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星達,朱 琳,劉志鋼,管國良,王 奮
(1.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城市軌道交通學院,上海 201620;2. 上海地鐵第三運營有限公司,上海 200080)
近年來,我國地鐵行業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發展,截至2020年12月,共有超過40座城市開通了地鐵,總里程已經達到世界第一[1]。面對如此龐大的運營規模,如何確保地鐵的安全運營成為各地鐵公司的“必答題”。在地鐵運營中,行車崗位的生產安全問題是地鐵運營安全管理中重點關注的問題,而標準化作業就是行車崗位實現運營安全的重要保障。近些年,全國各地發生了許多地鐵事故,這些事故的發生與地鐵行車崗位的標準化作業完成情況息息相關[2]。然而,要想真正減少行車事故、提高運營安全性,建立標準化作業僅僅是第一步,還需要制定配套的落實跟蹤與檢查機制,確保標準化作業不流于形式。因此,在建立和完善地鐵行車作業安全標準化進程中,引入第三方檢查與評估機制,通過建立科學、合理、可實施的行車作業標準化檢查方案,落實客觀、公正的檢查與評估分析,提高地鐵行車作業執行質量,從而實現安全運營。
地鐵行車作業是指在調度指揮中心的統一指揮下,按相關要求運用各項技術設備完成行車控制、施工管理等的一系列作業,它是地鐵行車組織的具體落實。地鐵行車崗位主要包括8個:運營調度員、值班站長、行車值班員、設備值班員、站務員、列車司機、運轉值班員和信號樓值班員。
安全生產標準化是指通過建立安全生產責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排查隱患和監控重大危險源,建立預防機制,規范生產行為,使各生產環節均符合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標準規范的要求,人、物環、管處于良好的生產狀態并持續改進,不斷加強企業、,安全生產規范化建設[3]。它通常包含目標、組織機構和職責、法律法規與安全管理制度、教育培訓以及作業安全等方面因素[4]。
以安全生產標準化中作業安全為切入點,研究地鐵行車作業的安全標準化,即安全作業標準化。作業標準化是在作業系統調查分析的基礎上,將現行作業方法的每一操作程序和動作進行分解,以科學技術、規章制度等為依據,為了作業的安全、質量效益,對作業過程進行改善,從而優化作業程序[5]。而安全作業標準化是通過對作業開始到終結的科學推敲,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制定出能夠緊密銜接的框架式標準工作程序。
地鐵行車作業安全標準化是通過《行車作業指導書》所建立的標準化流程,使行車人員在作業過程中執行模式化、程序化的操作,防止因隨意簡化、混淆、重復作業步驟而出現行車安全漏洞,也可避免因多余動作而產生的危險性,增加行車作業的安全可靠度,提高地鐵行車組織運行效率和管理水平,實現安全生產。
如圖1所示,在完整的“列車人工限制向前運行作業”標準工作流程中,運營調度員、行車值班員和列車司機相互配合,在完成各自崗位作業職責的基礎上,共同完成該項作業內容。本文建立地鐵行車安全標準化檢查與評估方案,以行車崗位為單位,在行車作業指導書的基礎上,分別建立每個崗位的單個行車作業項目檢查表。同樣以圖1中的“列車人工限制向前運行作業”為例,將分別建立《運營調度員列車人工限制向前運行作業檢查表》《行車值班員列車人工限制向前運行作業檢查表》和《列車司機列車人工限制向前運行作業檢查表》。

圖1 “列車人工限制向前運行作業”框架式標準工作流程 Figure 1 Standard frame work flow of manual restriction of forward operation of trains
本文以行車值班員執行“列車人工限制向前運行”作業為例,通過對作業過程中的每一步操作進行危害性分析、制定安全檢查標準及打分評估方案等,闡述行車作業安全標準化檢查與評估方案的構建。
危險、危害因素是指可能導致人身傷害和(或)健康損害和(或)財產損失和(或)環境影響的根源、狀態或行為,或它們的組合,包括但不限于人的行為、物的狀態、環境因素和管理因素[6]。地鐵行車作業危險、危害因素則是指會對乘客或行車人員造成人身傷害,對包括車站、車場、沿線等行車設備造成損壞或損傷,對地鐵日常運營產生負面影響的因素。
根據GB/T13861-2009《生產過程危險和有害因素分類代碼》,生產過程危險、危害因素共分為4大類,分別是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環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對于地鐵行業來說,行車作業是地鐵運輸生產的核心內容,行車作業的危險、危害因素主要集中在行車作業人員和乘客等的人為因素、行車設施設備狀態、行車作業管理組織及行車作業環境因素。
為確定行車作業危險、危害因素對地鐵系統造成的危害性大小,選用預先危險性分析方法對地鐵行車作業進行危害性分析,為下文建立作業檢查與評估提供必要支撐。預先危險性分析也稱初始危險分析,它能大體識別與系統有關的主要危險、鑒別產生危險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它能夠分析事故出現對系統產生的影響并判定危險性等級,最后提出控制措施。
地鐵行車崗位主要包括8個,每個崗位都有若干作業項,以圖1中行車值班員執行“列車人工限制向前運行作業”為例,從值班員的角度對其進行預先危險性分析。分析步驟如下[7]。
1)熟悉崗位。在分析之前,須首先熟悉和掌握行車值班員的主體責任、操作條件、作業流程、設備情況、環境狀況,并搜集該崗位歷史事故資料。
2)識別危險。識別危險就是找出崗位作業項中各種潛在的危險、危害因素。即找出能夠造成人身傷害、各類設施設備損傷和影響地鐵正常運營的各方面因素。
3)分析觸發事件。觸發事件是能夠使得危險、危害因素顯現的條件事件。作業項中潛在的危險、危害因素只有在一定條件下顯現出來才可能形成事故。
4)找出形成事故的原因事件。危險、危害因素顯現后還需要一定的條件才會發展為事故,這樣的條件即原因事件。
5)確定事故情況和后果。危險、危害因素查出后,根據觸發事件和原因事件推測將會導致何種事故及其后果嚴重程度。
6)劃分危險等級。各個崗位中的危險因素可能有很多,為了能夠在采取安全措施時有輕重緩急,基于地鐵事故的特性,對這些因素按造成后果的嚴重程度劃分成4級,如表1,此表適用于行車作業的8個崗位。

表1 危險等級劃分Table 1 Risk levels
7)制定安全措施。針對危險、危害因素的觸發事件及形成事故的原因,制定相應的安全措施。
由此,建立行車值班員執行“列車人工限制向前運行作業”預先危險性分析表,如表2所示。

表2 行車值班員執行“列車人工限制向前運行作業”預先危險性分析Table 2 Pre-risk analysis of “manual restruction of forward operation of trains” performed by on-duty personnel
在上述工作基礎上,為確保標準化作業落到實處提出了行車作業標準化檢查與評估方案,方案中引入第三方機制,運用安全檢查表法完成作業檢查并對結,果進行評估,評估方案見圖2。

圖2 地鐵行車作業安全標準化檢查與評估 Figure 2 Inspection and evaluation of subway operation safety standardization
安全檢查表是一種安全評價方法,也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是消除隱患、防止事故發生的重要手段,被檢系統會被分成若干部分,對所要查明的問題,根據實際生產、工程經驗、相關標準以及事故情況進行考慮和布置,把要檢查的項目和具體要求列在表上,以備在檢查時按預定項目檢查[8]。研究表明,人的不安全行為是導致事故發生的直接原因之一[9]。在地鐵行業事故數據層面,管國良[10]對上海地鐵行車值班員現場作業進行了檢查分析,通過統計發現:在行車值班員的違規操作行為中48.1%屬主觀性的冒險行為,包括習慣性趨利、被動從眾和態度不端正等類型;51.9%屬業務技能不達標的差錯行為,也就是說在行車值班員系統中,因為業務操作不規范而出現的差錯就超過了違規操作的一半以上。因此,對照安全檢查表對行車各崗位實行標準操作確認就顯得尤為重要,此舉可了解并提高行車人員作業掌握程度,減少因為業務技能不規范而出現差錯的情況。
1)評價內容。由于本文所要查明的問題是各行車崗位作業人員對標準化作業的掌握情況,因此建立不同崗位各個行車作業項的安全檢查表,按照行車標準作業流程,將每個作業環節的具體操作內容和要求按執行順序列入安全檢查表,而每個崗位根據所要求掌握的作業項目不同,分別編制不同數量的安全檢查表,如根據所研究某城市地鐵運營公司的行車作業體系,建立了列車司機行車作業檢查表36份、行車值班員行車作業檢查表36份、設備值班員行車作業檢查表3份、站務員行車作業檢查表14份、值班站長行車作業檢查表2份、運轉值班員行車作業檢查表8份、信號樓值班員行車作業檢查表13份。需要說明的是,運營調度員不在該城市地鐵運營公司組織體系內,在此不做統計說明。
2)分值設置。一個作業項對應一張檢查表,每張檢查表中的檢查內容是順序排列的標準作業操作,每一步操作的滿分值為:基礎分值×系數。
為了方便分數計算和統計,本文賦予每一步標準作業操作的基礎分值為10分。考慮到不同操作之間的危險等級并不相同,給地鐵行車系統所帶來的危害性也有所差異,為了能夠體現這種差異,提高重要操作在整個作業分數中的占比,文章根據標準作業流程危險等級的高低,參考工業等行業的危害程度分級及權重表,為每個作業操作環節設置系數:危險等級為Ⅰ,系數為1;危險等級為Ⅱ,系數為2;危險等級為Ⅲ,系數為4;危險等級為Ⅳ,系數為8。
在滿分欄旁設置了得分欄,用于填寫受檢人的檢查得分。若受檢人存在扣分情況,則在扣分詳情一欄填寫現場檢查中實際扣分情形,為基層班組管理者提供真實、客觀的現場檢查信息。
3)安全作業標準化檢查表的編制。基于上述準備工作,本文的安全作業標準化檢查表構建如表3所示。

表3 行車值班員“列車人工限制向前運行作業”安全檢查Table 3 Check sheet used by train attendan to check safety of manual restriction of forward operation of trains
4)現場檢查與評價打分。在現場檢查過程中,每一步作業操作的打分都有4個梯度,分別是滿分、滿分×80%、滿分×50%以及0分。若受檢人完整回答或操作出標準作業的內容,則給予滿分;若受檢人不熟練,經過簡單提醒后回答或完成操作,且沒有遺漏,則給予滿分×80%;若是回答或完成的操作接近一半正確,則給予滿分×50%,剩余的情況一律按0分處理。
建立不同的打分梯度一方面能有效減少由檢查人員的主觀隨意性對分數造成的影響,另一方面降低了現場給分的難度,使得給分有據可循,更為合理。
通過安全檢查所得的行車人員標準作業操作掌握情況將為管理者提供評估依據。然而不同層級管理者所需解決的問題不同,其所需的檢查結果形式也就不盡相同:對于基層班組管理者而言,他們需要明確知曉班組成員在檢查過程中出現的具體問題并考慮解決措施;而中高層管理者則側重于了解作業操作匹配度并提出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甚至優化改進標準化作業流程。
1)作業操作失分評估。作為基層班組管理者,需將目光集中在失分的操作上:當班組成員的檢查表出現扣分情況,則說明班組成員的日常行車操作并不標準,根據實際扣分情況,進行原因分析,找出問題所在,如行車人員自身業務技能不達標、管理人員組織業務培訓不到位、現場要求存在差異等。而后結合班組成員自身特點和處所實際情況對問題進行整改,并組織專題培訓,確保下次執行該作業項時班組人員均能按照標準操作順利完成。
以司機班組為例,司機班組長根據檢查表結果及時發現班組成員的違章、違紀等不符合標準的操作,分析具體原因,結合所在線路和班組實際情況制定針對性整改措施,強化員工標準作業意識和安全意識。
2)作業匹配度評估。有別于基層管理者,公司中高層管理者在進行管理決策時更傾向于了解作業完成的整體情況,需要的是一種能夠反映行車人員作業掌握情況的參數,本文定義為作業匹配度,指的是行車人員作業操作與公司標準作業操作之間的匹配程度,匹配度越高,則說明行車人員作業越標準,越接近標準操作,從而使得人的因素對行車系統的影響越小,地鐵運營也就越安全。
作業匹配度=檢查總得分/滿分 (1)
現場檢查所得結果可看作基礎數據,在評估階段開始分析時應以管理者需求為導向整理、歸納這些數據。
作業匹配度評估共分兩個層級。第1層級的評估對象是同一受檢線路下某崗位的某一作業項中的作業環節,通過處理檢查數據,得出作業項中不同作業環節的匹配度;第2層級則是以同一受檢線路下某崗位的各作業項為評估對象,根據其匹配度的高低找出該崗位上標準作業執行情況普遍較差的作業項,公司管理者可從行車作業管理角度或對標準作業操作本身提出整改意見并組織落實。
在執行標準操作時,若程序化的作業和管理融為一體,行車人員在作業中的行為就會得到有效的規范、約束和控制,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就能降到最低[11]。
為確保檢查評估的客觀性、公正性,地鐵行車作業安全標準化檢查與評估可由第三方專業機構和團隊組織實施,從行業外的角度找出地鐵行車作業中存在的各種問題。
以某市某線路行車值班員崗位的“列車人工限制向前運行作業”為例計算地鐵行車作業安全標準化評估的第1層級,計算該作業項中各作業環節的作業匹配度,如表4所示。

表4 某市某線路行車值班員崗位“列車人工限制向前 運行作業”作業環節匹配度Table 4 Matching degrees of operation links of the position of the train watchman on a certain line in a certain city, performing the duty of manual restriction of forward uperation of trains
以行車值班員崗位的6個行車作業項的作業匹配度結果說明安全標準化執行評估的第2層級。各作業項匹配度評估結果(部分)如表5所示。

表5 某市某線路行車值班員崗位各作業項匹配度(部分)Table 5 Matching degree of each operation item of the position of the traffic watchman of a line in a city (part)
地鐵作為人們交通出行的必要工具,安全就是它的生命線。為了找尋地鐵行車安全漏洞,本文聚焦于行車作業,筆者認為只有從最基本的行車作業出發,才能找到最有價值的問題和漏洞。首先對地鐵行車作業進行安全標準化處理,將行車作業轉換成標準流程形式,接著分析標準作業流程中每一步操作對于地鐵運營的危害性,為檢查評估提供打分依據;通過安全檢查發現影響行車安全的關鍵問題;在評估階段,提出了行車作業匹配度的概念,使得檢查結果更為直觀、清晰,有利于各級管理者了解一線生產狀況。
地鐵運營單位只有將行車作業安全標準化工作貫徹下去并定期地對現場行車崗位落實檢查和評估工作,掌握一線行車作業信息,及時制定相關的安全管理措施,才能有效保障地鐵的安全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