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胤宇
高校會計制度涉及內容眾多,既包含一些制度及程序,也涵蓋多種會計方法,其應用作用是可實現高校會計工作的規范化開展。立足整體層面分析,高校會計制度的實施可推進高校會計改革進程,可通過強制性約束及有效的激勵確保會計工作價值的展現,從而為高校會計改革提供有力驅動,且可在會計改革成功后起到持續保障作用。基于此,文章將對高校會計改革的制度驅動現象進行分析,并對其內在機制展開探討。
傳統會計工作以收付實現制作為會計制度,是根據現金收支進行經濟狀況、財政執行情況及執行過程的如實反應,這是高校主體收支合規性的重要體現。現階段的財政管理逐步以權責發生制作為高校會計改革的主要制度,不僅可降低改革成本投入,也可確保資金的有效利用。在會計改革過程中,這一制度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驅動作用。
一、高校會計改革的制度驅動現象分析
(一)制度驅動現象的內涵
制度驅動現象是高校會計改革中,利用涵蓋眾多法律條件、會計準則、各種會計概念及工作指南的會計制度對高校會計改革工作起到有效促進作用、確保改革目標實現的一種現象。目前,部分地區的高校會計制度逐步優化,既擴充了會計實施方案,也增加了一些新的會計準則及概念,因而這一會計制度可對會計改革工作提供強有力的驅動。部分高校便是在會計制度的支持下實現了會計改革,因而制度驅動已成為推進會計改革的顯著特征。
(二)會計制度對高校會計改革產生的驅動作用
1.促進業務調整、優化財務管理成效
當前階段,一些高校或其他組織已根據會計準則而建立了相應的會計制度,這一制度的建立可對其會計業務的調整產生促進,也有利于優化財務管理成效,可為高校及其他組織改革工作的持續性與有效性開展提供有力支持。同時,在高校或各組織機構制度制定或制度改革優化方面,會計制度的作用也十分顯著。如國際會計制聯合會依據會計準則制定而成的國際公共部門會計準則,便是對多個擁有實效的會計制度進行了整合與規范,目前已在各個國家、區域或地方機構當中得到了應用。
2.推進高校會計改革進程
在高校會計改革方面,制度驅動現象起到了關鍵性的促進作用。在高校財務管理改革過程中,對會計改革所提出的要求不斷提升。自十八大召開以來,要求各組織機構根據權責發生制進行綜合性財政報告機制的建立。幾年以前,改革方案已得到相關部門的審核與批準,需要通過具有時代特征的財政管理機制構建,進一步推進高校治理工作的現代化發展。在此工作推進之下,必然會對高校會計核算、財政報告的編制帶來一定影響,利用加快會計改革的進程,因而優化當前的會計制度勢在必行。
(三)高校會計制度驅動現狀分析
當前階段,一些高校已根據新會計制度進行了內部會計制度的建立與完善,因而高校會計業務及財務管理改革工作持續開展,新會計制度的建立,不僅加快了高校制度的建立與健全,同時也對制度改革產生了積極的推進作用。其中,國際會計制聯合會制定的國際公共部門會計準則展現的應用價值最高,在其規范之下,部分實效性更高的會計制度逐步應用于各個國家、地區的機構當中。目前,財政部的權責改革方案已得到國家批準,且高校會計改革相關議題已逐步確定,并且財政部門針對會計制度及工作準則進行了修訂,階段性、分步驟實現了當前三大會計工作的改革,明確了高校會計工作中應涵蓋預算會計及財務會計兩方面內容,這將高校會計改革推進至了正確的發展軌道。在此基礎之上,相關部門還會持續進行高校會計制度的優化,因而制度驅動現象的作用也將進一步展現。
二、高校會計制度改革后財務工作受到的影響分析
高校會計制度的改革會對高校財務工作的開展產生積極的影響,不僅可實現財務管理水平的提升,也可達到資產保值與增值的目標,實現更加精準、全面的成本核算。然而實操過程中,會計制度改革也會產生負面的影響,這是由于多年應用傳統會計制度,會計人員的習慣已經形成,面對新會計制度時,經驗的可借鑒性不強,財務管理工作將會面臨著新的挑戰。
(一)人力及財力方面受到的影響
1.所需財務人員數量更多
高校會計制度改革后,財務工作內容有所增加,新增了固定資產清理與累計折舊工作,且要進行成本核算,并需嚴格控制債務風險,因而需要的財務人員數量更多。然而高校財務改革并沒有充足的時間過渡,因而新會計制度實施后,財務人員沒有充足的時間了解新會計制度,因而會影響財務工作的規范有序開展。
2.財務管理資金投入量需要增加
會計制度改革后,高校目前所應用的財務軟件與新會計制度匹配度不高,必然要耗資升級或購入新型財務軟件,并且需要針對財務軟件應用人員展開相應的培訓,不僅采購成本會增加,并且培訓費也會有所提升,加之新會計制度實施后,財務管理人員的數量需要增加,所對應的人員薪酬及辦公設備采購均需耗費更高的成本,因而高校需要在財務管理方面投入更多的資金。
(二)預算方面受到的影響
1.預算編制科學性及全面性要求更高
會計制度改革后,需要采用財務會計與預算會計平行的方式進行科目設置。會計核算過程中,需以新會計制度為依據采用計提折舊的方式進行固定資產核算,且應用的是權責發生制,預算人員必須做好下年度預算,進一步提升預算編制的精準性與可靠性,因而預算工作的難度必然會有所提升。
2.需實現預算及決算的統一
高校會計制度改革之后,財務及預算會計平行設置科目的實現,可使核算工作的開展以為預算服務為核心,可使預算信息更加精準與全面,在此基礎上進行預算分析與執行,有利于提升預算的科學性。并且新會計制度改革后,高校需要新增“基建撥款”、“后勤收入”等多個科目,并且可將合作辦學等未被納入收入管理的收入項目均劃歸到“其他業務收入”科目之下核算,因此可通過核算過程的統一,使成本核算及預算更加便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