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輝
戲曲演員所呈現出的戲曲表演效果,與自身扎實的基本功底、深厚的藝術修養息息相關。不同的演員對于同一戲劇的舞臺設計、動作設計等都各不相同,這取決于演員思想道德品格、生活經驗積累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蘊。所以想要成為一名優秀的戲曲演員,需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藝術修養,豐富自己的表演技術等,才能在傳承中不斷創新,使得戲曲文化源遠流長。本文就如何增強戲曲演員的藝術修養進行簡單闡述。
戲曲文化作為古老的傳統文化之一,能夠流傳至今,離不開戲曲演員的辛苦付出。每位戲曲演員都需要長時間不間斷地進行唱、念、做、打等基本功的訓練,才能保證在舞臺上完成一些有難度的動作,吸引觀眾。然而想要給觀眾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就需要戲曲演員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藝術修養,升華戲曲所要表達的主旨內容,將自己的獨特見解融入整個表演中,豐富整個表演過程,才能呈現出完美的戲曲舞臺。
一、提高思想素質
戲曲演員的思想道德素質是非常重要的藝術修養之一,因為在戲曲表演中能夠直接傳達給觀眾,能夠直觀地反映戲曲演員對生活的態度,對于能否成功塑造戲曲人物至關重要。思想道德修養包括情操、情趣等。戲曲演員的情操修養對于舞臺人物角色的情感表達十分重要,對于整個行業要充滿熱情,致力于推進戲曲行業的發展和進步,這樣在舞臺設計、訓練時,才能夠將時代特征融入進去,最終在舞臺表演中傳達給觀眾。而情趣修養對于一個從事戲曲行業的人也是非常關鍵的,只有自身擁有足夠高雅的情趣,才能在舞臺表演時足夠投入,將戲曲的高級感呈現出來,從而表現出完美的精神盛宴。所以戲曲演員應該在日常生活中注重修養情操,培養情趣。
若一位戲曲演員有著較強的基本功底,但情趣卻比較低俗,那么試想在這樣的情況下,其所呈現出的戲曲舞臺會是怎樣的?結果顯而易見,一個有著庸俗情趣的人,其庸俗情趣必然顯現在每一個言談舉止中,這樣由于內涵精神的缺失,所打造出的人物形象永遠不可能成為戲曲經典。戲曲表演換言之是一個情感的體現和爆發過程,而情趣低下的人,對于整個作品的情感把控都會有偏差,沒有情感的貫徹,就不能稱之為戲曲,這樣很難獲得觀眾的認同感,同樣也很難在戲曲行業有所建樹。
此外,戲曲實際上還是文化的承載物,是與觀眾的文化意識形態相符合的藝術,所以戲曲演員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注重提升自身文化修養,以便在表演中起到引導觀眾文化意識形態的積極作用。在戲曲表演中,演員的情感體現是重中之重,因為一部戲曲只有傳達出深刻的情感渲染,才能稱之為戲。只有演員把握好整個舞臺節奏,將戲曲與情感深深地融合在一起,才能真正從心靈上打動觀眾。因此,戲曲演員一定要注重提升自身的道德和情感修養,更要提升自身的藝術修養。
二、積累生活常識
戲曲表演的呈現和內容情感的表達,離不開戲曲演員對唱腔、形體語言等基本功的設計及相互配合,這樣所呈現出的舞臺效果因人而異,這是因為每個戲曲演員的生活經歷都不盡相同,他們對人生的感悟也是不相同的,所以將戲曲表演生活化就是將其多樣化的一個過程,而如何將生活經歷、常識轉化為表演,這需要戲曲演員致力于研究怎樣將生活中的動作、語言、情節融合在表演中,使表演生活化,使整個表演過程更加戲劇化。這是每位戲曲演員需要不間斷地長時間付出努力的基本素質。有能力將戲曲表演所呈現的舞臺進行有效創作,能夠實現演員與觀眾產生情感共鳴,這是戲曲演員的任務,也是推動戲曲行業進步和發展的必然要求,而生活經驗、生活常識是這種情感表達的另
一種來源。
生活經驗的廣泛積累,包括戲曲演員在生活中親身經歷所獲得的體驗,也可以是戲曲演員在日常生活中讀書閱歷的體現,兩者都需要戲曲演員不斷積累,轉化應用,才能在戲曲表演中呈現出來。對于生活經歷來說,這也是十分貼近觀眾生活的,戲曲演員將其應用在戲曲人物形象塑造方面,能夠使得角色形象、性格更加真實,能夠透過角色本身反映生活本質。
而間接生活經驗是戲曲演員通過閱讀歷史文獻資料等獲得的,從文獻資料中能夠總結出時代背景特征,對于演員形象的塑造是有益的,而且在表演設計時,戲曲演員也可以從歷史出發,反映時代特性,但也要沖破歷史知識的禁錮,學會運用這些經驗,使得表演有“東西”可呈現。生活中豐富的言語、動作、神情都是表演設計的來源,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戲曲演員要注重生活經驗的積累,用善于發現的眼光去看待生活中的每件事。生活知識的積累則是指戲曲演員可以借鑒生活中的多個方面,如蘭花指就是歷代戲曲演員從生活中提煉加工而成。所以應該注重提高自身的生活修養。
三、豐富戲曲表演
戲曲表演是一門非常深厚的綜合藝術,需要舞臺多方面的配合才能夠完成。這與戲曲演員本身能力、與觀眾的交流、與舞臺其他部門的配合密切相關。一部完美的戲曲表演需要戲曲演員進行多次協調和交流,包括演員的自我交流以及與觀眾之間的交流,這樣有助于觀眾產生更好的情感體驗。
在生活中,人的交流、交往都是十分必要的,它是直接表達自己本心的途徑,是比較真實的,而舞臺上的交流卻是有別于生活交流的,是由演員本身想象和虛構出來的信息,然后將這些信息傳遞給觀眾,這就是最根本的舞臺交流,是通過表演傳遞的。然而恰當地傳遞表演卻是較有難度的,需要戲曲演員豐富自身藝術修養,從自我交流開始,提高自身情感和信息的真實性,將其融合成為屬于自己的內容,避免框架式表演。
舞臺交流是為了尋找更加貼近觀眾真實感官的表演形式,是為了提升戲曲演員的情感展現,不斷突破歷史舞臺中表演形式的禁錮。然而戲曲演員強大的舞臺功底也是進行舞臺交流的基礎。一部戲曲的表演,并不是一個簡單的唱腔技巧的融合,而是戲曲演員在深入體會后精心設計的舞臺表演,包括最能體現舞臺效果的唱腔技巧與形體動作的完美結合,為了得到更好的舞臺效果,戲曲演員必須發揮舞臺交流的作用。
此外,能夠在這個新時代下蓬勃發展的戲曲,必然不只是有精湛演技、較強的基本功和非常靈活的表演技巧,這些對于優秀的基本演員都是基本的條件。而一個戲曲演員、一部戲曲想要脫穎而出,則需要戲曲演員打破傳統表演形式框架,在符合當代觀眾審美需求和時代背景下,創新表演,這樣能夠使得戲曲獲得更高的認同度。如“梅蘭芳旦行立派”就是從“梅派”中發展而來,梅蘭芳是旦角創藝立派的第一人,在其不斷努力下,實現了京劇旦角藝術集成,創造出獨特的表演形式和唱腔,所以才能夠流傳至今。
四、結語
戲曲演員自身藝術修養的提升是戲曲行業發展的要求之一,包括演員思想道德修養、情感修養、生活修養、文化修養以及演員的舞臺創新表演意識的提升。只有具備足夠的藝術修養,戲曲演員才能創造出獨特而經典的表演,才能真正吸引觀眾。戲曲演員只有與觀眾產生心靈上的共鳴,才能獲得觀眾的認可。所以,戲曲演員在足夠的修養支撐下,才能在戲曲舞臺上呈現更加完美的表演,創造促進戲曲行業的發展。
(寧夏演藝集團秦腔劇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