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柏樺 范時蓉

控制大型醫療設備的采購成本是醫院降本增效的重要手段。為了有效降低采購成本,切實提高采購工作效率,本文結合實際采購工作闡述成本控制理念,從三個方面分析大型醫療設備采購活動事前論證的意義,并介紹事中成本控制的具體做法以及差異分析法在事后追蹤分析控制過程中的運用。
隨著現代科學工程技術的高速發展,醫療設備為醫院醫療水平迅速提高,提供了更有效的手段和平臺。大型醫療設備采購是醫院醫用設備采購的重要組成部分,節約此類采購成本既直接體現醫療成本的下降、經濟效益的提高,又間接體現醫院高性價比的硬件配置和優秀的整體實力的晉升。為了醫院有效降低采購成本,切實提高大型醫療設備的采購工作效率,本文結合當前醫院采購工作實際情況,淺談基于成本控制理念,在設備采購流程中的事前論證、事中控制以及事后跟蹤的具體做法。
一、大型醫療設備采購成本控制的邏輯
大型醫療設備一般都具有更新換代快、資金投入量大、資金周轉周期長、 運行成本高等特點,因此其采購是醫院成本控制工作的重要模塊。根據醫院整體醫療水平,并結合醫院制訂的年度采購計劃所做出的預算,在綜合考慮設備采購成本和回報的前提下,通過必要程序,對擬購置的大型醫療設備進行全方位、整體性的評估及審核,提出采購實施方案,形成合理、科學的采購價格。并對大型醫療設備從選型論證、招標采購、驗收、后期管理等全流程實施評估,充分完善相關制度,盡可能地延長大型醫療設備的使用壽命,將其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最大化。
二、大型醫療設備采購成本控制的事前論證
長期以來,醫院為了提高診斷的準確性,改善就醫條件;同時擴大發展規模,增強自身的市場競爭力,過度關注大型醫療設備的前沿性、先進性,忽略實用性、利用率。一旦盲目購置,就可能造成高投入低回報甚至高投入無回報的結果。因此,進行合理、科學的事前論證是控制大型醫療設備采購風險、保障設備購置工作質量的前提。具體做法為:
(一)必要性論證
第一,國家頒布的等級醫院評審標準對各級醫院醫療設備采購提出整體要求,大型醫療設備是否進行標準化、規范化管理有待論證;
第二,醫療設備是醫院日常醫療工作開展的裝備基礎,大型醫療設備是否滿足臨床業務運轉的需要有待論證;
第三,醫療領域競爭日益激烈,大型醫療設備的配置情況是否適應醫院快速發展步調有待論證。
(二)經濟效益分析
經濟效益是有用成果與勞動耗費的比較關系。因此,經濟效益分析的目的在于尋求不斷提高經濟效益的正確途徑,考核和評價經濟效益的高低,對原因進行分析和研究。
第一,評估擬購大型醫療設備在當地、全國范圍內的分布情況,是否具備較高資產利用率;
第二,評估擬購大型醫療設備可開展項目情況,是否具備多科室資源共享的可能性;
第三,評估擬購大型醫療設備的資金投入量,考慮成本效益分析的各類方法,包括:
1.凈現值法
凈現值法是指在大型醫療設備項目的壽命期內,將所有的成本和效益按照一定的貼現率折算為成本現值和效益現值。如果后者減去前者的差額為正值,則該采購項目就是可行的。這是一種較為科學同時簡便的投資方案評價方法,能夠直接衡量設備的盈利水平。
2.凈現值率法
凈現值率,又稱凈現值比,指大型醫療設備項目凈現值與原始投資現值的比率。這是一種動態投資收益指標,用于考察大型醫療設備項目投資盈利能力,凈現值率大,單位投資的收益就高。常作為凈現值的輔助評價指標存在。
3.內含報酬率法
內含報酬率是指對大型醫療設備項目每年的現金凈流量進行貼現,能使得投資方案的凈現值為零的貼現率。這是根據項目本身內部報酬率來評價方案優劣的一種方法,當計算結果大于資金成本率或基準收益率時,方案可行,且內部報酬率越高方案越優。總體而言,內含報酬率利于衡量設備的風險水平。
4.靜態投資回收期法
回收期具體講,是以大型醫療設備采購項目經營凈現金流量抵償原始總投資所需要的全部時間。靜態投資回收期的公式推導很簡單,總投資除以凈收益即可得。通過與行業基準投資回收期進行比較,若靜態投資回收期更短,則認為該大型醫療設備采購項目是可行的,且回收期越短投資效果越好。此方法計算方便,能較為直觀地反映原始投資的返本期限,衡量資金回收能力,有助于對技術更新迭代迅速或長遠情況難以預估的采購項目進行評價。
此外,折現率也是一個對大型醫療設備采購項目的選取和評估具有一定影響力的指標。通常意義,折現率越高,越有利于期限短項目;反之,折現率越低,長期投資項目就越有利。但折現率也需保持在一個適度區間,過低會使醫院可能較為盲目的設備投資計劃受到過分的鼓勵,不利于科學決策;而過高會使一些真正有價值有效率的項目遭到否定,不利于穩步發展。
如果大型醫療設備采購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項目,則考慮采用凈現值法進行評估;如果大型醫療設備采購是可拆分進行的項目,則考慮采用凈現值率法進行評估,且優先選用凈現值率較高的項目;如果大型醫療設備采購的項目收益是可用于再投資時,則考慮采用內含報酬率法進行評估。
(三)社會效益分析
社會效益也稱外部間接經濟效益。醫院不能片面強調經營的經濟效益,理應代表公共利益,為廣大群眾提供高質量的醫療服務。大型醫療設備的社會效益主要反映在該設備為社會大眾提供檢查、治療等醫療服務的數量和質量等方面。
第一,通過對大型醫療設備投入使用前后的病人接診量、平均檢查等候時長、平均確診天數、平均手術等候時長、平均治愈率等數據的比對,可以衡量擬購設備能在何種程度上提高醫院診療效率、更好服務患者;
第二,通過對大型醫療設備投入使用前后的教學任務量與科研項目量等數據的比對,可以衡量擬購設備能在何種程度上提升醫院的醫療教學、科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