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新姣 梁君艷 劉松
摘要:由于全球疫情的沖擊下,信息技術在高校教學的應用成為研究熱點。本文以河北美術學院環境設計專業工作室教學為例,基于“釘釘”的交互式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實踐應用,結合專業特點,豐富改善教師的教學方法與教學風格;改善學生對課堂師生交互效果的滿意度,激發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提高教師與學生的信息素養;為高校課堂交互效果的研究提供案例參考。
關鍵詞:信息技術;交互教學;環境設計
一、信息時代環境設計專業教學分析
“后疫情”時代,“停課不停學”成了所有師生的共同話題,高校課堂教學更是與信息化技術緊密聯系。從教育學角度上來看,交互本意就是互動,交互是信息技術發展所賦予的一個含義,強調教學的核心是學生。河北美術學院環境設計課程提倡以應用為本、能力為要、德育為先,在專業課教學中更注重設計概念掌握、創新思維培養、方案作品展示、實踐應用等綜合能力,所以教師與學生在授課過程中進行良好的互動是十分必要的。
本論文撰寫基于環境設計專業課程特點、學生特點、師生調研滿意度條件下完成的。首先環境設計專業課程注重實訓實踐與工作室教學;學生追求個性、自律性差、思想活躍、較感性;通過師生問卷反饋能比較真實的了解運用信息技術中師生互動的相關問題。根據學生網絡授課滿意度調查線上授課90%的學生傾向喜歡用釘釘上課。
二、釘釘教學中師生相互之間角色轉換及交互關系的分析
(一)教與學主體的轉變
工作室教學中注重實訓實踐,倡導團隊合作、交流互動,教師的主要職能由“教”變為“導”,完成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互動與協調。運用釘釘在工作室教學中,強調的重點不是設計教學方法來控制學生的學習過程,使之達到預定的相同的教學目標,而是強調設計促進知識建構的學習環境、強調以學生為中心,促進知識獲得的協作和交流。
(二)師生交互關系的建立
由于疫情常態化防控階段的特殊性,工作室教學不能實地考察交流,釘釘的在線課堂能建立起學生與工作室老師、業主的互動性交流。教師利用釘釘教學創建各種學習情境,建立一個有效的交流環境,弱化師生之間“時空分離”,又需要充分利用“雙相通信”來增強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交互活動,更需要教師提供多種學習幫助服務使其真正發揮信息時代教育的職能和任務。
三、基于“釘釘”的工作室教學交互實踐
在師生問卷調查中,老師認為專業理論課和軟件輔助課比較適合用釘釘;70%以上的老師認為有效的師生互動是啟發學生的創意思維、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提高學習興趣;師生互動中50%以上的老師遇到比較突出的問題是師生互動中,學生的參與度一般;50%以上老師認為工作室輔助教學中需要改進的是專業實踐中的互動方式。學生問卷中有44%學生更喜歡用網絡課程和傳統課堂相結合的方式上課;50%以上的學生喜歡的師生互動方式有群討論互動與作業點評互動;70%以上的學生更愿意參與教師提供課堂討論樣例,明確討論主題、方法和步驟的師生互動形式。運用“云課堂”,使用釘釘的功能進行專業課輔助教學,重難點知識和實踐內容用師生互動的方式,引導學生擴展專業知識激發學習興趣,更有效的在實現師生互動過程中,達到專業知識學習的目的。
(一)釘釘教學環境下課堂活動設計
1.環境設計專業課程教學中創建實時互動的趣味課堂
(1)彈幕式文字互動
師生之間通過互動面板進行實時交流,教師在手機或電腦端進行講解,同時以文字形式對重要的知識點進行梳理和總結。互動面板中設有特色表情包,教師可借此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2)巧用點贊功能
直播過程中,教師可通過點贊功能了解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例如,在環境設計軟件課程直播教學中,由于不清楚學生理解掌握程度,事先與學生約定好,點贊就意味著“聽懂了”“可以進行下一環節”,意味著“正確”“同意”,既增強了課堂的活躍度,又解決了打字慢的難題,提高了在線課堂的效率。
(3)適時視頻、語音互動
環境設計課程直播授課時使用“群視頻會議”功能,發起在線多人會議,通過屏幕共享,師生、生生之間可以實現“面對面”的連麥交流,可以更有效率的指導環境設計專業線上工作室實訓的課程學習,使在線課堂的互動性大大增強。
2. 實時數據統計,便于監管
釘釘班級線上授課,上課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實時拍攝學習照片上傳到群里了解學生學習進度與知識掌握情況。聊天記錄、課程作業、課程直播都可以看到學生完成與未完成的情況,為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提供數據支撐。
(二)釘釘在線課堂應用于工作室教學交互實踐的應用思考
(1)優化課程內容
基于我國環境設計專業的教育現狀,老師要有針性的進行課程的優化。要根據環境設計中不同的發展方向來展開有針對性的工作室教學工作,讓教學課程能夠與社會實際需求有機的結合在一起,為社會輸送更加優秀的人才。例如,調查了解環境設計專業學生在本科四年的課程學習里,在課程教學中發現課程與課程之間專業知識會有重復的部分,釘釘在線課堂工作室教學交互實踐要輔助學生提高專業能力和文化素養,實現專業知識進階式的教與學。比如在輔導學生參與專業比賽和項目實踐時,通過教學要關聯起學習的專業課程內容,圍繞設計主題與客戶需求優化學生的專業知識。
(2)著重學生應用型創新能力培養
環境設計專業需要老師和學生的創新性,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對學生的創新性進行著重的培養,為我國環境設計專業的更好發展起到推進作用。例如,在工作室教學中,老師在對實際案例進行講解之后,根據設計比賽的要求或者業主需求讓學生設定不同的主題進行方案設計。通過學生主題分享講授,實現師生點評的互動形式,來培養學生的創造性與創新性能力,實現民辦高校環境設計專業應用型創新人才的培養。
參考文獻:
[1]吳世玲.基于信息技術的高校課堂師生交互效果研究[D].延邊大學,2019.
[2]王嫻.在線課程中師生交互對學習者滿意度的影響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9.
[3]秦楊.新冠疫情下高校環境設計專業開展網絡教學后的評價與思考[J].戲劇之家,2020(28):153-154.
課題:河北省民辦教育協會2020年度科研課題,課題名稱:《信息技術在民辦高校環境設計領域師生交互效果研究 》,(課題編號 HBMXYJJD2007)
作者簡介:1.晁新姣,出生年月:1984-11-5,女,漢族,籍貫:河北省保定市,所在院校:河北美術學院,職稱:講師 學歷:研究生,學位:碩士,研究方向:環境藝術設計創作實踐與理論研究。
2.梁君艷,出生年月:1988-03-21,女,漢族,籍貫:山東省泰安市,所在院校:河北美術學院,職稱:講師 學歷:研究生,學位:碩士,研究方向:環境藝術設計創作實踐與理論研究。
3.劉松,出生年月:1983-10-06,男,漢族,籍貫:河北省保定市,所在院校:河北美術學院,職稱:講師 學歷:本科,學位:學士,研究方向:環境藝術設計創作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