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容
摘要:眾所周知,積極的小學班級文化,不僅能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而且也更有利于建立文明、和諧向上的優秀班集體。一個班集體要想進步和發展必須有自己的班級文化,這就要求班主任做好日常的工作,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但是如何用科學和系統的方法創設積極的小學班級文化呢?本文從創設積極的小學班級文化入手,分別從物質、制度、班風、精神等四個文化維度進行深入的展開,希望能給廣大的小學班主任一些班級管理的靈感和啟發。
關鍵詞 :班級文化;班級管理
小學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中,班級文化的建設始終被大多數的班主任放在了第一位。究其原因,這和班級文化對學生成長何發展的剛性需求有著重要的關系,因為小學生還處在他律的階段,明辨是非的能力弱,自我約束的能力弱,自我的意志能力也非常薄弱。所以教師打造積極正能量的班級文化,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的習慣,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才能讓小學生在環境的熏陶何感染中健康成長起來,促進身心和諧發展。
一、細心營造高雅和生動的物質文化
從長期的班主任工作中我們知道,每個班級的物質文化的建設是最容易被察覺也是最直接了解一個班的文化素養的地方,更是最容易熏陶何感染學生的地方。所以教師要積極利用班級中可見的地方如教師、走廊,從審美的角度出發打造出能潛移默化育人的區域。首先從打造教師墻壁開始,教師可以征集學生的意見和建議,挑選出能體驗班級文化和班級風氣的班級口號張貼在教室前黑板的上方,讓學生每次抬頭就能看到班級的目標找到自我奮斗的方向,激勵自我不斷進步的挑戰未知的困難,找到戰勝困難的決心何勇氣。其次班級的后黑板可以讓學生劃分區域進行規劃,打造多功能的班級板報文化,比如把黑板劃分為“書海無涯、我最棒、心愿樹、榮譽角逐榜”等多重區域,讓學生發揮自己的創造能力共同打造,這樣不僅擯棄了原始的班級板報的枯燥和內容單一,而且深度挖掘了物質文化的潛移默化的育人功能。最后可以把教師的兩面墻何走廊墻也利用起來,兩面墻著重展現小組每個成員的學習進程,走廊墻則著重展現班級的集體活動和集體的風采,這樣不進有助于展示個人的學習進步何鞭策學生之間的互相競爭,而且也能增加學生的班級榮譽感和責任感,提高學生的班級的自豪感和激發學生為班集體增廣添彩的行為。
二、嚴格落實嚴肅的班級制度文化
沒有規矩的班級將是一盤散沙,所以教師利用制度文化來約束學生的不良行為,鞭策學生不斷前進。首先教師要通過民主的方式和學生一起建立班級的制度,擯棄強制的班級制度文化。學生通過班委的組織進行每一條班規的制定,待班規制定后,班委負責統計和考量班規的可適用性,一學期后再組織學生進行班規的修訂。這樣的方式一方面保證了學生對班規的認可度,另一方面也樹立了班規的權威性。除此之外,為了提升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教師要建議一套符合學生的自律機制,比如實行班委全局把控制度文化,小組長考評小組成員,組員互相監督整組成員的形式,然后再設置一系列獎懲分明的規則,長期下來學生在不斷的自我管理中逐漸擺脫自身的不良生活和學習習慣,久而久之,就養成了良好的生活何學習習慣。但是制度文化的建設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這要求班主任在持續的管理工作中藥做到隨時監控,隨時指導,要對每一個學生充滿愛心何責任感,讓自己的教化做到春風化雨,達到潛移默化,深入人心。
三、大力宣揚積極的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一個班級的核心和靈魂的體驗,也是班主任工作最終要達成的目標,所以教師一定要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價值判斷何價值取向。教會學生如何做人,如何與他人相處,如何為班集體何他人服務等等,這些看似和學生的學習無關的東西,卻能促進學生的人格健全何心理健康。比如教師可以在教室里開辟出“名言角”,班級群中打造“名人榜樣”供家長進行觀看何閱讀,讓家長以身作則帶動學生的成長。長此以往下去,這樣的班級精神文化很容易形成良好的班級風氣何學習的氛圍。最后教師更不要忽視營造班級的書香氛圍,鼓勵學生積極閱讀,積極分享,比如可以建立班級圖書館,讓專人負責管理圖書的借閱和管理,如果班級圖書館的書籍不夠,也可以去校園圖書館進行調度,這樣的體制之下,很容易調動學生的閱讀的積極性何提高學生持續閱讀的動力,才能最終達到“書香浸潤人生,閱讀滋養心靈”的班級精神文化建設效果。
三、結語
綜上所述,班主任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的班級文化建設工作是非常復雜的,所以就更需要班主任的細心和耐心,也考驗著每一位班主任的綜合能力。所以為了更好地管理班級,建設積極的小學班級文化,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班主任更要嚴于律己,以身作則,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學生,只有這樣才能通過健康和諧的育人環境,培養德智體美勞多面發展,素質與涵養并重的優秀小學生。
參考文獻:
[1]劉貞英.淺談班級文化建設[J].中學英語之友:外語學法教法研究,2018.
[2]胡丹英.“一班一品”班級文化建設[J].新課程:綜合,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