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高等戲劇教育以1987新疆藝術學院恢復成立為標志,時至今日,新疆高等戲劇教育的辦學規模日益礦大,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形成獨具新疆特色的辦學體系,在多年的教學過程中,為新疆培養了一批在疆內外具有一定影響力的戲劇藝術人才,為新疆文化藝術事業的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新時期以來,新疆的高等戲劇教育迎來了新的發展,在“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和國家對新疆藝術教育的大力支持下,內地相關藝術院校和團體對新疆戲劇教育的發展帶來了人力、物力的巨大支持,使得新疆高等戲劇教育朝內涵式發展,并在本科教育的基礎上,成功開辦起研究生層次的戲劇教育,形成了戲劇人才的多層次培養。
一、新疆高等戲劇教育發展歷程
新疆高等戲劇教育從誕生到現如今的32年中,伴隨著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發展而穩步前進,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逐步構筑起新疆高等戲劇教育的基本框架,形成了具有新疆特色的戲劇藝術教育體系,這其中有發展、有衰退、有機遇、也有挑戰,總體上來說,新疆高等戲劇教育基本上經歷了三大階段,一是誕生期,二是發展期,三是穩固期。
(一)新疆高等戲劇教育的孕育與誕生
新疆高等戲劇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經過了漫長的孕育期,從最初的中專教育、到大專教育,最終誕生了本科層次的高等戲劇教育,現如今進一步發展,具備了碩士研究生戲劇教育的更高層次。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伊始,國家便十分重視新疆的藝術教育工作,為了繼承和發揚新疆各族人民的優秀文化遺產,為了繁榮和發展新疆各族人民的文化藝術事業,從1951年開始,西北藝術學院就開始招生戲劇專業學生,后來,1958年成立的新疆藝術學校(中專)在戲劇表演藝術家斯拉基丁·則帕爾的提議下開始籌備戲曲專業的招生事宜,并與1959年增設戲曲(京劇、秦腔)專業,京劇班學制6年秦腔班學制4年,同年開始招生,京劇班由陳學忠招16名學生,秦腔班由柳若癡到上海招收十幾名學生。1960年,新疆藝術學院成立,在原戲曲專業的基礎上成立了附屬中專“新疆戲曲學校”,高占鰲任副校長。1962年,新疆藝術學院改為新疆藝術學校,與新疆戲曲學校合并,將1959年招收的京劇與秦腔班培養至畢業,1966年因文化大革命使得學校停辦,直至1982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文工團的石泓調入新疆藝術學校,籌建成立戲劇科,并由其擔任戲劇科科長。1984年由新疆歌劇團調入戲劇導演李純信擔任戲劇科科長,同年秋季第一批民族表演大專班和舞臺美術設計班共36人進校學習,學制四年,預科漢語一年。1985年阿不都克熱木·卡斯木任戲劇科黨支部書記兼負責人。1986年吐爾遜·托乎提任戲劇科科長,牟成蒔任副科長。2
從上述發展情況可以看出,從1958年正式成立的新疆藝術學校于次年開始招收戲曲專業,到1960年新疆藝術學院成立附屬中學“新疆戲曲學校”,再到1982年新疆藝術學校成立的戲劇科,這些中專、大專層次的學歷教育為新疆高等戲劇教育的誕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1987年,隨著新疆藝術學院的恢復成立,新疆高等戲劇教育誕生并初具規模,“1987年3月4日,國家教委(87)教計字049號文件正式批準同意建立新疆藝術學院,新疆藝術學院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領導。新疆藝術學院設置音樂、美術、戲劇、舞蹈等本科專業,修業年限四年。恢復建立的新疆藝術學院,成立了音樂、美術、戲劇、舞蹈四個系。戲劇系下設戲劇表演、舞臺美術設計兩個本科專業并開始招生,從此走上了正規持續的發展軌道。”3
1987年至2000年5月,先后由牟成蒔擔任系副書記、副主任、黨總支書記兼系主任;瑪依拉扎克任副主任;后有熱西丁、阿斯卡爾、吳駿等人擔任系部副主任等職務。這一時期,戲劇系師資力量雄厚,一批精通多民族語言的優秀教師在此任教,授課教師可以使用維吾爾語和漢語兩種語言授課,如:牟成蒔、艾坦木·玉賽因、吐爾遜·祖龍、瑪依拉·扎克、艾尼則帕爾、郭志清、張景、熱西丁·斯拉依、阿斯卡爾·買買提等。
這一時期在教學方面也是成果頗豐,各位教師邊教學邊探索,逐漸建立起符合當時戲劇教育的教育教學體系,借鑒內地院校辦學經驗,制定了相應的教學計劃,組織編訂了一系列教學用書,注重原創作品的打造。系主任牟成蒔創作的大型話劇《遠村》獲得自治區第二屆藝術節創作獎,大型話劇《綠洲人》被確定為學院保留劇目。系里師生還為自治區電臺、電視臺譯制了11部維吾爾語電視劇和廣播劇,譯制配音的美國50集動畫片《黑曼》,受到觀眾高度評價。石泓帶領學院師生承擔了絕大多數自治區大型晚會舞臺美術設計,10余部作品在自治區乃至全國獲獎。
彼時還有一批在國內外具有名望的專家、教授為新疆高等戲劇教育的發展做出了杰出貢獻,如榮獲聯合國“世界百名文化名人”稱號的雷茂奎教授,出版專著5部,合編著作10多部,戲劇評論,影視評論,攝影論文100多篇,其新穎的觀點,在國內外引起了重大反響。艾坦木·玉賽因出版的專著《中外戲劇史》填補了該領域的空白,王瑪納副教授在我國上百部電影電視劇中擔任化妝師。
新疆的高等戲劇教育是在新疆藝術學校中專、大專層次的辦學中發展起來的,正是由于前人的努力和相關辦學經驗的積累,才使得1987年新疆藝術學院恢復成立后的本科層次的高等戲劇教育的誕生如此順利。回顧歷史,可以看出,從西北藝術學院到新疆藝術學院的恢復,是中國共產黨為新疆藝術教育事業發展帶來的嶄新面貌,是一項開天辟地的偉大工程。從此,新疆的戲劇教育擺脫了口傳心授式的教育方式,走向了具有一定規模的正規戲劇教育發展模式,開創了新疆高等戲劇教育的新時代。
(二)新疆高等戲劇教育的發展期
自進入21世紀以來,新疆高等戲劇教育開始快速發展,進入到從單一院校辦學到多所院校辦學,從戲劇單學科向影視多學科轉變的發展期。隨著國家各類政策的扶持,資金的投入,新疆高等戲劇教育格局也發生了新的變化,從2000年起,新疆的高等戲劇影視藝術教育基本上形成了教學層次上以本科教學為主,辦學院校上以新疆藝術學院為主,新疆大學為輔的辦學格局。
1.新疆大學高等戲劇教育辦學情況
2004年新疆大學人文學院開辦戲劇影視文學專業方向,2012年經教育部批準為“戲劇影視文學”專業。教研室主任:王敏博士、副教授。專業教師有:鄒贊、朱冬梅、張玉霞、張華、吐爾遜·沙吾提、卡力比·努爾、黃婧等。至2017年,該專業已招13屆學生。2017年,新疆大學戲劇影視文學專業停止招生。
2.新疆藝術學院高等戲劇教育情況
1999年,新疆藝術學院看準國家實行高校擴招的機會,發展起了高等戲劇教育,在原有的戲劇表演和舞臺美術的基礎上,增設了“戲劇影視文學”專業,并于2000年開始招生。2001年增設戲劇表演、戲劇影視美術設計成人專升本的學歷教育,并于同年招生。2001年戲劇表演專業增設時裝表演方向,招收10人;戲劇影視美術設計專業增設戲劇影視化裝設計方向,招收12人;至此,新疆藝術學院戲劇系從2000年的二大專業發展到七大專業(11個方向)至此,成為新疆高等戲劇教育專業與人數最多的系部。通過多年建設,影視戲劇系從新疆高校中規模最小的系部一躍成為地方特色鮮明的戲劇影視傳媒綜合的系部。為了學科發展與適應社會的需要,新疆藝術學院于2000年將“戲劇系”更名為“影視戲劇系”,2002年更名為“影視戲劇學院”,2006年又恢復為“影視戲劇系”,2016年,“影視戲劇系”根據學院整體規劃,劃分為“戲劇影視系”與“傳媒系”兩個系部,后又升格為二級學院“戲劇影視學院。”戲劇影視學院戲劇專業畢業生就業率均在90%以上,培養出了一批在新疆戲劇藝術舞臺上知名的人才,如吐爾洪為新疆電視臺譯制部導演;阿布力克木為喀什電視臺導演;原天山電視制片廠美工、現新疆歌劇團舞美隊隊長翟為民,新疆話劇團殷照祥等是新疆有名的舞臺美術設計專家;新疆話劇團演員李江、王芳、袁琛、楊海超、鐵婷婷等成為自治區話劇團的骨干演員。
進入新世紀以來,影視戲劇系在以系主任彭雁為首的班子領導下(2000—2008年),堅持解放思想、發展創新,為戲劇教育發展帶來了科學跨越發展的八年,并為2014年研究生教育的發展奠定了穩固的基礎。系部秉承開拓創新的理念,在師資建設、教學管理、借力發展等方面做出了相當的成績。師資建設方面,系領導班子提出了:“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觀點,加強內外學術交流,先后邀請水均益、康輝、尼格買提來校舉辦講座,邀請中國傳媒大學的吳郁、畢根輝教授,北京電影學院攝影學院院長宿志剛、東北大學廣告學趙琛教授等前來講學;在教學管理方面,將教學計劃與社會發展結合在一起,在2000年全面修訂教學計劃,并每兩年根據需要不斷修訂,既借鑒國內外優秀的教育教學理念,又同新疆實際發展結合,建立起一套符合新疆戲劇教育發展的教學體系,兼顧新疆地區特色教學。三是在借力發展方面,以內地藝術類院校支援邊疆藝術發展為契機,大力推進新疆戲劇教育人才培養,2003年起,國家教育部實施了“援疆支教計劃”“援疆學科建設計劃”“援疆對口支援計劃”,中國傳媒大學、中央戲劇學院、中央美術學院等院校選派多名專家前來教學,將新疆的戲劇教育在教學質量和學科水平方面向前推進了一大步。這一時間段內,韓蕓霞、杜曉娟、楊曉茹等4位教師獲得博士學位,多名教師獲得碩士學位。中央戲劇學院先后有郝戎、王小葒、劉紅曼、黃麗娜、田丹、劉偉、謝宇川、陳斯遠、張恬等教師來支教,負責戲劇表演、戲劇影視化裝、舞臺美術設計等專業的教學。中國傳媒大學有袁軍、吳素玲、孔清溪、趙鳳鳴、金妺等5名干部到學院和系里任職并承擔教學。除此之外,從2006年9月至今,每年都有保送研究生的志愿者學生前來支教,他們為推動新疆藝術學院高等戲劇教育的發展和進步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戲劇影視學院辦學條件也在這一時期有了較大的改善,2002年前,受到當時條件的約束,學院的教學設備和教學場地都極具缺乏,200多在校生只能共用2間排練教室,1間專業課教室,但當時師生學習熱情不減,在此條件下仍能熱心教學、努力學習。直至2003年,影視戲劇系搬入6000余平米的教學樓,戲劇教育的硬件條件有了穩步提升,如今,戲劇影視學院具有演播廳、多間排練室,多媒體教室、錄音棚、攝影棚、化妝實驗室、舞美創作室等教室、實驗室,師生的教育教學條件得到了保證。學院目前正在投建新校區,等到新校區建成后,將有更有利的辦學條件。
戲劇影視學院在學科建設、科研能力建設方面也建樹頗豐,致力于打造一支科研能力和專業技能雙高的師資團隊。2005年至2009年完成國家、省級課題11項,結束了2004年前系里無科研課題的歷史。在國家級大賽中獲得100多項金、銀、銅等大獎,如第二、三、四屆“金蝴蝶”杯影視與時尚化妝大賽中,包攬了金、銀、銅,成了化妝大賽上的焦點。2012年10月第三屆中國校園戲劇節參賽作品話劇《水晶心靈》榮獲特別獎。
(三)新疆高等戲劇教育穩中求質的穩固期
黨的“十八大”以來,新疆的文藝事業發展勢頭迅猛,新疆高等戲劇教育也進入了穩步發展的時期,在此時期,戲劇教育的規模和辦學院校方面都進入了相對穩固的時期,在辦學院校方面,隨著2017年新疆大學戲劇影視文學專業停止招生,新疆藝術學院成為新疆高等戲劇教育的唯一院校,肩負起發展新疆高等戲劇教育的重任,在辦學層次方面,新疆的高等戲劇教育進入了新的歷史階段,開始舉辦研究生層面的教育。
2014年,新疆藝術學院戲劇影視學院成功申報專業碩士學位點,該學科下設戲劇創作與廣播影視創作兩個方向,并于2015年開始招生,該年招收戲劇表演與創作方向研究生4名,舞臺美術創作方向研究生2名,第一屆研究生已于2018年順利畢業,就業率達100%。2017年,戲劇影視學院成功申報學術碩士學位點,下轄戲劇文化研究和影視藝術研究兩個專業方向,并于2019年開始招生,其中戲劇文化方向研究生為2名。
為了更好的培養專業型和學術型研究生,戲劇影視學院通過人才引進、自身培養、鼓勵進修等方式組成了一支學緣結構、民族組成、年齡結構合理的教師隊伍,18名教師中教授6人,副教授13人,博士5人,碩士8人,還有2名教師正在攻讀博士學位。
戲劇影視學院為了更好地實行研究生教育,多方聯系實習實踐基地,為學生實踐提供平臺。假期帶學生去喀什、吐魯番、和田等地調研、采風。調研成果《綠洲》、《媽媽日記》在全校展演。此外,學院還積極組織展演,舞臺劇《窩頭會館》、《蘊倩姆》、《一家親》等于2017年9赴烏魯木齊市倉房溝村進行了“迎十一、慶中秋、喜迎十九大”的文藝匯演。2016年舞美設計完成了國家藝術基金項目兒童劇《夢遇奇緣》舞臺美術道具的制作。2017級研究生創作的《傳戲千里》參加第七屆中國高等戲劇教育聯盟暨首屆大學生戲劇作品展演并獲獎。由于重視實踐,學生成就斐然,其中8人次獲得國家級獎項,4人次獲省(自治區)獎項,共獲獎項16項。
戲劇影視學院的研究生教育教學并沒有和本科階段的教學割裂開來,而是有機融合在一起,戲劇類專業研究生在校期間會協助導師進行本科教學,并和本科相關專業學生共同演出,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參演第七屆中國高校戲劇聯盟劇目的《傳戲千里》便是2017級戲劇表演與創作方向的研究生和2016級表演本科學生共同創作完成的劇目。
二、新疆藝術學院高等戲劇教育辦學經驗
(一)秉承“德藝雙馨傳承創新”的校訓,樹立良好的學風
以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牢固確立“人才培養是高等學校的根本任務,質量是高等學校的生命線,教學工作是高等學校的中心工作”的辦學理念,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和黨的教育方針,堅持“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培養出具有一定藝術修養,知識結構完整,主觀能動性強,專業素質高,能把戲劇影視傳媒和社會密切結合,適應時代要求,具有民族自尊的、復合型的專門藝術人才。以品德教育為主要抓手,以專業教育為主要手段,將培養“德藝雙馨”藝術人才為終極目標,加強管理,將戲劇影視學院的“十六字”學風,即:誠樸、勵學、傳承、創新,勤奮、立志、團結、感恩,貫徹到學生的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去,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二)堅持改革創新精神,推動新疆戲劇教育發展
新疆藝術學院戲劇影視學院按照教育部“鞏固、深化、提高、發展”的總體要求,全面提高新疆戲劇教育的質量、創新能力、辦學水平和辦學效益。堅持德育優先、與時俱進的教育觀,全面發展的人才觀;堅持藝術教育與人文教育相結合的質量觀。培養出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戲劇影視藝術專門人才,為新疆經濟建設和內地部分省市的社會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
學院在發展高等戲劇教育方面認清自身辦學條件和地方特色,做到立足新疆,面向全國,穩定規模,適度發展。堅持以本科教育為主,積極發展研究生教育的戰略方針。以科研促教學,進一步完善現有專業,適當開拓新專業。能做到堅持把傳統特色專業“戲劇表演專業、戲劇影視美術設計專業、舞臺影視化妝方向”做精,把“戲劇影視文學專業”做大,目前,戲劇影視學院招生規模正在逐年擴大,2019年起,原定隔年招生的戲劇表演和戲劇影視文學兩個專業已經開始每年招生。研究生層面,在現有的戲劇表演與創作(專碩)、舞臺美術創作(專碩)、戲劇文化研究(學碩)三個主要方向穩步發展的基礎上,根據現有導師資源穩步擴大研究生招生規模,努力推進辦學目標上層次、上水平。
(三)堅持可持續發展辦學理念,調動師生積極性
多年來,學院重點關注發展規劃工作,充分發揮全體教師的智慧,認真開展討論,全策全力地做好年度規劃,在進行十一五、十二五和十三五發展規劃的制定時,做到目標大家定,責任人人有,將可持續發展作為全系師生的終極目標,確保系里的快速健康的發展。
三、新疆高等戲劇教育發展的幾點思考
近年來,我國高等教育從規模發展走向內涵發展,強調教學質量的提高。在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大力支持下,緊抓對西部藝術教育扶持的對口支援的歷史機遇,發揮高校的主觀能動性,開創新疆高等戲劇教育的新時代。新疆高等戲劇教育的發展方面應該繼續解放思想,開拓創新,堅持內涵發展,不斷深化教育改革,努力提高教學質量,開創新疆高等影視戲劇藝術教育的新局面,培養出一大批適應社會需要的藝術人才,為“推進我國文化大繁榮大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
(一)堅持走社會主義辦學道路,堅持以人為本的辦學理念,狠抓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抓好學風建設,抓好教學質量。為此,必須制定戰略部署,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不斷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創建新機制,增長新本領,為新疆高等戲劇教育的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一是配齊配強專業教師隊伍,把強化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師專業素質和提高教學質量,作為內涵建設的重要措施。戲劇影視學院的教師大部分沒有接受過專門系統的師范教育,不少老師是從行業內調如本系。因此,在如何當好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師,如何備課行課,如何抓課程建設,如何抓學科建設,如何申報科研項目等高校教師應具備的基本能力,相對來說比較欠缺。針對這一情況,可以通過舉辦培訓班,傳幫帶,講評等措施來解決這一問題。力爭使從事高等戲劇教育的教師都成為各自藝術教育領域的學者、專家,為提高教學水平與質量打下扎實的基礎。
(三)加強學科帶頭人建設。每個專業學科必須要有1-2名高職稱、高學位,高水平且在社會上有較高知名度的名師。從目前新疆高等戲劇教育的師資狀況來看,理論課教師、副課教師已經飽合,除了戲劇表演、舞美、化裝外,主要缺技能課教,缺富有實踐成果的專業教師,由此可見,戲劇教育教學水平的提升,教學質量的保證,師資隊伍的建設問題,是制約新疆內涵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如何進一步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四)進一步加強研究生教育建設工作。新疆高等戲劇教育在研究生層面的教學上雖然已經起步,但和內地相關院校的規模相比較還是有所差距,因此,在高等戲劇教育的師資培養、導師選聘、招生錄取、學生培養等方面還要進一步加強建設。應該多從國內外研究生教育經驗中加以學習,在穩步發展本科層次的高等戲劇教育教學的同時,發展好研究生層次的教育。
新疆高等戲劇藝術教育的發展機遇與挑戰并存。現在的目標應該是:穩定專業規模,適度增加招生人數,在提高教學質量,提高教學水平,強化師資隊伍建設,狠抓學科建設,培養出高質量、社會需要、就業率好的影視藝術人才。為此,必須根據自己的特點制定具體措施,結合實際,區別輕重緩急,有條件的優先發展,條件不足的改善后開拓發展。努力辦好特色專業,大力發展優勢專業,堅持素質教育與精英教育相結合,確保新疆高等戲劇教育走上長期良性發展的軌道。
參考文獻:
[1]新疆高等戲劇影視教育發展概述.王砜李博李太保.新疆藝術學院學報.2014.12.第四期
[2]新疆藝術學院.新疆藝術學院藝術論文選[C].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92.
該文章為新疆藝術學院2019年校級科研項目一般項目課題“新疆戲劇教育發展研究”成果,項目編號為2019XYKYYB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