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金穎
【摘要】目的:分析手術室護理對腹腔鏡膽囊切除患者術后恢復與并發癥發生情況的影響。方法:隨機選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期間實施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患者94例做為研究對象,按照數字隨機法平均分成常規組和研究組兩組,每組47例,常規組患者采取常規護理模式,研究組患者采取手術室護理,比較兩組患者護理效果。結果:(1)研究組患者手術用時(46.33±9.87) min,術中出血量(33.74±8.28)mL,胃腸功能恢復時間(22.81±4.65)h,術后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分(3.12±0.73)分,住院天數(4.09±0.37)分,各項結果均明顯優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2)研究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10.64%,明顯低于常規組27.66%的并發癥發生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3)研究組患者護理后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分(27.65±3.44)分,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分(29.83±3.67)分,護理滿意度為97.87%,各項結果均明顯優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于采取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患者采取手術室護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預后效果以及縮短恢復時間,患者滿意度好,臨床上值得推廣。
【關鍵詞】手術室護理;腹腔鏡;膽囊切除;恢復;并發癥
【中圖分類號】R473.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6-5249(2021)10-0117-02
臨床上通常對膽結石、慢性膽囊炎等癥采取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將其切除,通過手術可以對膽囊相關疾病起到較好的治療效果,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隊了對于手術醫師的操作水平有較高的要求,護理人員的護理對其也產生較大影響[1]。本次研究將94例膽囊切除手術患者分組比對,分別采取了不同的護理模式,目的即在于分析手術室護理對于患者手術效果的影響。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本次研究共計納入研究對象94例,均為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期間本院收治的患有膽囊疾病需要進行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的患者,并將所有患者按照數字隨機法平均分成兩組,分別命名為常規組(n=47)和研究組(n=47),常規組患者年齡39~64(50.27±5.45)歲,其中男性27例,女性20例,病程(3.34±0.65)年,其中膽囊息肉8例,膽囊炎28例,膽囊結石11例。研究組患者年齡37~67(50.95±5.83)歲,其中男性29例,女性18例,病程(3.58±0.73)年,其中膽囊息肉9例,膽囊炎29例,膽囊結石9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病程以及疾病類型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患者無相關手術禁忌癥,家屬以及本人均簽署手術同意確認書。
排除標準:患有精神類疾病或其他導致無法正常交流者,患有腹膜炎者以及患有凝血功能以及其他嚴重臟器疾病者。
1.2 方法
常規組患者采取常規護理模式,即術前對患者進行手術流程以及疾病知識的宣講,手術時密切關注患者生命體征并配合手術醫師完成手術。
研究組患者采取手術室護理模式,具體方法如下:(1)術前由護理人員向醫生了解患者的具體病情,同時與患者進行交流,向患者講解病情以及需要注意的事兒,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安全性,并樹立手術醫師的權威性,讓患者增加治療信心提高手術依從性[2]。(2)對患者緊張或焦慮的情緒予以疏導,強調手術治療的必要性,讓患者以積極的心態面對治療。(3)術前確保手術所用相關器械數量齊全、性能良好,患者入室以后需要對其進行鼓勵和安撫,密切關注患者心率以及血壓情況,如果由于過度緊張導致血壓過高或是心律過速時應及時予以干預[3]。協助患者順利完成麻醉,術中應注意對患者進行保暖工作,避免由于室溫過低或是身體大面積暴露造成的受寒,所使用的液體需提前加溫致36~38 ℃左右,避免患者因過涼的液體刺激產生不良反應,同時需盡量減少患者不必要的部位暴露以最大化保護其隱私[4]。(3)手術結束后需要觀察患者是否出現不良反應情況,如果出現應及時上報,并保證患者在蘇醒前后有足夠的吸氧量,避免出現高碳酸血癥等情況[5]。如果患者年齡在50歲以上時更應加強巡查,術后的第二天開始可以幫助患者少量的運動,并給予一定的營養支持。
1.3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患者手術用時、術中出血量、胃腸功能恢復時間以及住院天數以及術后VAS疼痛評分。VAS疼痛評分最低為0分,最高為10分,得分越高代表疼痛越重。(2)比較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本次研究主要記錄腸損傷、膽管損傷、血管損傷以及皮下血腫的發生情況。(3)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后焦慮、抑郁情緒評分以及對護理的滿意度。焦慮、抑郁評分以SAS、SDS評分量表做為標準,得分越高代表患者焦慮或抑郁情緒越重。護理滿意度采用本院自擬護理滿意度調查表進行評分,此量表滿分為100分,得分超過90分時為十分滿意,80~89分時為滿意,60~79分時為一般滿意,不足60分時為不滿意。護理滿意度=(十分滿意+滿意+一般滿意)/47×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數資料以率(%)表示,計量資料以(x±s)表示;分別采用χ2檢驗及t檢驗;當P<0.05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比較兩組患者手術用時、術中出血量、胃腸功能恢復時間以及住院天數及術后VAS疼痛評分
研究組患者手術用時以及胃腸功能恢復時間和住院天數均明顯短于常規組,而且術中出血量和術后VAS評分亦比常規組要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比較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
研究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10.64%,明顯低于常規組27.66%的并發癥發生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后SAS、SDS評分以及護理滿意度
研究組患者護理后SAS、SDS評分結果以及護理滿意度均明顯優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膽囊是人體重要的消化器官,可以貯存和濃縮膽汁。因此,當患者由于飲食不規律時或其他原因會導致膽囊產生炎癥或是結石等情況,此病容易反復發作而且影響整個消化系統的正常運轉,所以嚴重的影響了患者的身體健康[6]。臨床上對于有手術征兆的膽囊疾病通常建議通過手術將膽囊切除。傳統的開腹切除膽囊手術造成的創傷性較大,因此手術的風險也較多,術后容易產生各種并發癥。而腹腔鏡手術則將上述風險降到了最低,而且手術操作比較簡單,近幾年臨床上通常采取此種方式進行治療。但是盡管此操作方法已經盡可能的降低了對患者的損傷,仍然不能完全避免術后產生并發癥,因此在手術中對其進行良好的護理干預則是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的另一主要途徑[7]。
從本次研究內容可見,通過對研究組患者進行手術室護理以后,患者不論是手術用時還是術后胃腸功能恢復的時間,還是住院的周期都明顯比常規組要短,而且術中出血量也更少,術后疼痛評分也更低,這充分說明了手術室護理能夠縮短此類患者的恢復時間。同時研究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的機率也更小。這是由于手術室護理整個過程中,護理人員對患者的病情以及手術中需要注意的事項等均進行了詳細的講解,讓患者有充份的心理準備面對手術治療。同時在手術過程中護理人員與手術醫師密切配合,加快了手術的進程,縮短了手術的時間,這樣讓患者在手術中受到的刺激更小[8]。手術過程中為患者提供了良好的手術室環境,避免了患者由于過冷造成受涼導致術后產生一系列并發癥。手術前對于手術器械的清點和調試也是提高手術效率的一個因素,另外對于手術中所使用的液體進行加溫也可以少減對機體的刺激,避免機體產生應激反應。而手術前和手術過程中對患者的心理安撫能夠減輕患者由于過度焦慮或是緊張造成的身體不適,并且能夠以良好的心態面對手術也是提高手術成功率的一個客觀因素。
綜上可述,對于通過腹腔鏡將膽囊切除的手術患者來講采取手術室護理可以有效縮短患者術后恢復時間,同時降低患者術后產生并發癥的機率,減輕患者的負面情緒,改善護患關系,臨床上值得廣泛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王建紅.全方位手術室護理對腹腔鏡膽囊切除患者的臨床效果分析[J].中外醫療,2020,39(3):175-177.
[2] 杜靜茹.手術室護理對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的影響[J].醫療裝備,2020(11):152-153.
[3] 李超羽,王美珍,朱柳嬌.綜合護理干預對急性膽囊炎患者術后焦慮抑郁情緒恢復質量及并發癥發生情況的影響[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9,19(10):168-169.
[4] 張思琴.手術室護理對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術后躁動及VAS評分的影響觀[J].健康必讀,2018,(21):57.
[5] 劉娟.手術室護理對腹腔鏡膽囊切除患者術后恢復效果、并發癥及滿意度的影響分析[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9,4(17):96,114.
[5] 沈憲芬.手術室護理對腹腔鏡膽囊切除患者術后恢復效果,并發癥及滿意度的影響[J]. 國際護理學雜志,2018, 37(7):928-930.
[6] 楊群興.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手術室護理配合體會[J].中國保健營養,2018,28(16):131.
[7] 陳德英.手術室細節護理在腹腔鏡膽囊切除患者圍手術期的應用及對護理質量評分,滿意度的影響[J].當代護士(綜合版),2020,27(5):126-128.
[8] 張文淵.手術室綜合護理對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術后恢復的影響[J].西藏醫藥,2020,148(1):12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