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春華
所謂變式練習就是指在其他教學條件不變的情況下,變化概念和規則的例證。變式練習是學習以產生式表征的程序性知識的必要條件。在教學中教師精心設計的變式練習,對于避免大量的重復性練習,削除題海戰術,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提高學生對實際問題的解決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所以說,在課堂上和課后設計變式練習是很有必要的。
就拿“長方體的表面積”這節課來說。課堂上通過引導學生實際動手操作,展開一個長方體紙盒探索并掌握了如何求長方體的表面積,明確了求長方體的表面積就是求這個長方體六個面的面積之和。但在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時,并不是求所有長方體物體的表面積都是求它六個面的面積之和,有的是求五個面的面積,有的是求四個面的面積,有的只求一個面的面積。因此在進行課堂教學時,要注意將新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相結合,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靈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那么如何做到靈活的解決問題,就需要教師設計相關的變式練習,在講完長方體表面積之后,我設計了如下變式練習題。求一個無蓋玻璃魚缸所用玻璃,給洗衣機做一個布罩,做一個抽屜所用木料,給一個房間的四壁和屋頂刷涂料,讓學生知道如何求五個面的面積;做一個通風管道所用鐵皮,給一個茶葉盒四周帖包裝紙,給一個房間撕逼的四壁貼壁紙等,讓學生掌握如何求四個面的面積;而求一個洗衣機的占地面積,或求挖一個長方體樹坑的占地面積,就是只求一個面的面積即可。要求學生在做題之前仔細審題,讀懂題意,明確到底是求幾個面的面積,求的是哪幾個面的面,然后再落筆計算。在這里還需要教給學生準確計算每個面的方法,防止學生計算時混淆。如求上面和底面要用長乘寬;求前面和后面要用長乘高;求左面和右面要用寬乘高。在變式練習中反復強化訓練,這樣,既鞏固了長方體表面積這一新知,又對這個知識進行了適當的拓展延伸。
我們在課后練習時,要多動腦筋,練習題的設計要體現層次性。如第一題可以設計成求一種空調機外包裝所需紙板的面積,就是求六個面的面積,這是求長方體表面積的基本題型;第二題難度要有所增加,可以設計一道無蓋正方體水箱所需鋼板面積,就是求五個面的面積;第三題難度再次加大,可以設計一道教室墻壁貼墻紙的面積,只求四個面的面積,還需要在此基礎上去掉門窗所占面積,等等。如果平日教學不注重變式練習,學生面對這樣的題型就會無從下手。
“變方法、變思想”是訓練變式思維的關鍵。讓學生通過訓練不斷探索解題的捷徑,使思維的靈活性、廣闊性得到不斷發展。要通過多次的漸進式的拓展訓練,使學生進入廣闊思維的佳境。因此,變式練習是提高學生數學技能的有效途徑,學生在變式練習的探究過程中,不但鞏固了所學知識,還適當延伸了所學知識,拓展了思維。所以說在今后的教學中,教師要精心設計變式練習題,以提高練習的質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