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鳳玲
幼兒時期是一個人成長成才的關鍵階段,孩子對世界的認知從幼兒時期開始成型。幼兒園和家庭是以孩子為紐帶的一個整體,兩者之間相互促進。只靠幼兒園發揮教育作用是遠遠不夠的,家長的陪伴和教育也至關重要,不可取代。開展親子共讀對幼兒的成長十分重要,家長能夠通過和孩子一起讀書,讓孩子增長見識,為孩子指引正確的人生方向,為孩子今后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當幼兒離開家長的陪伴進入幼兒園學習時都會產生一種陌生的心理,甚至產生嚴重的排斥情緒。因此,幼兒園應該定期邀請家長到幼兒園開展親子共讀活動,讓家長和孩子一起閱讀學習。有了家長的陪伴,孩子們不僅在閱讀方面更加積極,而且能提升幸福感。心理學認為,愛和溫暖更容易使人產生積極的情緒,從而更快地融入新的環境之中。
設計親子共讀教育活動的形式有很多。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讓家長和孩子們制作“共讀書單”。從而拉近彼此的心靈距離。家長是孩子最親近的人,也是最了解孩子特點的人。家長可以引導孩子選擇自己喜歡閱讀的書目,列出閱讀書單,制訂每周的閱讀計劃和閱讀目標,并引導孩子共同完成。在閱讀過程中孩子遇到不懂的問題,家長可以及時進行指導,也可以通過講故事的方式給孩子傳達書中的知識和人生道理。親子共讀可以使家長有針對性地指導孩子如何閱讀、閱讀的重點是什么、閱讀的方法有哪些等。當親子共讀結束后,家長可以讓孩子說說閱讀過程中最快樂的事,與小朋友們一起交流分享。這樣不僅能讓孩子和家長更加親近,還提升了孩子的幸福感,使孩子更加熱愛閱讀。
當有家長陪伴閱讀時,孩子就會變得更加積極,父母陪伴的幸福感有利于幼兒的心理建設,使幼兒養成積極健康的心理。
(一)幫助他人,提升自己
幼兒的成長水平參差不齊,因此在親子共讀的過程中,家長應該帶動孩子互相學習、共同成長。例如,在閱讀《爸媽不是我的傭人》這套叢書時,家長的講述讓幼兒明白,無論是父母還是身邊的人給予我們的幫助,我們都應該心存感恩之情,而不應該認為是理所當然的,同時我們也要學會幫助其他人。閱讀完成后,教師要在生活實踐中讓幼兒強化這種助人為樂的意識。例如,在吃午飯時讓幼兒之間互相分發碗筷,久而久之,幼兒在吃飯前就會注意到其他的幼兒是否拿到了碗筷,在潛移默化中形成關注他人的意識。另外,教師在帶領幼兒開展大掃除活動時,鑒于幼兒們所擅長的勞動不同,可以將每兩個幼兒分為一組,讓他們既能在合作的過程中學習他人所長,提高自己的能力,又可以在他人需要幫助時伸出援助之手。
通過親子共讀,幼兒們更愿意互相幫助,也能因此結交更多好朋友。教師可以將孩子們互相幫助的時刻拍照保存,設立一個照片墻,將幼兒成長的照片貼在墻上,和他們一起欣賞照片中的點點滴滴。教師還可以引導幼兒說出自己內心的感受和想法,在討論中讓他們認識到什么是對錯,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進一步引導他們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二)懂得分享,傳遞快樂
讓幼兒學會分享是培養幼兒利他行為的有效方式之一。只有懂得分享,幼兒才能與別人建立持久融洽的關系。在親子共讀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固定的一天作為“分享活動日”,讓孩子和家長們將家里喜歡的圖書、玩具等帶到幼兒園來和朋友們一起分享。家長要隨時觀察幼兒的表現,如果幼兒表現出不愿意與他人分享的情緒和行為,家長要及時進行引導和勸說。例如,我班有小朋友帶來一套《格林童話》的書籍,孩子們都想讀,有的孩子因此爭搶了起來。當出現此類情況時,家長應及時上前制止幼兒的爭搶行為,把他們單獨帶到安靜的地方,平復他們的情緒,耐心地勸說,告訴他們分享的意義,引導他們主動與他人分享,讓他們體會分享的快樂。
通過分享,幼兒會懂得如何照顧他人感受,學會正確處理人際關系,這對于幼兒的成長成才具有重要意義。親子共讀活動的開展不僅能開拓幼兒的知識和眼界,還能全面培養幼兒的素質,幫助其養成良好的品德。
(三)愛護環境,從我做起
在開展親子共讀的過程中,家長可以和孩子們一起閱讀環保題材的故事,樹立保護自然的意識。如家長可以給孩子講述“地球家園”的故事,故事的主要內容是地球在經歷了污染、毀壞之后變得垃圾成山,人們呼吸的空氣變成了灰色,地球生命衰微,世界被垃圾覆蓋。孩子們在聽完家長講述之后會下定決心好好保護環境,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保護地球環境。
為將幼兒的環保意識落到實處,幼兒園可以開展“我是值日生”的活動,實行分組制度,每組四個人,負責周一到周五的班級衛生,每周評選一次“最優值日生”,增強幼兒愛護環境的榮譽感,引導幼兒關心集體衛生,熱愛勞動,為班級做貢獻。在家庭生活中,家長要對幼兒愛護環境的行為及時給予肯定和贊揚,鼓勵孩子承擔一定的家庭清潔任務,向他們普及環保知識,如垃圾分類、電器節能、一水多用、低碳出行等。家長也要身體力行,給孩子們起到良好的示范帶頭作用。
親子共讀可以教會幼兒保護環境,引導幼兒親身實踐,讓保護環境的意識深深扎根在他們心中。
幼兒時期是孩子成長成才的奠基階段,家長要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和積極向上的人生目標。幼兒階段的孩子無論是世界觀還是價值觀都尚不成熟,家長可以通過親子共讀循序漸進地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點亮夢想的光芒。例如,在親子共讀的過程中,家長可以為孩子講述不同職業的主要職責。教師的工作是教書育人,教給學生新的知識,讓學生健康快樂成長;醫生的工作是救治病人,讓人們擁有健康的體魄;警察的工作保衛治安,懲治壞人,讓社會更加安寧。幼兒了解每種職業的特性后會在心里埋下夢想的種子,樹立今后的職業方向。
除此之外,家長的榜樣力量對孩子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家長可以向孩子講述自己的工作內容、工作職責、工作性質,給孩子傳遞正確的職業觀念,鼓勵他們樹立自己的職業理想,引導他們通過努力實現自己的目標。通過引導孩子的理想信念,培養他們積極向上的奮斗意識。
綜上所述,親子共讀可以對幼兒成長成才起到積極作用,教師和家長應當明確親子共讀的重要性,培養孩子們閱讀的興趣,增強他們的幸福感,幫助孩子樹立夢想,讓孩子們擁有更加積極樂觀的心態,熱愛生活,懂得分享,保護環境,日后成為國家、社會的有用之才。
(作者單位:甘肅省渭源縣第四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