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華
(九江市第五人民醫院精神七科,江西 九江 332000)
精神分裂癥具體病因不同,癥狀各異,該病病程較長,與家族遺傳、個性障礙、頻繁生活受打擊等有直接關系[1],具體癥狀包括感覺、知覺、情感、行為等障礙和精神活動的不協調[2]。而該病呈持續性發展,一旦發現需及時接受治療,越早治療,效果越好。很多患者因為治療不及時而錯過最佳治療時間,導致病情加劇出現精神衰退。臨床治療中,抗精神藥物包括喹硫平、利培酮、帕利帕酮、齊拉西酮,但不建議長久服用,主要因患者出現的不良反應較大,影響療效[3]。為尋求一種安全、高效的治療方案,本院選取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本院收治的64例首發精神分裂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旨在觀察電針百會印堂聯合抗精神病藥物治療首發精神分裂癥的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本院收治的64例首發精神分裂癥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每組32例。對照組男12例,女20例;年齡25~65歲,平均(36.4±5.4)歲;病程3~23個月,平均(16.4±1.1)個月。研究組男11例,女21例;年齡26~66歲,平均(37.4±5.3)歲;病程4~22個月,平均(15.3±1.3)個月。兩組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獲得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患者均為首發精神分裂癥BPRS評分>36分;患者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存在器質性疾病者;中途退出或依從性不高者;對本研究藥物過敏者,入院前4周服用過抗精神病藥物者;妊娠期、哺乳期女性。
1.3 方法 對照組給予喹硫平(湖南洞庭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10117)治療,初期劑量每天100 mg,2周內增加劑量至每天400~800 mg,隨后3周根據患者情況和不良反應調整劑量,持續用藥8周。
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電針百會印堂治療。印堂上橫刺0.8寸,百會向前橫刺0.5~1寸;連接G6805電針儀,電量以患者感到穴位皮膚肌肉輕微抽動為宜,參數設置80~100次/分。間隔15 min增加1次電量,結束前將電量調至最大,持續刺激4次,每次2 s。持續治療5次,每次50 min,共治療8周。
1.4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的治療效果,評價標準:以BPRS減分率評價,即BPRS減分率>75%為治愈;BPRS減分率50%~75%為顯效;BPRS減分率25%~49%為有效;BPRS減分率<25%為無效。總有效率=治愈率+顯效率+有效率。②比較兩組用藥前后精神病評定改善情況,運用BPRS量表評定,分數越低表示精神病癥狀改善越好。③比較兩組陽性/陰性癥狀(PANSS)、精神病性評分。④比較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包括嗜睡、乏力、體位性低血壓。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n(%)]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行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6.88%,高于對照組的78.13%(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n(%)]Table 1 Comparison of therapeutic effects between two groups[n(%)]
2.2 兩組用藥前后精神病評定改善情況比較 用藥前,兩組BPR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用藥后3、6、8周,研究組BPRS評分顯著降低,且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用藥前后精神病評定改善情況比較(±s,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improvement of psychiatric evalua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medication(±s,scores)

表2 兩組用藥前后精神病評定改善情況比較(±s,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improvement of psychiatric evalua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medication(±s,scores)
組別研究組對照組t值P值例數32 32用藥前45.32±15.26 45.33±15.62 0.00 1.00用藥后3周37.52±14.05 44.99±15.21 2.04 0.05用藥后6周32.16±10.44 38.46±13.04 2.13 0.04用藥后8周30.26±9.46 36.06±10.55 2.32 0.02
2.3 用藥前后陽性/陰性癥狀和精神病性評分比較 用藥前,兩組陽性癥狀、陰性癥狀、精神病性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用藥后3、6、8周,兩組陽性癥狀、陰性癥狀、精神病性及總分顯著降低(P<0.05),見表3。
表3 用藥前后陽性/陰性癥狀評分比較(±s,分)Table 3 Comparison of positive/negative symptom scores before and after medication(±s,socres)

表3 用藥前后陽性/陰性癥狀評分比較(±s,分)Table 3 Comparison of positive/negative symptom scores before and after medication(±s,socres)
時間用藥前用藥后3周用藥后6周用藥后8周用藥后10周陽性癥狀20.34±3.54 18.41±3.42 14.05±3.22 10.45±2.19 6.31±4.22陰性癥狀10.62±2.33 8.69±2.45 7.04±2.22 5.16±2.30 4.06±2.11精神病性26.14±6.07 20.41±5.11 13.05±3.33 5.41±2.71 4.21±2.05總分57.10±11.94 47.51±10.98 34.14±9.20 21.02±7.20 14.58±8.38
2.4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研究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9.38%,低于對照組的37.50%(P<0.05),見表4。

表4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n(%)]Table 4 Comparison of adverse reaction rat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精神分裂癥屬于精神病常見疾病,多發于青壯年,伴有不同方面的障礙。該病治療的常用藥為喹硫平,對多種神經遞質受體有相互作用[4]。該藥物對5羥色胺受體親和性較強,大于對腦中多巴胺D1與多巴胺D2受體親和性及腎上腺素能α2受體親和性[5]。通常治療8周后患者臨床癥狀就會有顯著改善,對首發精神分裂癥有一定效果[6]。但有研究提出,少部分患者用藥后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嗜睡、乏力、體位性低血壓,可能與喹硫平抑制腎上腺素α1受體有直接聯系。
本研究結果表明,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BPRS評分顯著降低,且低于對照組(P<0.05);用藥后,兩組陽性癥狀、陰性癥狀、精神病性及總分顯著降低(P<0.05);研究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中醫認為精神分裂癥屬于“癲狂病”范疇,神志錯亂的病理機制與氣滯、火郁、痰結等直接相關[7]。目前由于各位專家對精神分裂癥臨床經驗不同,辨證分型尚不統一,通常認為急性期以實證為主,如痰火擾心,熱邪、氣瘀、氣郁化火導致神志不安,慢性期即維持期、鞏固期時,患者病證以虛證為主[8]。部分長期應用抗精神病藥物患者易出現肝腎陰虛,包括氣虛、乏力等癥狀。維持期患者會產生氣陰兩虛證,包含陰陽兩虛[9],部分患者出現遺尿、大小便困難現象,表明患者肝腎功能受到藥物影響。百會為諸陽之會,系督脈與太陽經的交會之處,入絡入腦;印堂為督脈,針刺百會、印堂有助于腦功能調節。同時,電針灸能根據患者臨床表現確定電脈沖與電流,可達到高技術針刺操作功效,協調腦功能。據報道,電針百會、印堂治療在治療抑郁癥方面效果理想,頭部電針對首發精神分裂癥效果可能為電針治療局部電磁波改變腦內的NE、5-HT指標所致。但需要注意,由于患者依從性不高,需在治療時注意避免彎針[10]。尤其是電針強刺激時注意患者表現,發現異常立即處理。電針百會印堂對首發精神分裂癥治療效果顯著,只要醫師注意上述問題均可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電針百會印堂聯合抗精神病藥物治療精神分裂癥臨床療效顯著,隨著治療時間的延長,癥狀逐漸減輕,且不良反應較小,用藥安全性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