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曉宇
(廣西南寧市第一人民醫院胸心血管外科,廣西 南寧 530021)
非小細胞肺癌(NSCLC)是臨床常見惡性腫瘤,具有較高的發病率及死亡率,嚴重危害人類身體健康及生命安全。目前,臨床治療NSCLC常采用手術、化療、放療等綜合治療手段,可顯著提高患者生存率,但同一治療方法針對相同病理類型及分期的患者,預后差異較大[1]。因此,需尋找新的治療靶點,以衡量NSCLC患者預后指標,增強臨床治療效果。研究發現,脂聯素(APN)與腫瘤的發生密切相關,可抑制癌細胞的轉移和增殖,同時,其受體脂聯素受體l(AdipoR1)和脂聯素受體2(AdipoR2)在多種腫瘤組織中均有表達[2]。但關于脂聯素及其受體與NSCLC的關系研究報道較少。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討APN及其受體在NSCLC組織中的表達及預后評估價值,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本院2013年3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NSCLC患者40例,其中將手術切除的肺癌組織作為實驗組,手術切除的癌旁正常肺組織作為對照組。其中男26例,女14例;年齡36~64歲,平均年齡(53.47±6.49)歲;臨床分期:Ⅰ/Ⅱ期19例,Ⅲ/Ⅵ期21例;有吸煙史16例,有吸煙后毛細支氣管炎史11例,合并肺氣腫5例,有無淋巴結轉移17例。本研究獲得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經病理診斷確診者;無嚴重精神系統疾病者;有認知、書寫、溝通能力者;患者及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心臟、肝、腎等臟器疾病者;術前接受抗腫瘤治療,如化療、放療等者;不能配合檢查或中途退出者。
1.3 方法 術中取手術切除肺癌組織塊1 cm3,距離癌組織5 cm處選取正常肺組織塊l cm3,常規10%多聚甲醛緩沖液固定,石蠟包埋備用。采用免疫組化方法檢測NSCLC組織及癌旁正常肺組織中APN、AdipoR1和AdipoR2表達,將蠟塊標本行4μm厚度的連續切片,常規脫蠟,并修復抗原,磷酸緩沖鹽溶液(PBS)浸洗3 min,3次,將切片擦干放入盛水的濕盒內。滴加10%正常山羊血清封閉液,室溫20 min,甩去多余液體,勿洗。滴加50~100μL一抗(A液:兔抗人脂聯素受體多克隆抗體),置于4℃冰箱內孵育過夜;滴加二抗(B液:生物素標記的山羊抗兔IgG),37℃溫箱內孵育20 min,PBS清洗3 min,3次;滴加C液,鏈霉菌抗生物素蛋白一過氧化物酶溶液20 min,用PBS浸洗5 min,4次。用3,3一二氨基聯苯胺(DAB)顯色,蘇木素輕度復染,梯度酒精脫水,二甲苯透明,中性樹膠封片,經顯微鏡觀察。選擇組織完整、具有代表性的切片拍照,每張切片隨機選擇3個視野(光鏡250倍),連續計數癌細胞100個,記錄陽性細胞數,并計算百分比。陽性細胞百分比,0分:≤5%;1分:6%~25%;2分:26%~50%;3分:51%~75%;4分:>75%。染色強度:0分:無著色;1分:淺黃色;2分:深黃色;3分:棕褐色。結果判定:最終評分=染色強度評分+陽性細胞所占百分比評分。
1.4 觀察指標 ①分析APN、AdipoR1和AdipoR2在NSCLC組織與正常癌旁組織中的表達。②分析NSCLC與APN、AdipoR1、AdipoR2的相關性。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3.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行χ2檢驗,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歸方法,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NSCLC組織及癌旁正常肺組織中APN及其受體表達評分 實驗組APN、AdipoR1、AdipoR2表達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NSCLC組織及癌旁正常肺組織中APN及其受體表達評分比較(±s,分)Table 1 Comparison of APN and its receptor expression scores in NSCLC tissue and normal lung tissue adjacent to cancer(±s,scores)

表1 NSCLC組織及癌旁正常肺組織中APN及其受體表達評分比較(±s,分)Table 1 Comparison of APN and its receptor expression scores in NSCLC tissue and normal lung tissue adjacent to cancer(±s,scores)
注:APN,脂聯素;AdipoR1,脂聯素受體l;AdipoR2,脂聯素受體2
組別對照組(n=40)實驗組(n=40)t值P值APN 6.02±1.01 2.94±1.12 12.916 0.000 AdipoR1 5.39±1.07 2.41±1.40 10.696 0.000 AdipoR2 5.09±1.17 2.32±1.48 9.286 0.000
2.2 影響NSCLC的線性回歸分析 線性回歸分析顯示,APN、AdipoR1、AdipoR2表達與NSCLC相關,見表2。

表2 影響NSCLC的線性回歸分析Table 2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affecting NSCLC
近年來,NSCLC發病率不斷升高,其病因尚不明確,常認為與吸煙、環境、電離輻射、既往肺部慢性感染等因素有關,具有侵襲性、轉移性、隱匿性等特點,患者早期伴有胸部腫痛、低熱、咳嗽等癥狀,晚期出現食欲不振、疲乏、咳血,嚴重危脅患者生命安全[3-4]。因此,需采取積極的治療手段,提高患者生存質量,但肺癌的治療除依據TNM分期外,尚需考慮其他因素影響,尋找能改善預后的治療靶點尤為重要[5]。
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APN、AdipoR1、AdipoR2表達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線性回歸分析顯示,APN、AdipoR1、AdipoR2表達與NSCLC相關。表明APN及其受體在NSCLC組織中低表達,可用于疾病診斷、預后評估。肥胖與癌癥的發生與發展有關,肥胖人群肺癌的發生率較高,脂肪組織作為能量貯存器官,也具備內分泌功能,其分泌的脂肪細胞因子具有多種生物活性[6-7]。APN是脂肪細胞特異分泌的內源性生物活性分子,具有調節糖脂代謝、改善胰島素抵抗、抗炎、抗動脈粥樣硬化及抗腫瘤的作用,與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壓、腫瘤等多種疾病密切相關[8-9]。脂聯素的生物學作用是在脂聯素受體的介導下發生的,其受體包括AdipoR1、AdipoR2,其中AdipoR1主要表達在骨骼肌細胞,對APN的球狀結構域具有高親和力,但對全長APN親和力低,AdipoR2主要表達在肝細胞,對球形及全長型APN有中等親和力[10]。APN通過其受體激活環磷酸腺苷(cAMP)、蛋白激酶A(PKA)和單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K)兩條通路,可阻礙腫瘤血管生成,抑制細胞增殖、遷移,并促使腫瘤細胞凋亡,發揮抗癌作用[11]。另一方面,APN可抑制巨噬細胞的吞噬活性及巨噬細胞前體的發育,減輕機體炎癥反應,進而減少腫瘤的發生[12-13]。此外,APN通過直接作用于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從而抑制細胞的增殖及誘導細胞的凋亡。
綜上所述,APN及其受體在NSCLC組織中呈低表達,為NSCLC的早期診斷、治療及預后評估提供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