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沈瑞純 趙瑞港 張云峰 通訊作者/尹鳳先
隨著科技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和觀念日新月異,經濟的發展形式也變得多元化。像以共享自行車、共享雨傘等為代表的“共享經濟”就是新的科技技術支持下誕生的經濟發展的新思路。在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21世紀,地方經濟的發展離不開創意和創新,這就需要當地高校的支持和幫助。高校為地方的發展提供科技和人才的援助,地方為高校提供科研和實習的便利。這種互惠互利的合作模式是現在以及未來社會發展的趨勢。本論文將以沈陽航空航天大學外國語學院與沈撫國家改革創新示范區的合作為例,探究高校服務地方經濟的路徑及發展方向。
電影《天下無賊》中葛優飾演的黎叔有一句經典臺詞:“21世紀最重要的是什么?人才!”在這個被稱為“新世紀”的21世紀,什么都要追求一個“新”字。科技有了新發展,人們的生活有了新觀念,經濟發展也有了新思路。因此能夠為社會帶來新改變的人,就是人才。而在學校里開拓視野、充滿想法的大學生,自然成了這類創新型人才的中流砥柱。高校與地方以人才為紐帶,建立起了合作關系。高校為地方發展提供人才資源,地方為高校培養人才提供實習基地等方面的便利,雙方互惠互利,共同發展。
一、沈撫改革創新示范區與沈陽航空航天大學外國語學院合作
為了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推動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三個推動”、“四個著力”的總體要求,2017年,沈撫改革創新示范區(以下簡稱為沈撫改革創新示范區)正式成立。這個位于沈陽和撫順兩個城市之間的國家改革創新示范區,不僅會助力東北老工業基地的經濟復興,更有可能成為整個東北亞地區的發展中心。作為“東北版雄安新區”,沈撫改革創新示范區以總部基地、智造產業、數字經濟和開放平臺為“四大發展引擎”,通過產城一體化建設來吸引各地優秀的產業項目落戶,從而實現經濟發展與對外交流的目標。2017年,中日兩國關系好轉,沈撫改革創新示范區抓住這樣一個機會,開發了日本產業園這樣一個吸引日本中小企業來華發展,并且能夠為中日友好往來做貢獻的園區項目。與此同時,沈撫改革創新示范區還加強與地方高校的合作,為人才的培養、科技的研發提供了條件和機遇,形成了經濟區域化發展模式。
沈陽航空航天大學是與沈撫改革創新示范區合作的眾多高校之一。這所以航空宇航為特色的工科類高校為了實現綜合發展,于2002年創辦了外國語學院,并下設日語、英語兩個專業。在這所工科為主的高校里,外國語學院雖然人數不多,但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并且在沈陽航空航天大學與沈撫改革創新示范區的合作中充當了先頭部隊的角色。2020年4月17日,沈陽航空航天大學與沈撫改革創新示范區進行了合作商談。在會議中,雙方達成共識,希望以外國語學院和沈撫改革創新示范區的合作為起點,進一步加深雙方的合作關系,并為遼寧省的全面發展振興貢獻力量。外國語學院與沈撫改革創新示范區的合作重點自然是對外交流比較頻繁的日本產業園,高校方面將派日語專業的學生幫助產業園區進行一些翻譯交流等工作,園區方面則為學生提供鍛煉口語和積累經驗的崗位。雙方共同進步、互惠互利,學生也能得到能力上的提升,這樣就形成了積極良好的發展態勢。外國語學院與沈撫改革創新示范區簽訂合作后,外國語學院日語系的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圍繞沈陽航空航天大學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就高校服務地方經濟的路徑進行了探討,并對此進行了可行性分析。下面,就談一下我們的具體構思。
二、關于“日料美食街”方案的構想
為了充分發揮沈陽航空航天大學外語學科和專業的自身優勢,也為了進一步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助力遼寧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我們項目組成員隨沈陽航空航天大學外國語學院教師赴沈撫改革創新示范區日本產業園進行考察調研。本次考察調研旨在深入了解外國語學院的實踐基地沈撫改革創新示范區實踐基地的建設發展現狀以及實際需求,進而探討未來的合作方向。
沈撫改革創新示范區日本產業園的日本風情商店街作為2期工程項目正在建設,并計劃打造一個主打溫室空間的特色商業中心。店鋪與植被的組合,再搭配上獨特的圓形玻璃穹頂,無疑會讓這個項目成為產業園區的一大亮點。我們方案的初步設想是在商店街內開設一個“日料美食街”,讓游客在購物之余還能滿足味蕾的享受。
(一)飲食文化淵源
中國與日本自古以來就有很深的歷史文化淵源。并且日料現如今在中國并不罕見,無論是高檔的日式餐廳,還是路邊的關東煮小攤,日料現已融入到我們的 日常生活中。1972年中日建交后,中日文化交流恢復正常,很多日本企業進駐中國,飲食產業也不例外。但在日料剛進入中國市場時,卻因為其生冷清淡的特點并不被中國人接受,日料產業也因此在中國并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隨著人們對日本飲食文化的不斷了解,慢慢地發現了中日兩國料理之間的相似性。作為以稻米為主食的傳統東方國家,日本料理比起西方的食物肯定更容易被中國人接受,除去煎餃、炒飯等日本的“中華料理”之外,日本的傳統“和食”的材料做法等和中國菜也比較相似。但中日料理之間又有很大的區別。比如中國菜講究通過各種烹飪手法使菜品盡可能的美味,而日本料理則追求用簡單的加工使食材本身的新鮮得到呈現。就是這種相似而不同的感覺,使得日本料理成為中國餐飲市場中的一匹“黑馬”。
而在物質水平高速發展的今天,人們的飲食生活從原來的“只求溫飽”上升到了更高的層次,人們開始追求更加健康的食物,如此一來清淡新鮮的日本料理無疑成為了一個很好的選擇。《福布斯》雜志上曾刊登過一篇名為《世界飲食五大因素》的文章,文中列舉了一些擁有健康飲食的國家,其中日本位居第一。由此可見日本料理的健康程度是世界公認的。這也是日本料理在中國流行的原因之一。伴隨著“日料熱”的火爆,大大小小的日料店也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在中國的各個城市,并受到很多人的歡迎。
因旨在振興沈陽經濟,所以應當盡可能的發揮日料的優勢。日料美食街的優勢主要來源于日本料理自身所具有的特性。首先,日本料理種類豐富。不算“洋食”中的外來菜系,日本傳統“和食”就分為三類,分別是正式場合專供的“本膳料理”、最早最正統的“懷石料理”以及比較輕松隨意的“會席料理”。在日料美食街里,各式各樣的日本料理店百花齊放,無論你是閑逛后肚子餓還是正式的工作應酬,這里都能滿足你。其次,日本料理簡易方便。新鮮的食材加上簡單的工具就能制作出讓人垂涎的美味,這就是日本料理的神奇之處。而且日本還有一種“立食文化”。“立食”,顧名思義就是站著吃飯。早期這種文化起源于“蕎麥面立食”,后來涉及范圍越來越廣,包括壽司店、天婦羅店、牛排店、烤肉店等等,甚至還有站著用餐的居酒屋。據說這樣的飲食方式不但節約時間空間,更有益于身體健康。這種把“簡”發揮到極致的文化,不僅適應現在快節奏的生活方式,更適合美食街這樣客流量大的場所。最后,日本料理具有一定的觀賞性。日本料理雖然簡單,但是也十分考驗廚師的功底。無論是做鐵板燒時飛舞的鏟子,還是做刺身時細致的刀工,都能讓你在果腹之余享受一場視覺盛宴。因此,美食街和這種極具藝術氣息的料理,自然也是絕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