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虹鈺 那海峰
摘要:冰雪畫派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由冰雪山水畫創始人于志學先生創建的全新中國畫藝術流派。其學術理念是‘繼承不是重復,一切在于創造’。冰雪畫派以黑龍江畫家為源頭輻射到東三省及全國、以創建“冷文化”美學體系為目標、以“冷逸之美”為美學核心、以原創獨特的礬墨語言和技法為主要藝術形式和手段、表現冰雪題材和具有“冷文化”意味形象的畫家集群。
冰雪畫派是于志學在‘繼承不是重復,一切在于創造’的學術理念下打造的中國畫新藝術流派。它以創建“冷文化體系”為目標,以“冷逸之美”為美學原則,以原創的礬墨技法和繪畫語言為表現基礎,創作出直接繪畫冰雪和具有冷文化意蘊的新的繪畫形式,最終發展為和水墨并列的礬墨繪畫體系。
一、調研
今天所進行的研究的主要目標是關于冰雪畫派,冰雪畫派的時代意義在于:多元文化藝術的一支,與北疆人獨特的心理感受和審美情趣相吻合,在其適合發育成長的沃土中,很快壯大了一批人緊跟其拓荒者的足跡,由北疆擴展到南疆和西域,多側面、多角度地表現了濃郁的冰雪文化和與冰雪關聯密切的人與自然的頌歌并且地域特色、創新精神和審美取向是冰雪畫派得以存在和發展的主要支點。冰雪畫派作為一種藝術創作群體現象,有以下五個特性:地域性、一致性、開拓性、共同性、鮮明性。
一個藝術流派的發展史,實際就是一個藝術群體自我塑造、自我完善的歷史。冰雪畫派在20世紀80年代的發展依賴于自然地理文化和人文傳統以及社會時代環境和世界大文化。
冰雪畫派為北方文化所做出的最大貢獻,就是掀起了北半部寒帶文化的熱潮。冰雪山水畫帶動了北方冰雪文化的發展,促進和推動了音樂、攝影等姊妹文化藝術以及美術其他學科領域的發展,涌現了歌曲《塞北的雪》及一批表現冰雪題材的優秀攝影作品,版畫、油畫、水彩畫等其他畫種也出現了前所未有的表現冰雪題材的熱情,冰雪山水畫已經成為一種北方必不可少的文化現象。
二、冰雪畫現發展情形
進入90年代以來,作為特定歷史時期的文化產物,全國范圍內的群體創作熱情逐漸降溫,有些創作群體接近解體,但冰雪山水畫的創作熱情仍方興未艾。由于創作成員的流動相繼把火種帶到祖國的四面八方去傳播,畫派成員從黑龍江擴展到吉林、遼寧、河北、河南、山東、安徽、湖南、廣西、廣東、福建和新疆等地,畫派成員的個展也從國內擴大到國外的歐美、東南亞、日本、韓國以及港臺地區。
冰雪山水畫填補了傳統中國水墨畫2300多年來不能直接畫雪更不能畫冰的空白!“冰雪畫”填補了中國畫白色體系的畫法,發展了中國畫的技法,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創造了古今中外所無的“冰雪畫”的“樣式”,“畫出”了冰雪的質,也畫出了冰雪的魂;豐富了中國的文化,從此,中國畫不僅有了南方山水、北方山水,又增加了東北山水,即冰雪山水;解決了能表現冰雪宏觀世界即南極、北極和中極珠穆朗瑪峰的“三極繪畫”,進一步擴大了中國畫的領域。
冰雪畫派以其獨創的“雪皴法、潑白法、重疊法、滴白法、排筆法、光柵法”技法,把萬里雪飄的北國冰封之景象勾勒得氣象萬千,其取景較其他畫面廣遠,氣勢也更恢宏,從近到遠的風景都經過精心布局,細致刻畫,遠觀有一種清新通透之氣,近取則會感到凜冽刺骨的寒意。他把北方雪景的壯闊清朗和肅穆雅致表現得盡致淋漓。
三、關于冰雪畫派
●文化藝術觀念是冰雪畫派發展的靈魂
●創造精神是冰雪畫派立派的根本
●不放松精神是冰雪畫派創作的基礎
●重復老人,吸引新人是冰雪畫派保持動力的關鍵
●舉辦展覽是冰雪畫派提升的手段
●領軍人不斷的奉獻是冰雪畫派的生存保障
因此,冰雪畫派不僅是地域文化的產物還應是全球文化的一部分,要繼續從深化文化的角度打造冰雪畫派。這個任務相當相當艱巨,需要幾代人前仆后繼地努力下去。在中國畫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勢下,冰雪畫派將以不懈的努力迎接未來歷史的選擇,迎接中國畫更加光輝燦爛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