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暉
(宜春市人民醫院北院全科醫學科,江西 宜春 336000)
肺癌多發于吸煙、長期接觸致癌因子或長期接觸污染空氣的患者,具有較高的發病率及死亡率,主要臨床癥狀為咳嗽、咳痰、胸悶或氣急等[1]。目前,臨床治療肺癌多以靶向治療為主,通過利用靶向藥物可抑制腫瘤生長,延長患者生存期,但由于該類藥物主要在肝臟內代謝,長期進行靶向治療,易使藥物堆積在肝臟內從而引起肝損傷[2]。肺癌靶向治療患者發生肝損傷后,早期并無明顯癥狀,隨著疾病的發展,可引起急性肝衰竭,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故早期檢測患者肝損傷尤為重要。谷氨酸脫氫酶(GLDH)主要存在于肝線粒體中,常被用于檢測病毒性肝炎、慢性肝炎及肝硬化,但應用于癌癥治療中早期預測肝損傷的研究較少[3]。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討GLDH在肺癌靶向治療中早期預測肝損傷的作用,為肝損傷患者的早期診斷及治療提供指導,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就診于本院的80例肺癌靶向治療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53例,女27例;年齡37~79歲,平均年齡(58.47±5.39)歲;體重指數(BMI)19~24 kg/m2,平均BMI(21.45±1.03)kg/m2。本研究經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家屬均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符合《中華醫學會肺癌臨床診療指南(2018版)》[4]中肺癌診斷標準;經組織病理學檢查確診;預計生存期≥3個月;均接受靶向治療。排除標準:合并其他惡性腫瘤;存在肝腎功能異常、心血管等系統障礙;合并可能影響血清腫瘤標志物疾病;合并嚴重并發癥;合并凝血功能障礙。剔除及脫落標準:治療期間接受其他治療方式者;無法完成治療的患者;死亡或無法復查患者及時補充病例數。
1.3 方法 所有患者抽取晨起空腹靜脈血5 mL,3 500 r/min離心10 min,取血清,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檢測谷丙轉氨酶(ALT)、谷草轉氨酶(AST),采用速率法檢測GLDH活性,試劑盒均購自江蘇江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嚴格按照說明書操作。參考范圍:ALT,0~40 U/L;AST,8~40 U/L;GLDH,0~8 U/L。肝損傷診斷標準參照《藥物性肝損傷診治指南》[5]:ALT≥5 ULN;ALT≥3 ULN且總膽紅素(TBil)≥2 ULN(ULN表示正常值上限)。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3.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n(%)]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行t檢驗,相關性采用一般線性雙變量Pearson相關性檢驗,繪制受試者工作曲線(ROC)得到GLDH預測DKA患者的曲線下面積(AUC),AUC<0.5無價值,0.5~0.7預測價值較低,0.8~0.9預測價值中等,>0.9預測價值高,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檢測結果 80例肺癌患者中,肝損傷30例(37.50%),無肝損傷50例(62.50%)。
2.2 ALT、AST及GLDH水平 肝損傷組ALT、AST及GLDH水平均高于無肝損傷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ALT、AST及GLDH水平比較(±s,U/L)

表1 兩組ALT、AST及GLDH水平比較(±s,U/L)
注:ALT,谷丙轉氨酶;AST,谷草轉氨酶;GLDH,谷氨酸脫氫酶
組別肝損傷組(n=30)無肝損傷組(n=50)t值P值ALT 197.93±17.14 39.40±2.84 61.210 0.000 AST 193.65±18.57 41.25±2.35 57.508 0.000 GLDH 38.49±3.29 3.72±0.32 74.459 0.000
2.3 肝損傷患者ALT、AST及GLDH相關性 經Pearson相關性檢驗,ALT、AST、GLDH兩兩呈正相關(r>0,P<0.05),見表2。

表2 肝損傷患者ALT、AST及GLDH相關性
2.4 GLDH檢測肺癌靶向治療患者肝損傷的ROC曲線 繪制GLDH檢測肺癌靶向治療患者肝損傷的ROC曲線的AUC為0.910,95%CI:0.820~1.000,標準誤為0.046,P=0.000,最佳閾值為2.50 U/L,敏感度為0.933,特異度為0.980,約登指數為0.913,GLDH檢測肝損傷的預測價值較高。ROC曲線見圖1。

圖1 GLDH檢測肺癌靶向治療患者肝損傷的ROC曲線圖
肺癌的發病機制尚不明確,臨床認為主要與存在腫瘤家族史、長期吸入苯并芘含量及胡蘿卜素水平低等因素有關[6]。在肺癌靶向治療中,肝損傷是常見的不良反應之一,患者在發生肝損傷后若未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可出現肝功能惡化,影響患者抗腫瘤治療效果,甚至加重患者肺癌病情[7]。因此,早期預測肝損傷對肺癌患者的治療效果及改善預后具有重要意義。
ALT存在于人體各種組織、器官中,但以肝細胞中的線粒體較多,在整個肝臟酶的含量約為血液中含量的100倍,當肝細胞遭到破壞時,ALT會大量釋放融入血液,導致血液中ALT水平升高[8]。AST主要分布在心肌中,正常情況下,血清中的AST含量較低,但當相應細胞受損時,細胞膜通透性增加,胞漿內的AST可釋放入血,導致其水平升高[9]。本研究結果顯示,肝損傷組ALT、AST水平均高于無肝損傷組(P<0.05),表明通過檢測ALT、AST水平可有效預測肝損傷,但患者若存在骨骼肌損傷、心肌損傷,亦會導致ALT、AST水平升高,故在預測肝損傷中存在一定局限性。
GLDH主要存在于肝細胞的線粒體中,可催化谷氨酸脫氫、脫氨反應,當肝細胞壞死累及線粒體時,線粒體會釋放大量的GLDH,導致血清中GLDH含量升高,且不受其他組織損傷的影響,故通過檢測GLDH水平可反映線粒體受損程度,亦可反映肝損傷程度[10-11]。此外,GLDH的半衰期時間較長,在肝損傷時,其高水平維持時間較長,且作為肝線粒體特異性酶,在肝損傷時期水平升高較早,可作為早期診斷肝損傷的新型標志物[12]。本研究結果顯示,肝損傷組GLDH水平高于無肝損傷組(P<0.05),表明GLDH水平升高可有效反映患者肝損傷病情,進一步分析肝損傷患者的ALT、AST、GLDH關系,兩兩呈正相關,可見其與肝損傷的發生息息相關。本研究繪制ROC曲線結果顯示,GLDH檢測肝損傷的ROC曲線的AUC為0.910,預測價值較高,進一步體現GLDH是檢測肝損傷的重要指標,其水平與肝損傷嚴重程度密切相關。
綜上所述,GLDH可有效預測肝損傷,早期檢測GLDH對肺癌靶向治療患者肝損傷的病情評估及預后判斷具有重要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