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 蓮
(富川瑤族自治縣古城鎮農業農村服務中心,廣西 富川 542710)
近年來富川縣種植芥菜的面積逐年增大。通過對富川縣各鄉鎮的調查,蚜蟲是危害大肉包心芥菜較重的主要害蟲之一,而使用傳統藥劑,防效不高,芥菜產量偏低。為減少病蟲害同時提高芥菜產量和質量達到豐產豐收目的,筆者進行田間試驗對比了70%吡蟲啉水分散粒劑、80%烯啶·吡蚜酮、25%噻嗪·異丙威3種藥劑對大肉包心芥菜蚜蟲的防治效果。現將試驗結果報道如下,供生產者參考。
1.1.1 藥劑 70%吡蟲啉水分散粒劑,浙江世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80%烯啶蟲胺·吡蚜酮分散粒劑,湖南新長山農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生產;25%噻嗪·異丙威水分散粒劑,江蘇富田農化有限公司生產。
1.1.2 品種 試驗用大肉包心芥菜品種為“819”。
1.1.3 試驗田概況 試驗于2020年7月至11月在富川瑤族自治縣古城鎮大嶺村委上石腳村進行,試驗地排灌方便,自然肥力高,耕作層深厚松軟,前茬作物為水稻。
1.2.1 試驗設計 試驗采用同田小區對比法,共4個處理。處理1:70%吡蟲啉水分散粒劑,用量8 g/667m2,第一次用2g,第二、三次各用3 g,每次對水20 kg;處理2:80%烯啶·吡蚜酮,用量12 g/667m2,第一次用3 g,第二、三次各用4.5 g,每次對水20 kg;處理3:25%噻嗪·異丙威,用量160 g/667m2,第一次用40 g,第二、三次各用60 g,每次對水20 kg;處理4:清水(對照),每次噴水20 kg。每處理3次重復,共12個小區,每小區面積35 m2,隨機區組排列。采用背負式噴霧器施藥,施藥時間為9月12日,9月29日,10月20日,共3次。試驗期間未使用其他殺蟲劑。
1.2.2 試驗操作 試驗大肉包心芥菜栽培管理同當地常規,即采用育苗移栽方式。播種時間2020年8月1日,移栽時間8月26日,11月中旬收獲。整地時保留畦面寬90 cm,畦溝寬30 cm,畦高20 cm,每畦種植大肉包心芥菜2行,畦面小行距50 cm,株距50 cm,栽苗2 300株/667m2左右。定植時在種植行施入進口復合肥5 kg/667m2,定植完畢淋足定根水。定植成活后,結合中耕培土除草,分二次施尿素10 kg/667m2、進口復合肥5 kg/667m2;最后一次中耕培土時施尿素7 kg/667m2、進口復合肥7 kg/667m2、腐熟花生麩7 kg/667m2。
1.2.3 指標調查與計算 每小區隨機選定25株,于藥前調查蟲口基數,藥后1 d、3 d、7 d調查活蟲數,共調查3次,分別計算各次蟲口減退率和校正防效。
由表1可見,第一次施藥后1 d、3 d、7 d的蟲口減退率和校正防效均是處理2>處理3>處理1。其中:施藥后1 d的校正防效處理2較處理3和處理1分別提高8.3百分點和12.6百分點,施藥后3 d的校正防效處理2較處理3和處理1分別提高8.4百分點和14.5百分點,施藥后7 d的校正防效處理2較處理3和處理1分別提高7.1百分點和13.4百分點。

表1 各處理第一次施藥(9月12日)后的防效
由表2可見,第二次施藥后1 d、3 d、7 d的蟲口減退率和校正防效同樣是處理2>處理3>處理1。其中:施藥后1 d的校正防效處理2較處理3和處理1分別提高9.7百分點和16.3百分點,施藥后3 d的校正防效處理2較處理3和處理1分別提高9.1百分點和15.4百分點,施藥后7 d的校正防效處理2較處理3和處理1分別提高11.5百分點和20.3百分點。

表2 各處理第二次施藥(9月29日)后的防效
由表3可見,第三次施藥后1 d、3 d、7 d的蟲口減退率和校正防效也是處理2>處理3>處理1。其中:施藥后1 d的校正防效處理2較處理3和處理1分別提高8.5百分點和12.1百分點,施藥后3 d的校正防效處理2較處理3和處理1分別提高8.7百分點和11.8百分點,施藥后7 d的校正防效處理2較處理3和處理1分別提高12.1百分點和17.7百分點。

表3 各處理第三次施藥(10月20日)后的防效
由表1、表2、表3數據計算可得,70%吡蟲啉、80%烯啶蟲胺·吡蚜酮、25%噻嗪·異丙威對大肉包心芥菜蚜蟲的防效,施后1 d平均分別為79.5%、93.2%、84.3%,施后3 d平均分別為80.0%、91.9%、83.1%,施后7 d平均分別為72.3%、90.8%、80.5%,總平均為77.3%、92.0%、82.6%,說明3種藥劑較對照而言都有顯著的防治效果。其中:80%烯啶蟲胺·吡蚜酮的平均防效分別較70%吡蟲啉和25%噻嗪·異丙威高14.7百分點和9.4百分點,說明80%烯啶蟲胺·吡蚜酮優于70%吡蟲啉和25%噻嗪·異丙威。
試驗結果表明,70%吡蟲啉、80%烯啶蟲胺·吡蚜酮和25%噻嗪·異丙威對大肉包心芥菜蚜蟲的平均防效分別為77.3%、92.0%、82.6%,雖都有顯著的防治效果,但80%烯啶蟲胺·吡蚜酮的藥效持續時間長,平均防效分別較70%吡蟲啉和25%噻嗪·異丙威高14.7百分點和9.4百分點。建議富川縣大肉包心芥菜蚜蟲防治優先選用80%烯啶蟲胺·吡蚜酮。另,從田間調查的蚜蟲殘蟲量看,對照清水區的蚜蟲量增長快,因此在種植大肉包心芥菜時應及時進行蚜蟲防控,同時藥劑要隨配隨用,以提高防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