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彥秋
隨著我國事業單位體制的不斷改革,以及全球化競爭的不斷開展,導致我國的事業單位組織產生了經營多元化的發展趨勢,也逐漸出現了越來越多的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的單位經營模式。政府會計制度發生了變化,在基礎上要加強對于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監管制度。本文對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并對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發展形勢,以及當前在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中面臨的問題分析的基礎上,總結了提升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模式的創新措施。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進步與發展,政府會計制度不斷改革,事業單位中的微觀財務管理也顯得尤為重要。微觀財務管理是研究單位中各個方面的財務職責,財務權利以及財務利益上的劃分與確認。對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方面的研究,在近幾年得到了持續的發展,這也是我國經濟在發展過程中產生的客觀需求。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模式是在財務管理過程中表現出的關于內部成員以及外部資源在權利職責以及規范制度上的總和。
一、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
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按照決策管理權的分放程度,能夠分為以下三個方面,分權型財務管理模式以及相融型財務管理模式。
(一)集權式財務管理模式
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與普通企業的財務管理不同,在實際的工作當中,如何掌握好財務管理的集權和分權力度,成為了財務管理工作中的難題。在市場經濟的背景下,財務集中管理能夠提升財務控制能力,已經成為事業單位與企業集團的主流方式。集權式財務管理模式能夠將內部資源進行集中整合,提升整體優勢,實現資源一體化整合的規模效應,并且促進組織結構重整的管理協同效應以及信息共享效應,呈現出更加強烈的整體競爭優勢。通過施行集權制財務管理,能夠保障實施權利與數據的集中,有利于集中使用有限的資金促進經濟效益的提升,便于制定統一的發展規劃,順利實施共同戰略。建立以集權制為主導的財務管理模式,能夠逐漸形成全面、綜合、系統的財務集中管理體系,加強對財務的控制能力,使其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當中保持發展潛力。但是這樣的財務管理方式也存在著一定的弊端,如果過度集權,就會導致子單位在日常工作中缺乏積極性與主動性,喪失在工作中的自主性以及活力,而過度分權也會導致出現財力分散的情況,會使財政較難控制。因此,需要掌握好集權式財務管理的力度。
(二)分權式財務管理模式
分權式財務管理模式是按照財務管理事務中的事項重要性,對各個下屬單位以及成員單位進行財務控制管理與決策權上的合理劃分,只是為各下屬單位提供具體的戰略方向。這種財務管理方式最大的特點是下屬單位具有充分的財務管理權利,而母單位只是對子單位在進行財務管理工作時提供指導與意見。
分權式的財務管理模式是將財務管理責任以及財務決策權分配到各個子單位中,單位與子單位之間在財務管理以及經營管理上相對保持獨立,在工作中一般不會主動的干預子單位的財務活動以及生產經營,只對子單位在運行過程中的生產經營目標進行控制。財務管理工作中子單位能夠充分的進行財政設置、資本融入以及資金的投入使用等方面工作,根據具體的市場經濟環境以及自身情況來獲得更大的財務決策權。
(三)相融式的財務管理模式
相融式的財務管理模式是在分權管理的基礎上進行集權管理,將財務管理工作中的資金籌備、資金運用、資金回收以及資金分配進行一體化的管理,使用資金來進行市場競爭,并進行自下而上的多層決策。相融式的財務管理模式,本質上是將集權管理與分權管理相結合,在實際的財務管理工作中,使用集權與分權的相互配合實現財務管理中各個方面上優勢的統一與結合,來激發單位中各個層次管理者的責任感與積極性,從而推動單位在完成集體的經濟目標上獲得更多的責任感,使單位工作能夠獲得協調性與高效性。相融性財務管理模式是為了解決集權式與分權式財務管理模式在運行中產生的問題而形成的一種財務管理模式。
相融式財務管理模式,能夠根據母單位在集權程度上的不同來合理的進行財務工作上的決策??梢砸约瘷酁橹鳎謾酁檩o的形式進行管理,也可以以分權為主,集權為輔的形式展開管理。集權為主,分權為輔的財務管理模式,能夠體現集權式財務管理中的優點,也能夠避免由于權力過于集中,導致子單位在生產經營中缺乏積極性。
上述的三種傳統傳統財務管理的模式,在實際的管理工作中各有利弊。在管理中,選擇集權或者分權管理,并把握好集權分選的程度是一項長久的難題。財務決策權在管理中集權或是分散,并沒有固定的模式,應結合實際情況來進行科學合理的選用。在使用的過程中,也要考慮是否能夠有效的在財務管理工作中發揮有效的作用,對發展作出的貢獻視為評價標準。
二、當前背景下財務管理模式的不足
(一)舊財務管理模式不符合新會計準則要求
財務管理是事業單位管理工作中的重要部分,將會直接影響到事業單位將來的發展。會計準則的提出,是原有的財務管理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當前的需求,事業單位應當及時調整財務管理模式,提升自身的財務管理水平。由于新會計準則的提出使舊財務管理模式受到了一些影響。因此,在當前時代背景下,事業單位必須制定相應的措施,實現財務管理模式的優化,使新的財務管理模式能夠迎合新會計準則的相關要求。在新會計準則的提出后,對事業單位財務管理造成的影響主要體現在風險管理、盈余管理、財務目標以及核算體系四個方面。在這樣的情況下,采用舊財務管理模式不能有效解決這些問題,所以事業單位需要充分了解新會計準則要求,對財務管理模式進行優化改進。加強對財務監督的重視程度、優化會計處理流程、加強財務控制水平。實現財務管理模式的升級,增加自身對新會計準則的適應性。
(二)財務資源較為片面
在當前的知識經濟條件下,戰略性資源已經逐漸的發展成為了人力資源以及客戶資源,這類資源統稱為軟資源。軟資源并沒有在當今的單位資產負債表上進行明顯的記載,但是它們卻是單位價值的重要體現。當前部分事業單位的財務資源較為片面,會弱化財務管理能力,只是追求物質上的價值以及保值,一味的增強目標上的資源分配,不利于事業單位產生核心競爭力,也不低于持續的維持事業單位在市場競爭中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