行的商業銀行等傳統金融機構在存貸款方面存在利差越來越小的趨勢下,盈利能力受到互聯網金融的極大沖擊,我國不同的城市要結合自身的市場環境和客戶需求利用現代的互聯網信息技術,對潛在客戶群體不斷的進行深入的探索,從而構建具有自身特色的互聯網普惠金融不同的產品設計和營銷計劃,進而達到為客戶帶來平等的、互惠的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的目的。互聯網普惠金融是面向中低端移動用戶進行金融服務,要嚴格的控制互聯網普惠金融所面臨的市場風險,從而達到促進互聯網普惠金融健康的、可持續發展的目的。
基于我國現行的商業銀行等傳統金融機構在存貸款方面存在利差越來越小的趨勢背景下,這些傳統金融機構的盈利能力受到互聯網金融的極大沖擊。因此,近十年來我國商業銀行紛紛順應時代發展潮流的、與時俱進的向特色化、專業化的商業道路的方向發展。利用現代的互聯網信息技術,對潛在客戶群體不斷的進行深入的探索,從而達到為客戶帶來平等的、互惠的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的目的。互聯網普惠金融是以商業銀行為基礎的金融機構利用現代的互聯網信息技術,對線上線下的金融渠道進行統一的整合,為了滿足客戶對金融服務提出來的方便、快捷、高效等新的要求,需要充分利用移動終端的便利性并采用的具有一定流動性的營銷方法,構建具有全面性的移動金融服務系統。另外,為了實現創新普惠金融的傳統模式,互聯網普惠金融建立了具有新穎性、快捷性、優質性的互聯網金融業務生態圈。互聯網普惠金融得以快速發展的兩個要點是快速發展起來的手機銀行和中低端社區金融。普惠金融的目的是對弱勢群體提供金融服務,現階段普惠金融要想實現深入發展首先就要利用互聯網金融平臺對自身進行有效的創新。基于互聯網大背景下的普惠金融的主要載體轉變成了移動終端和人工智能結合在一起的互聯網平臺。互聯網普惠金融模式的發展,促使金融機構的業務開展更加的具有便捷性。
一、我國互聯網普惠金融發展所面對的市場環境以及客戶提出來的新的需求
(一)日益完善的互聯網普惠金融技術條件
我國現代社會基于互聯網和移動終端高速的發展逐漸向著移動化方向發展。互聯網普惠金融發展的基礎產業成為了移動支付,這也成為了未來手機和金融發展的市場。現階段我國大部分商業銀行為了有效的應對來自互聯網方面的沖擊,把不斷的對互聯網金融進一步的發展和對普惠金融服務進一步的拓展作為了戰略選擇。因此我國商業銀行為了順應時代發展的趨勢和潮流要基于互聯網推動普惠金融的進一步發展。
(二)基于互聯網我國傳統金融機構網點在向移動終端的方向逐漸發展
我國銀行金融服務在2000年以前大多數都處于以銀行網點等實體業務形式為客戶提供金融服務的階段,這樣的服務形式不論是在時間還是在空間上都有諸多的限制。為了改善這一現狀,從2000年-2010年10年的時間我國各大商業銀行在各個網點設置了數量龐大的ATM機,這是對個人金融服務的一種根本性創新,實現了為客戶提供24小時全天候的存款、取款和轉賬服務。到了當下銀行行業開始大力對網上銀行和互聯網終端進行建設,讓客戶在時間與空間上有了更多的選擇途徑。在不斷變化的商業環境和強大的競爭對手面前,所有的商業銀行特別是那些中小銀行都利用互聯網對普惠金融的組織形式進行創新。但是在管理方面互聯網終端需要面臨新的服務營銷的困境。但是現階段我國互聯網銀行還只能算是大型銀行等金融機構的補充,特別是針對農村地區所提供的金融服務更加的匱乏。基于現代的互聯網新移動環境,金融服務的供應渠道已經打破了傳統實體銀行網點的禁錮。在互聯網平臺系統的支持下很多的第三方金融服務提供商也開始提供支付結算的服務,同時在金融服務融資和投資等方面也加入到了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這些第三方提供金融服務提供商利用背景調查、虛擬營業廳和人工智能算法等對金融服務營銷進行了改革和優化,甚至為了進一步占領金融市場份額開始向客戶提供免費的金融服務。
(三)基于互聯網普惠金融發展的源動力來自于客戶需求
我國商業銀行現階段都已經開始陸續設立移動銀行來應和互聯網的發展,但是在不斷變化的消費方式下,客戶群體更加的重視金融服務的增值服務和客戶體驗的高效性、便捷性。現階段我國銀行等金融機構面對著時間和空間兩個方面的桎梏,不能更好的滿足客戶對金融服務產品提出來的更高的要求,對于普惠金融來說不能得以更為深入的發展。另外,在電子商務行業更加迅猛發展的當下,客戶更加喜歡不面對面的金融服務方式,希望獲得更加具有便捷性的金融產品和服務。
(四)基于互聯網我國普惠金融需求具有巨大的差異性
普惠金融基于互聯網要想發展具有可持續性,就需要根據不同地區的不同需求對金融產品和服務進行詳細的分類,然后對激烈的金融市場環境進行細致的調查和分析,最后完成更好的定位客戶消費類別。可以結合客戶的消費支出來綜合的對客戶的金融產品需求進行分析和判斷。這里所說的消費支出主要是指客戶日常生活的真實消費,普惠金融方案的制定需要基于詳細的、準確的針對客戶移動端的消費情況進行分析。
二、展望我國互聯網普惠金融在未來的發展趨勢
我國城市化發展的不斷深入,人們對金融服務體系提出了全方位、多層次的新的要求。基于互聯網背景下的普惠金融在未來的發展趨勢。
(一)設計具有互聯網普惠金融特色的金融產品和相應的營銷計劃
利用移動終端設計具有互聯網普惠金融特色的服務平臺,這個服務平臺面對的是需要普惠金融服務的群體,結合管理、支付、融資小額資金等功能。另外還要基于城鄉地區之間的差異性搭建互聯網金融服務平臺。不同地區在互聯網普惠金融方面的需求是具有很大的差異性的,因此要針對地區特點建立既有個性化有具有一站式特征的金融服務,同時要具備移動支付、購物、快遞、物流等諸多功能,這樣才能實現為客戶提供具有便捷性和豐富性的互聯網普惠金融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