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 丹,龔彩霞,石 冰,鄭 謙
(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院唇腭裂外科,四川 成都 610041)
唇腭裂患兒的發病及畸形特點導致其喂養困難,家長相關知識缺乏、文化水平低容易導致喂養的不合理。長期不合理喂養不僅會影響患兒生長發育,還會影響手術時機的選擇,以及引發術后多種并發癥等。因此,對患兒家長進行正確健康指導幫助其選擇合理的喂養方式對患兒的術后恢復有重要的意義。為此,本院為唇腭裂患兒制定了綜合喂養指導措施,在實施過程中收集數據,并分析其對患兒生長發育、患兒家屬喂養水平和心理狀態的影響,以期為唇腭裂患兒序列治療喂養指導干預措施的實施提供數據支持。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年齡2~12月齡的唇腭裂患兒共203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分為觀察組(105例)和對照組(98例)。納入標準:(1)年齡2~12月齡的唇腭裂患兒;(2)患兒家屬接受指導且自愿參與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3)患兒家屬配合度好。排除標準:(1)患兒合并傳染性疾病或慢性感染性疾病;(2)患兒家屬嚴重缺失兒童照顧能力;(3)患兒有其他影響發育的嚴重疾病。觀察組男54例,女51例,平均年齡(6.67±0.50)個月;對照組男50例,女48例,平均年齡(6.33±0.70)個月。兩組患兒月齡及性別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1.2.1對照組 實施傳統健康宣教。具體方式為護士在入院前咨詢階段、手術前病房階段、手術后病房階段及出院后家庭階段執行包括咨詢、圖冊、多媒體、電話網絡等多種教育手段與患兒及家屬進行溝通和指導,按流程完成健康教育。
1.2.2觀察組 在傳統健康宣教基礎上,在手術前在病房階段實施綜合喂養指導。綜合喂養指導每天1次,在患兒喂養時進行。具體措施如下。(1)專用喂養器具的指導:針對不同的病癥特點,采用專用喂養器具,并對器具使用進行指導。具體方法為指導家長不要選擇含雙酚A的塑料奶瓶,而要選擇沒有雜質、透明度高、正規廠家生產的玻璃奶瓶。并使用能控制流量、可以促進患兒吸吮-吞咽-呼吸協調的奶嘴。(2)喂養方法的指導:①對喂養的注意事項、喂養遇到的緊急措施進行指導;②指導家長正確存放及加熱母乳,正確沖調奶粉;③培訓患兒家長輔食添加知識,使其能按不同月齡的食物轉化表添加輔食;④指導家長正確的喂養體位。母乳喂養時若奶水流速太快,可用手指夾緊乳暈周圍皮膚以控制流速,防止患兒嗆奶。(3)定期跟蹤生長發育指標:按月跟蹤嬰兒的各項生長發育指標,包括身高、體重、頭圍、胸圍、坐高。(4)提供心理咨詢服務:①利用紙質資料、視頻等各種途徑向患兒家長講解說明相關疾病知識,讓患兒家長對疾病有充足的認識,提升其信心與安全感;②組織心理咨詢師與患兒家長進行積極溝通交流,消除患兒家長潛在的負向情緒,增強其戰勝疾病的信心;③維持良好的醫患關系。在醫療行為中,醫護人員要用溫柔的語言、關愛的態度與患兒家長進行溝通,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讓患兒家長保持積極健康的心態面對疾病,面對生活。通過知識普及讓患兒家屬對疾病正面認識,積極消除患兒家屬的憂慮,提升喂養積極性。
1.3觀察指標 (1)生長發育指標:身高、體重、頭圍、胸圍,在入院體格檢查時進行相關測量。由于疾病原因致使患兒生長發育指標普遍低于健康嬰兒,本研究只對嚴重低值進行統計。身高、體重、頭圍指標采用衛生部2009年9月頒布的《中國7歲以下兒童生長發育參照標準》中的參考值[1],由于胸圍不含在此標準內,則采用文獻[2]中的參考值。以患兒月齡對應指標的中位數偏低2個標準差(-2SD)為限[3],如測量值低于該限值,判定為該項指標嚴重低于標準值范圍,對其人數和占比進行統計。(2)家長喂養水平:采用自制評價量表,分別從家長是否掌握喂養器具準備、操作是否熟練、喂養方式是否正確、輔食添加是否及時合理4個維度進行評價。具體評價內容有喂養器具是否按唇腭裂患病特點準備勺子奶瓶、滴管奶瓶等適宜器具;家長是否熟練使用器具進行喂養。評價標準為整個喂養活動是否能在5 min內完成;是否掌握喂養間隔、抱置患兒體位、拍背打嗝等喂養方式;是否母乳優先、合理及時添加輔食。以上問題答案為“是”則代表家長喂養水平好。(3)家長喂養過程的心理狀態:焦慮程度,通過對家長喂養過程自評的問卷以10分制評估其焦慮程度,9~10分為嚴重焦慮,7~<9分為較焦慮,5~<7分為一般,3~<5分為較積極,0~<3分為積極。在患兒入院和出院時對以上指標進行統計,對比兩組差異,分析綜合喂養指導干預措施的效果。

2.1兩組患兒入院時的基線資料比較 兩組患兒在性別、年齡、身高、體重、胸圍、頭圍等指標上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入院時的基線資料比較

續表1 兩組患兒入院時的基線資料比較
2.2兩組患兒出院時生長發育指標和家長的喂養水平比較 兩組患兒出院時頭圍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兒在其余生長發育指標和家長喂養水平的4個衡量角度上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出院時生長發育指標和家長喂養水平比較
2.3兩組患兒家長出院時喂養過程的焦慮程度比較 觀察組焦慮人數較對照組少,差異有統計學意義(Z=-3.128,P=0.002)。見表3。

表3 兩組患兒家長出院時喂養過程的焦慮程度比較(n)
3.1唇腭裂患兒的喂養與生長發育相關 喂養問題在嬰幼兒期間普遍存在,建立合理的臨床早期診斷和評估模式,進行綜合干預,可以預防嬰幼兒生長發育偏離[2,4-5]。唇腭裂患兒的生理缺陷給喂養帶來了許多困難,合并腭裂或唇腭裂綜合征的患兒更為嚴重[6]。喂養困難將導致唇腭裂患兒生長發育遲滯、體質差,并容易導致發熱、腹瀉、中耳炎、肺炎等疾病,從而發生惡性循環加劇患兒生長發育受限[7-8]。國內外有機構對唇腭裂患兒與健康幼兒的生長發育指標進行比較[9-10],唇腭裂患兒的生長發育指標低于健康幼兒。相關文獻有對導致偏低的因素進行探討,主要因素有唇腭裂患兒母乳喂養率低[11]、家長喂養方法和技巧的不足[12]、喂養困難導致的家長及患兒雙方的心理問題[13]。對于嬰兒時期的患兒,其處于生產發育的快速期,喂養與生產發育密切相關,只有提高綜合喂養水平,患兒才能在生長發育指標上有所提高。
3.2唇腭裂患兒的喂養指導干預措施 隨著對唇腭裂患兒喂養重要性的認識,在一些具體的環節,如母乳加強、喂養工具改進、防嗆措施、輔食添加、心理研究上都有提高,相關技術綜合進行的喂養指導干預重在實踐[14-15]。對于可操作的喂養指導干預措施,建議從以下幾方面改進:(1)針對患兒畸形差異,選用合適的專用喂養器具,指導其使用和注意事項;(2)提倡母乳優先、輔食添加的喂養原則,開展唇腭裂患兒防止嗆奶等事故緊急措施的培訓;(3)注重對患兒家屬心理的疏導,通過知識普及、良好溝通互動,營造患兒成長的良好心理環境[16];(4)采用定期和持續跟蹤的方式,通過定量化的患兒生長發育指標跟蹤,建立定量數據統計,及早發現不利因素。
3.3唇腭裂患兒喂養指導干預的積極意義 開展系列綜合性的喂養指導干預,有助于唇腭裂患兒在快速生長發育期內的成長。在實際護理工作中,作者注意到喂養指導干預方法的積累改進,形成患兒治療前期的配套護理輔助,正如本研究體現的對照,對患兒生長發育產生了積極影響。在嬰兒期間的唇腭裂患兒,其相應的生長發育指標提高將有助于相關唇腭裂修復手術的開展,其家長對患兒喂養水平的提高及喂養心理的優化均將使患兒的成長持續受益。因此,及早實施喂養指導干預,對患兒更有利,相關喂養指導干預的完善和推廣將對唇腭裂患兒產生積極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