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農旅特色小鎮的創意規劃設計凸顯特色小鎮發展規律、適應了發展趨勢。一個優秀的理念和設計方案,可以讓“小鎮經濟”日新月異,引領新常態。同時,一個獨特和新穎的規劃設計,可以讓特色小鎮從“一枝獨秀”走向“百花齊放”,成為承載傳統產業轉型和培育新興產業的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嶄新平臺。
湖北省作為旅游資源大省,著名旅游景點較多,武漢市黃陂區歷史悠久,自然資源豐富,歷史上著名的木蘭將軍為黃陂人,因此,結合黃陂錦里溝古鎮特色優勢,重點分析區域特色農旅小鎮發展戰略,從小鎮的自然環境、文化傳承、經濟產業、農業產品,服務專項,傳統民居,綠色生態等方面入手,為建設新型小鎮可持續發展以及新型小鎮經濟貢獻一套嶄新和可行的規劃設計模式。
一、錦里溝特色小鎮概述
黃陂錦里溝位于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北部蔡店街道境內,是一處旅游度假風景區,總面積約10平方公里,為國家AAAA級景區。錦里溝由環湖風情體驗區、峽谷游覽區和寨王文化展示區三個部分組成,是武漢市唯一的土苗文化風情旅游區,也是最大的自然山水度假區。游線全長12公里,串聯大小景點48處,特別是民族歌舞及篝火晚會的展示,給人“瓊山秀水仙境地,浪漫情懷別樣天”的特別美感。
二、錦里溝特色小鎮農旅創意策劃研究
1、錦里溝特色小鎮小鎮旅游SWOT分析
S:(1)擁有良好的地理優勢,離武漢中心城區的距離不到30公里,驅車前往整個路程不到1小時,適宜武漢市周邊居民周末短途旅行。三面環水地理位置獨具一格,與府河濕地毗鄰,自然環境資源與湖北省同類古鎮相比有一定區位優勢。(2)歷史文化較多(3)歷史建筑有一定保留(4)民俗文化明顯
W:古鎮歷史建筑損毀嚴重,后續古建筑修繕工作難度較大。古建筑與古鎮居民自建房屋交錯,古鎮整體風貌不統一,在現有居民不搬遷的基礎上,進行開發改建,存在難度。黃陂區旅游景點較多,在2017年獲得資金投入黃花澇旅游資源開發,但建設進度緩慢。文創旅游商品尚無,媒體宣傳力度較弱,無法在游客心目中形成具體的品牌印象。
O:武漢市周邊歷史古鎮較少,市民熱愛出游,對鄉間旅行也有著濃厚的興趣,以水鄉古鎮為賣點的周末短途旅游目的地尚無。府河濕地(黃陂段)在古鎮對岸,可以進行整體環境設計。
T:武漢市黃陂大余灣同樣以古鎮為賣點,大余灣古鎮已經有一定的知名度,且徽派古建筑相對集中保存完整。東西湖區柏泉古鎮離武漢市區較近,此外武漢市周邊還有一些私人的農家樂休閑旅游。
2、特色小鎮創新模式定位
“特色+傳統”、“特色+創意”、“特色+和諧”。定位突出立意獨特,特色是小鎮的核心元素,產業特色是重中之重。找準特色、凸顯特色、放大特色,是小鎮規劃設計的關鍵所在。將現有資源有機結合,挖掘、延伸、融合產業功能、文化功能、旅游功能和社區功能,真正產生疊加效應、推進融合發展。特色小鎮的農旅規劃研究的概念定位、主題創意規劃與設計按照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結合自身特質,找準產業定位,挖掘產業特色、人文底蘊和生態稟賦,形成“產、鎮、人、文”四位一體有機結合的重要功能平臺,用獨特的創意設計和規劃思路為特色小鎮建設譜寫新篇章。
通過特色農旅小鎮研究,進行特色農旅小鎮模式分析,建立一套特色小鎮規劃理念,以“南京老門東傳統民居”為實踐案例進行個案研究,把當地“老”,“傳統”合理融合到特色小鎮里,感受當地的文化。
3、特色小鎮創新模式設計
(1)特色小鎮創意策劃活動設計
錦里溝特色小鎮的民俗文化多彩、生態資源豐富,一年四季皆可策劃特色游玩活動吸引往來游客。如土家民俗文化,春季三、四月份“遍地黃花”的自然景色進行重點宣傳,吸引如織游人到錦里溝特色小鎮踏青、賞花、野營、垂釣。秋季遷徙候鳥會在途中落腳府河濕地覓食,開展秋季觀鳥賞秋色、游古鎮等活動。此外,錦里溝特色農旅小鎮也可結合大眾對漢服、華夏傳統文化的關注,將禮儀文明、漢服文化與傳統小鎮結合,打造中部地區的漢服文化小鎮。
(2)特色小鎮文創設計
錦里溝特色小鎮文創視覺產品的開發可以提升該區域文化影響力,推動當地經濟發展。通過共建實習實訓基地,共建品牌設計工作室,促進產學研合作,為教學注入新活力、新思路,高校科研與農業企業、農旅產業的合作將是一個全新的機遇和挑戰。圍繞錦里溝地區的民俗文化、自然資源、傳統飲食、工匠技藝等進行個性化藝術加工,同時特色小鎮文創設計符合旅游人群定位,面向兒童、親子、青年人群,產品開發兼具實用性特點。在視覺開發系統中必須強調此設計視覺元素,讓游客形成對該區域旅游資源的清晰概念。
三、錦里溝特色小鎮發展建議
1、古鎮建筑修復
錦里溝古鎮名居建筑歷經漫長歲月洗禮,在開發錦里溝特色小鎮中要注意保護和修繕名居建筑,在原址上復原損毀建筑,盡可能恢復舊時古貌,不要對建筑外觀做大的改變,原址復原,加入一些現代統一的元素即可。同時還需要對小鎮公共設施、后期修建的民房加入統一的現代元素,使之與整體古建筑風格保持一致,與天然景觀相呼應,達到特色農旅小鎮的模式。
2、配套設施修建
在保留當地原生態建筑的基礎上,開發民宿特色類酒店、露營酒店,與古鎮風格相協調,同時與原生態自然資源相結合,春秋兩季府河露營符合現代人對田園生活的向往。盡管距離武漢市中心只需1小時車程,可以考慮增加旅游專線,或與黃陂區旅游景區形成微循環旅游大巴,方便游客在各景點游玩,有助于黃陂區旅游資源的形成聯動效應。此外一些基礎設施也需要投入,如便利店、餐飲店、公廁、休憩長椅等設施。
3、加大宣傳力度
從前期的調研來看,知曉古鎮的市民極少,僅在黃陂區的少數當地民眾對此地有了解。因此一方面可以借助自媒體,如抖音、微博、微信等線上媒體進行黃花澇旅游古鎮的宣傳,增加知名度吸引客流量。入住小鎮拍攝宣傳片,讓顧客可以切身體會到發展以后的特色文旅小鎮,讓人們在周末有個休閑的去處。此外還可以通過政府部門、旅游公司的合作,進一步完善黃花澇特色文旅小鎮的宣傳工作。
參考文獻:
[1]曾國軍,陳旭,余構雄,中國特色小鎮研究報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9
[2]許偉明,當特色小鎮遇到美麗鄉村,中國房地產,2017
武漢文理學院2020年校級教(科)研立項項目研究成果--課題名稱:黃陂錦里溝特色小鎮農旅創意策劃研究(2020xzk09)
作者簡介:王小月(1984.5.7),性別女,籍貫(湖北省襄陽市),單位武漢文理學院(學校),單位湖北省武漢市,單位郵編432200,職稱助教,學歷(2012級碩士)研究方向:設計藝術理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