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祥英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教學理念的不斷深化,將德育教育與小學語文課程有機結合,不僅有助于提升小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還能在教學生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孝順父母、熱愛尊長、發揚中華民族優良傳統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作為小學階段的基礎課程,在語文教學中融入德育教育,對學生實行適當的有效指導,對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德育教育教學工作等方面也有重要作用。
關鍵詞:小學語文;德育教育
作為小學階段的重要基礎課程,語文教育教學現狀受到各界的高度關注,為不斷提升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將德育教育與語文課堂實踐教學進行有機結合,是提高學生思想品質和道德情操的核心戰略性舉措。文章主要對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滲透策略進行了全面探析。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教育滲透的重要性
為全面落實“立德樹人”的教學任務,提高小學生的思想品質和道德情操,經過教研工作者不斷探索實踐,發現將德育教育與課程教學相結合,不僅能改善當前的教育教學現狀,還能在提升學生核心素養、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滲透路徑
(一)深入挖掘語文素材,系統剖析教材蘊含的情感
作為語文教學的重要載體和基本工具,教材中蘊含的德育情感在傳統應試教育教學體系下極易被忽視,德育教育與語文課程教學的融合效益難以提升。換言之,要想從根本上改善當前教育教學現狀,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在將兩者進行有機結合及有效滲透時,深入挖掘語文素材,分析教材中蘊含的德育情感,是現階段語文教育工作者的核心教育發展方向。
例如,在學習《詹天佑》時,教師可在講解語文教材內容的基礎上,將詹天佑的生平事跡滲透到課堂教育教學過程中,在提升小學生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同時,為培養他們的愛國主義精神奠定良好的基礎。語文教材中還潛藏著我國傳統美德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由于小學生正處于心理、生理成長和發育的初始階段,作為課堂教學活動的引導者,教師自身道德文化素養水平的高低,對學生的影響力十分巨大,為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將正確的思想道德品質與價值觀念滲透給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進行德育教育滲透時還要善于挖掘教材中蘊含的情感。
(二)提高對課堂教學環節的重視度,保證德育教育的有效滲透
要想取得預期的教育教學成效,確保德育教育滲透的有效性,做好對學生的引導及注重課堂教學的細節極為必要。在語文課程教學過程中,德育教育對學生的成長發展有重要的影響。為確保德育的有效滲透,在語文課程教學的過程中,教育工作者需提高對課堂教學環節的重視度,在立足原有教學內容德育內涵的基礎上,分析出一個德育點,而后有針對性地滲透德育教育內容,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滲透效果,避免因長篇大論導致學生產生抗拒心理和抵觸情緒,也為預期滲透效益的最大化奠定良好的基礎。此外,語文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還可以結合學生身邊的實事引導學生思考,為培養他們良好的思想品德奠定基礎。通過相關的德育教育多媒體影像資料的展現與發生在身邊的真人真事的分享,創設出育人的環境,讓學生的情感在具體的聽說讀寫中流露出來。教育工作者在課堂實踐教學過程中,一方面在課堂教學中需對文中的關鍵詞、句進行系統化剖析,帶領學生品析文本內容,了解其中包含的道德情感。
例如,在《桃花心木》中有這樣一段話---種樹人語重心長地說:如果我每天都來澆水,每天定時澆一定的量,樹苗就會養成依賴的心,根就會浮在地表上,無法深入地下,一旦停止澆水,樹苗會枯萎得更多,而那些幸存的樹苗,若遇到狂風暴雨,也會一吹就倒。在教學時,教育工作者先要讓學生講出自己讀完這段話之后的感悟和體會,了解每個學生的思想情感豐富度;而后運用幽默的語言,采用多元化的形式傳授語文知識,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以達到以悟促學,用品促悟,以悟延伸,升華情感的循環學習滲透的效果。另一方面,在布置作業時,由于不同學生之間存在一定的個體化差異,為避免基礎薄弱的學生產生抵觸情緒,以及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產生盲目的自信心理,教師需采取分層的形式布置作業,對于德育滲透方面的滲透深度也一并在作業分層設計中加以體現。
(三)構建良好的課堂氛圍,確保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目前看來,在進行德育教育滲透過程中,教育工作者需根據學生自身的發展情況以及現有的教育資源,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積極向上且充滿活力的氛圍,由此在幫助學生構建完善人格以及疏解不良心理情緒的基礎上,確保他們健康成長。通過創設良好的課堂氛圍,構建新型的和諧師生關系,激發學生的積極參與度,活躍學生的思維,讓學生敢于在課堂中暢所欲言,針對教師設計的德育節點能積極主動地接受。小學生生性活潑、好動,喜歡寬松而有趣味的課堂,所以教師的教學設計往往決定了上課的效果。教師在課堂內的駕馭引導,賦予學生自主學習時間和積極探究的時間也非常有必要。小學生在高昂的情緒下學習,學習效果更好,學生的智力發揮與參與度空前,能夠在德育節點處呈現各抒己見,敢于發言爭論的現象。小學生天性純真,在情緒高漲的時候能夠將身邊的真善美和自己對相關事情的看法表達出來。教育工作者還要通過定期對學生進行心理測試、心理疏導以溝通交流,及時了解學生的心理動態變化,在確保充分發揮德育教育與課程教學協同作用的基礎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結語
總之,在小學語文課程教育教學過程中,德育教育的滲透從某方面講不僅能從根本上為“立德樹人”教育教學目標的實現奠定良好的基礎,也從根本上提高了學生思想品質和道德情操,所以將其與語文課程教育教學相結合是十分必要的。
參考文獻:
[1]竇燕.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滲透德育的實踐及思考[J].課外語文(下),2020(4).
[2]沈于童,徐海華,張建東.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教育[J].讀書文摘,20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