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蘭
摘要:在素質教育蓬勃發展的當下,特殊幼兒的教育也要跟上社會及科技的發展。很多教師在為特殊兒童進行課堂教學時,還沿用著以往的教學方法,忽略了幼兒自信心及對生活熱愛之情的培養,導致他們長大后出現了一定的心理問題。因此幼兒教師要通過以下幾大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智力水平,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為其未來的學習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本文將結合筆者教學經驗,對該問題進行簡要分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特殊教育;幼兒;智力障礙;教學研究
一、培養智力障礙幼兒時存在的問題
目前在普通幼兒園當中,尚未出現針對智力障礙幼兒的教育方法,只有在特殊的幼兒園當中才會有針對智力障礙的幼兒的教學方法,很多幼兒園依舊運用著傳統的教育方法教育著幼兒,很顯然這種方法并不太適合于智障幼兒的教育。其次教師對智力障礙幼兒的教學方法不清楚,幼兒園方缺少對教師教育幼兒的培養,這使得教師在教育智力障礙幼兒時會出現明顯的缺陷,同時很多智力障礙幼兒,在接受幼兒園教育時享受著不平等的教育,筆者認為,智力障礙幼兒需要得到幼兒園教師的重視,他們應當得到尊重,享受著與正常幼兒一樣的教育資源。
二、培養智力障礙幼兒的策略
(一)運用多元方式,激發幼兒興趣
智力障礙幼兒與普通的幼兒一樣,他們對任何事情都是充滿好奇的。教師要相信,一旦幼兒對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智力障礙幼兒便會主動的去探索一些未知的知識。這會比運用生硬的灌輸好很多,因此教師要抓住這一點,來教育智力障礙幼兒,借助多元方式,來激發出幼兒的學習興趣。面對智力障礙幼兒時,教師要多一分耐心給他們,盡可能的運用手段,調動幼兒們的積極性。比如教師在教智力障礙幼兒漢字知識時,教師就要摒棄傳統的教法,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讓枯燥的漢字變為生動的歌曲,把這些需要學習的漢字編寫成一首漢字歌,在音樂的環境當中,讓幼兒能夠一邊學著唱歌一邊學習漢字;其次教師應當鼓勵智力障礙幼兒起來讀漢字,增加他們對學習的自信心。教師還可以運用帶有圖畫的漢字圖片,讓智力障礙的幼兒能夠通過圖片識字,如雞的圖片,很顯然就是雞字,類似的漢字還有很多種,教師要學會使用不同的方法,調動智力障礙幼兒的學習積極性,讓智力障礙幼兒想學習,這才是對智力障礙幼兒教育的目的。[1]
(二)進行密切交流,緩解幼兒情緒
智力障礙幼兒內心也帶有情緒,很多教師在教育智力障礙幼兒時,往往會忽視智力障礙幼兒的情緒,教師與幼兒之間產生了明顯的隔閡,這使得很多智力障礙幼兒在接受教育時,出現明顯的逆反情緒,導致了教師教育智力障礙兒童出現困難。作為幼兒園教師,教師應當學會關注智力障礙幼兒的情緒,不能認為智力障礙幼兒是沒有情緒表現得,這是一種非常錯誤的想法。教師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轉變傳統對智力障礙幼兒的想法,要去深入了解每一個智力障礙幼兒內心深處想的是什么,比如教師在讓幼兒午睡的時候,有的幼兒拒絕服從教師的指令,出現打鬧,擾亂午睡環境,教師就不要去恐嚇這些幼兒,這樣反而會帶來壞的影響。教師應當去慢慢勸說幼兒,了解幼兒的心理情緒,進而安撫幼兒,通過教師與幼兒的深入交流,讓幼兒自己明白自己的錯誤,緩解幼兒抵觸教師的情緒。采取與智力障礙幼兒密切交流的方式,顯然才是長此解決問題的方法,幼兒在心理上認清了自己的錯誤,在下次就不會故意為之。[2]
(三)鼓勵家長參與,促進幼兒成長
智力障礙幼兒的成長教育離不開家長的參與,家長是幼兒成長路上的第一任老師,教師對幼兒教育的重要性可謂是不言而喻,家長與幼兒園教師一同合作,將會對智力障礙幼兒教育有明顯幫助。智力障礙幼兒相較于普通幼兒,教育的難度會有顯著的提升,因此幼兒園教師應當學會與幼兒家長進行聯動,一同教育智力障礙幼兒。首先幼兒園教師需要做的就是建立家長群,借助家長群,了解每一個智力障礙幼兒的性格和習慣,教師針對這些家長提供的信息,做出有針對性的教育方式,從而提升教學效率。另外教師在課堂上傳授給幼兒的知識,比如幼兒學習的古詩《登鸛雀樓》,教師在家長群當中,應要求家長在幼兒回家之后背給自己聽,這樣增加了幼兒學習的幸福感,同時對幼兒在幼兒園當中所學習的知識進行一個再鞏固,對于一些幼兒在幼兒園里沒有學會的技能。教師借助家長群,告知家長幼兒的不足。在家長群當中,教師應當告訴智力障礙幼兒家長一些教育方法,要讓他們多陪孩子,更多一點耐心,即使是身體上有缺陷的幼兒,也要讓他們快樂的成長。[3]
結束語
綜上所述,幼兒教師在對智力障礙兒童進行教學時,要通過以上幾大方面,運用多元方式,激發幼兒興趣;進行密切交流,緩解幼兒情緒;鼓勵家長參與,促進幼兒成長,讓幼兒提升自己的自信心,充實他們的幼兒生活。
參考文獻:
[1]方麗琨.蒙臺梭利“教育治療”理念在視障兒童學前特殊教育中應用的案例分析[J].教育觀察,2021,10(28):111-113.
[2]祝艷.淺析學前智障兒童混齡體育自主活動的實施策略[J].求學,2021(23):53-54.
[3]李道利.智障兒童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教學策略[J].智力,2021(16):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