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輝
腦卒中屬于一種神經精神疾病,而抑郁為患者患病后的常見并發癥。此種疾病會很大程度上影響患者神經功能缺損的恢復情況與恢復時間,甚至還會影響患者勞動能力,情況嚴重,還會增加腦卒中患者的死亡率,對患者身體及精神都造成極大的損壞[1,2]。為此,本文特選取2019 年1~12 月期間本院收治的54 例腦卒中后抑郁患者為研究對象,分析腦卒中后抑郁應用帕羅西汀聯合心理治療的價值,具體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 年1~12 月期間本院收治的54 例腦卒中后抑郁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計算機方法將其分為對照組與治療組,每組27 例。54 例患者中男37 例,女17 例;年齡41~70 歲,平均年齡為(53.18±5.62)歲;出血性卒中14 例,缺血性卒中40 例。
1.2 方法 兩組均針對患者病癥給予基礎治療,包括予以降壓劑、脫水劑、神經營養劑等治療。同時,兩組患者均給予帕羅西汀藥物治療,于每日早上頓服20 mg。治療組患者于治療1 周后給予心理治療,2 次/周,對照組患者不配合心理治療。心理干預采用人本主義方法進行治療,在給予患者人本主義治療措施時,需充分挖掘患者內心早日康復的心理,引導患者積極向上,疏導、安慰患者,從而激發患者接受治療的興趣。與此同時,醫護人員為患者制定詳細的心理治療計劃,監督患者按時完成心理治療,并且告知患者家屬心理治療的重要性,鼓勵患者家屬、朋友給予患者關心,從而充分發揮出康復治療的積極作用,幫助患者緩解心理情況,為患者接受神經功能缺損康復治療提供有利條件,使得患者能夠更快的回歸到家庭當中。同時,還可以給予患者認知心理療法。在此過程中,需護理人員同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讓患者能夠更加信任護理人員,從而更加積極配合治療,也便于護理人員更加了解患者病情、心理情況等,護理人員可以在行動與語言方面為患者提供相應支持,讓患者正確認知疾病,引導患者建立積極的心理狀態,緩解患者心理壓力。另外,護理人員還可以適當肯定患者康復行為,從而強化患者積極接受治療的態度,讓患者能夠更加主動的配合治療。兩組患者均治療6 周。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對比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治療效果判定標準[3]:HAMD 評分減分率≥75%為痊愈;HADM 評分減分率在50%~74%為顯效;HADM評分減分率在25%~49%為有效;HADM 評分減分率<25%則為無效??傆行?(痊愈+顯效+有效)/總例數×100%。對比兩組患者相關指標評分,采用HAMD 評定患者抑郁情況,分值與患者抑郁程度呈正比;采用ADL 評定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情況,總分100 分,分值與患者日常生活依賴程度呈反比;采用NIHSS 評定患者神經功能缺損程度,分值與患者神經功能缺損程度呈正比。對比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包括惡心、頭痛、失眠等。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對比 治療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對比 [n(%)]
2.2 兩組患者相關指標評分對比 治療前,兩組患者HAMD 評分、ADL 評分及NIHSS 評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治療組HAMD 評分、ADL 評分及NIHSS 評分均優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相關指標評分對比 (,分)

表2 兩組患者相關指標評分對比 (,分)
注:與對照組治療后對比,aP<0.05
2.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 [n(%)]
現如今,腦卒中患病幾率逐年上升,對人類健康產生了極大的危害,致殘率與病死率都相對較高。腦卒中患者在發病之后,極為容易發生抑郁,很大程度上對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康復情況產生阻礙。在臨床治療環節當中,大部分醫生都會較為重視藥物治療,很大程度上忽略了患者的情緒,所以導致治療結果并不理想[4,5]。帕羅西汀屬于一種5-羥色胺(5-HT)再攝取抑制劑,而且帕羅西汀還具有一定的選擇性,為腦卒中后抑郁患者使用此藥物,能夠有效提高患者突觸間隙5-HT 間隙含量,從而達到良好的抗抑郁效果,改善患者情感,進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6-8]。針對腦卒中后抑郁患者來講,在調節自身心理情況時,調節能力相對較低,在受到疾病影響因素之后,極為容易呈現出消極的態度,而對于社會與家庭為患者所提供的支持,往往表現為錯誤認知,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患者自身康復能力,并不利于患者恢復健康[9-11]。
而針對腦卒中后抑郁患者來講,為患者實施心理干預措施,能夠很大程度上穩定患者的情緒,提高患者對醫護人員的信任感,并且提高患者的安全感,從而更加積極配合醫護人員的治療措施,完成相應鍛煉,幫助神經功能的恢復。另外,醫護人員為患者提供相應心理治療,引導患者正確看待自身病情,了解當前所存在的問題,并且能夠向醫護人員與家屬及時說出自身感覺到的困難,保障醫護人員了解患者的心理,進而對患者展開針對性的心理疏導,為患者接受神經功能缺損康復治療提供有利條件,使得患者能夠更快的回歸到家庭當中。
在本次研究當中,給予治療組患者帕羅西汀配合心理治療,給予對照組患者帕羅西汀治療,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療效。在接受治療之后,治療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且治療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程度得到了有效改善。由此可以看出,腦卒中后抑郁患者給予帕羅西汀配合心理治療,在臨床當中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兩組患者在接受治療后,治療組HAMD 評分、ADL 評分及NIHSS 評分均優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所以,腦卒中后抑郁患者采用帕羅西汀配合心理治療措施,能夠更好的改善患者各項指標評分,幫助患者更加積極配合治療,提高患者的治愈率,為患者更快回歸家庭、回歸社會奠定良好基礎。
綜上所述,針對腦卒中后抑郁患者給予帕羅西汀配合心理治療,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程度,緩解患者抑郁程度,療效理想,值得在臨床中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