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英
摘要:近幾年來,學生的素質教育受到了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人們越來越注重學生素質教育的培養。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是其必不可缺少的一步,此項工作非常重要,在這個階段,品格和學習能力暫時落后的的學生可以通過教師的善教,及時地對后進生進行塑造發展,要想做好這項轉化工作,教師就要根據后進生的性格和心理來進行塑造,知“性”而塑造,相信小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會很好地完成轉化后進生的工作。
關鍵字:語文教學;后進生;轉化工作
小學階段的學生還沒有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在此階段,后進生意志力薄弱,對于自我管理和約束的能力較差。教師在教學中應當采用正確的方法和策略來幫助后進生,與學生友好溝通交流,教師要多關愛、鼓勵、理解和尊重學生,使其建立起自信心,逐漸彌補后進生在品格上的缺陷,后面再將后進生引導到學習上面,建立起后進生對于學習的興趣,促進后進生的全面發展。
一、善于引導,挖掘后進生的閃光點
在教師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經常會遇到很多在學習上吃勁的學生,這類學生在學習的理解力包括學習的執行力上相對落后,有時候在學習上遇到不會的問題就會放過,教師在教學中應當尤其注意這類學生,不能采取不聞不問的態度隨其發展,不能對其厭惡、冷嘲熱諷及進行變相體罰。在對待存有這類問題的學生上,應當善于引導,努力地捕捉其身上的閃光點,讓學生重拾信心,自信的學習和發展。
例如教師在《找春天》的教學上,教師在導入時,可以先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教師在播放歌曲的過程中,接著隨機寫上板書《春天》,教師這時可以吸引后進生的注意力,讓他們的注意力集中在課堂中來。接著,教師可以進行對后進生提問相關“春天”的詩句,這樣教師也能帶著學生回顧有關春天的詞句,教師引導學生可以說春天來了!春天來了!我們就和這幾個新朋友一起去找春天吧,這樣帶著學生的好奇心一起走進課文,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自由的朗讀這篇課文,在學生讀后,找幾個后進生來朗讀,教師要鼓勵學生,可以接著提問學生,你有沒有自己喜歡的句子,可以給大家講一講你喜歡的句子嗎?并說說你喜歡的理由。通常這類問題較為開放,教師可以多多提問后進生,鼓勵他們大膽發言,引導他們抓住重點來回答,對于學生的回答,教師需要多元點評學生回答的問題,肯定學生的回答,努力地找到學生身上的閃光點。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問答式的口語訓練。
二、友好交流,建立平等溝通的橋梁
教師要與學生平等友好的進行交流,教師不要僅僅從學習上關愛學生,在學生的日常生活,思想品德等方面都要多體貼和關愛學生,多一點友好的交流,少一些嚴厲的批評和指責。
例如,教師在講解《雷雨》這一課時,在引入環節,教師可以創設情景,讓學生對雷雨有一定的感悟,例:雷雨是夏天的一個自然現象,黑云會黑沉沉的壓下來,教師在這里還可以借助多媒體課件,加入聲音或者音樂讓學生感覺大雨嘩啦啦地下起來了,進行這一個畫面會讓學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烏云壓下,大雨滂沱的情景。教師可以與學生交流,如果你面對這樣的情景,你會想到什么?教師可以多多與學生交流,鼓勵學生進行大膽的發言。教師對于雨后的設計,可以采用看圖說話的方式,讓學生體會到雨后的美景,并把文本的內容融入進說話中來,讓學生嘗試用自己的話來描繪雨后的美景,并加入自己獨特的情感體驗,這樣教師在學生交流后,教師可以對學生的回答進行點評,教師還可以對學生回答的部分進行補充,在雷雨前后的不同情況下,植物是怎樣的感受的,小動物們又是怎樣感受的。教師可以找幾名同學分別扮演,發揮學生的想象力,讓他們說出自己作為植物或者小動物在遇到雷雨前,雷雨后的感受分別是什么。教師帶著學生感受變化,進行回味雷雨的過程還可以通過文中的字眼進行回答,例:“漸漸、越來越”這些詞,可以問學生這樣的詞語寫了什么景物,讓你感受到了什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與學生積極交流,鼓勵學生大膽地進行發言,在教師與學生之間建立平等溝通的橋梁。
三、調整氛圍,培養后進生學習興趣
過去,教師在應試教育下非常注重學生成績,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教師教學過程中帶有一定的功利性,在教學設計上就會單純圍繞學生的學習來展開,學生可能會對教師的課堂感到枯燥無趣,學生并不喜歡課堂。素質教育的開展讓教師逐漸注重學生的綜合發展,一個有趣的課堂氛圍能夠主動的吸引學生,將學生真正的帶入課堂中來,有利于教師環節展開,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例如教師在教學《小馬過河》的課程中,教師可以準備關于小馬、老馬、老牛還有松鼠的頭飾,這樣會吸引很多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可以在寫《小馬過河》這篇課文的板書時,看著課題,你想到了什么?學生的想法很多都是天馬行空的,很多大膽的想法也會通過這個問題會說出來。教師這樣問,就使得課堂的氛圍非常輕松,調節了枯燥的課堂氛圍,學生們就會對本次課非常感興趣。教師可點評學生的回答,例:同學們想到的問題可真多!緊接著教師可以問學生:小馬為什么要過河?讓學生帶著問題進入課文尋找教師提出的問題,在這個階段,學生很愿意回答教師這樣的提問。教師在進行梳理文章的脈絡時,可以采用口頭填空的形式,學生會對教師提出這樣的問題更感興趣,學生可以在教師的引導下一步步的尋找問題的答案。教師這樣做可以把握課堂的進度,間接的又培養了后進生對于課堂學習的興趣。
四、結語
每一位學生都是教師應當精心呵護的對象,他們都是帶有新希望的種子,他們會在不同的領域內茁壯成長,閃閃發光。教師要在教學中幫助學生,給他們帶來溫暖的陽光,水分的滋潤,幫助學生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梅永林.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轉化后進生的策略探討[J].中外交流,2020,27(1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