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形象思維使學生通過對事物表象的觀察,能夠在頭腦中進行相應的構思與反映,從而強化學習效果,能夠在深入探究中挖掘知識的深層次內涵。數學學科的工具性、統一性與邏輯性,往往對形象思維意識尚未發育的小學生而言有一定的學習難度。如果教師按照傳統教育方法講解知識,不僅抑制學生個性發展,也使學生始終難以找到有效提升學習效果的方法。教師應根據教育改革要求對授課內涵進行延展,通過教育形式的轉變尋找增強形象思維的途徑,才能發揮教育意義并體現數學學科價值內涵。
關鍵詞:直觀形象;思維形式;數學教育;邏輯思維
引言
小學數學雖然很多內容都更側重幫助學生了解學科內涵,并通過邏輯思維能力的養成,找到更好解決數學問題的辦法,但學生智力水平正處于重要的發育階段,用具象思維思考問題的習慣,很難理解抽象性較強的數學知識。教師應積極根據學生實際的學習特點與認知規律,設計強化其形象思維能力的教學計劃,才能使充滿趣味性的數學知識快速增強學生探究積極性,并在知識的獲取中健全思維能力,發揮數學教育工作的實際意義,并培育出具有較高學習能力與形象思維能力的優秀人才。
一、形象思維能力的鍛煉意義
形象思維作為反映客觀事物存在規律,并深入探索知識內涵的重要途徑,可以使學生在復雜的數學問題下,能夠快速通過信息的整理,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保證學習效率得到提升的同時,體現素質教育改革下培育多元化人才的教育目標。小學生正處于思維意識的發育關鍵時期,教師的引導往往可以給予學生更好的學習方向,同時充滿自主性、趣味性的學習環境,也可以很好鼓勵學生在主觀能動性的應用中,找到符合自身思維能力的學習方法,從而使學生在綜合素質的快速提升中保證學習效果。因此,教師設計授課內容時,應通過形象思維教育內涵的挖掘,有針對性設計教育計劃,既通過授課形式的創新吸引學生參與積極性,又能在內容的延展中為鍛煉起形象思維能力提供途徑,使學生在活躍的思維意識與清晰的學習方向下,能夠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從而達到有效培育高素質多元化人才的目的。
二、數學課堂鍛煉形象思維能力的途徑
1.設計實踐環節
形象思維能力對學生學習效果、思維意識以及知識應用能力都有積極的提升意義。所以教師設計的數學教育計劃,需要重視對學生思維能力的鍛煉,才能使學生在抽象的學習內容中,更好進行對知識的掌握。例如,教師帶領學生學習圖形的拼組知識時,本節課需要學生通過對平面圖形特點的了解,能夠學會利用不同的平面圖形,根據自身的特點拼接成美麗的圖案。為了有效增強學生形象思維能力,教師可以利用小組合作的方法開展實踐活動,為每個小組發放不同形狀的平面圖形若干,并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展示小貓咪、長頸鹿以及大象等簡單的卡通圖案,請學生利用手中的平面圖形拼組成課件出示的圖片。在這種比較鍛煉學生動手能力的數學課堂中,可以很好激發其思維意識,能夠在相互探討與積極交流中完成數學任務,使尊重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教學活動,不僅可以很好鍛煉其形象思維能力,也能根據圖形特征的規律在圖形的拼組中提升空間意識,使教學質量快速提升。
2.設計課堂問題
問題是激發學生思維活躍度的重要方式,有效的教育活動不僅要將知識教給學生,還要使其充分激發探究積極性的同時,在形象思維能力的應用中保證學習效率。教師應根據教育重點,設計有針對性的課堂問題,才能避免直接講解知識的單一性,引導學生通過形象思維能力的應用,了解問題本質的同時掌握學習技巧。例如,教師帶領學生學習比例的應用知識時,本節課需要教師帶領學生探討解比例的方式,了解內項積與外項積關系的同時,通過思維意識的發散進行對實際數學問題的解決。由于學生已經對比例的知識有所了解,教師可以在溫故知新中請學生通過思維的延展,對新知識進行探索。教師可以提問學生“同學們都學習了哪些與比例有關的知識?”,在學生學習積極性得到充分激發后,則可以在黑板上寫出有關比例的習題,鼓勵學生在課堂問題的解答中,既能夠掌握學習重點,又可以提升形象思維能力的同時,在探究中保證學習效率的快速提升。這樣既能夠很好幫助學生在思維意識的應用下對數學問題進行解決,又能通過知識體系的健全,可以找到快速增強學習實效性的方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在不斷增強中,通過形象思維能力的應用解決數學問題,使教師精心設計的教學活動既體現出教育效果,又可以幫助學生在知識的汲取中增強學習意識。
結語
綜上所述,通過學習活動的積極參與,可以很好使學生在趣味性的數學課堂中,達到提升形象思維能力的目的,并在思維意識的熟練應用中快速掌握學習技巧,使學習自信心不斷提升的同時,保證教育效果的快速上升。教師應有意識的尊重學生學習要求,通過課堂教學形式的轉變,給予學生更多的探索空間,既充分尊重其自主學習意識,又可以很好為鍛煉其形象思維能力提供途徑,才能幫助學生養成樂于學習與積極探究的良好習慣,發揮素質教育改革下高效課堂的構建意義。
參考文獻:
[1]侯青巖.小學數學教學中創新意識的培養策略探析[J].考試周刊,2020,(63):67-68.
[2]楊芙蓉.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策略探析[J].情感讀本,2018,(14):76.
[3]曾慶杰.數形結合思維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科學咨詢.2018,(15).84.
[4]王西寧.小組合作讓小學數學課堂豐富多彩[J].讀與寫.2018,(21).123.
作者簡介:高風云(1969.04-),女,山東肥城人,專科,學科教學:小學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