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青
摘 要:在農村,幼兒是家庭的希望,農村幼兒園教育是我國幼兒早期基礎教育的重要環節。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社會各界更加注重幼兒教育,尤其重視基層幼兒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在農村幼兒園,幼兒教師作為教學的主體和教育的主力,其自身教學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幼兒的成長與發展。因此,本文從基層幼兒園教師語言教學能力、觀察能力及信息化教學能力方面入手,重點研究基層幼兒園教師課堂教學能力提升的策略,以實現教師綜合能力的提高。
關鍵詞:基層幼兒園教師;課堂教學能力;策略
【中圖分類號】G6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24-0053-02
【Abstract】In rural areas,children are the hope of the family,and rural kindergarten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arly basic education for children in China. With the continuous advancement of quality education,all sectors of society pay more attention to preschool education,especially the classroom teaching ability of primary preschool teachers. In rural kindergartens,preschool teachers,as the main body of teaching and the main force of education,their own teaching ability directly affects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Therefore,starting from the language teaching ability,observation ability and information teaching ability of primary kindergarten teachers,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strategies to improve the classroom teaching ability of primary kindergarten teachers,so as to realize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ers' comprehensive ability.
【Keywords】Primary kindergarten teacher;Classroom teaching ability;Strategy
基層幼兒園教師教學的質量,對幼兒健康成長與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決定性作用。基層教師是課堂教學的設計與執行者,其教學能力與教學質量的提升是對幼兒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而基層幼兒教師教學形式又是綜合性的,因此要按照幼兒成長的特點選擇適應的形式來提升教學水平,幫助幼兒更好地參與課堂學習。
1.提升幼兒園教師語言教學能力
語言是教育的基礎,也是幼兒學習的工具,更是學好其它知識的前提。幼兒時期,小朋友們并不認識漢字,即使認識也并不是很多,所以語言是與幼兒接觸最好的教學工具。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通過使用語言與幼兒進行溝通和交流,也是重要的教學手段。作為幼兒教師,語言技能是他們在自己知識經驗的基礎上,以模仿與實踐的方式使用語言行為指導幼兒教學。幼兒教師教學中語言的運用是否得當,直接影響著幼兒的成長與發展,因此要以教育為目的,使用正確的語言行為進行課堂教學,保障幼兒快樂健康的成長與發展。
(1)增加語言的適應性
教師在教學時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學生,在運用語言時要按照他們的特點選擇相適應的語言進行教學。每個幼兒所處的生活環境不同,所受外界因素的干擾也各不相同,這便會造成理解或接受能力方面的偏差。如,外地打工家庭的幼兒,因鄉土口音重,會對普通話的分析能力造成困擾,理解與溝通會有障礙,有時會聽不懂老師說的是什么,這時教師要采用簡短易懂的語言或疊字,以方便幼兒的理解與溝通。如在午睡時,正常情況下可以說“該休息了,小朋友上床睡覺啦!”但是對于語言溝通有困難的小朋友就要使用疊加語言“睡覺覺啦!”。這種疊加字的語言適應幼兒的心理特點,讓語言變得更親切、更形象化,增加語言美感,拉近教師與幼兒的距離,促進幼兒更好地理解和分析語言。
(2)用詞精準簡練
作為幼兒教師,語言發音與用詞方面必須精準。擁有一口好的普通話才能實現更好的交流,用詞精準才能讓人聽起來簡單明了,溝通起來才更方便。教師是幼兒最好的模仿對象,其語言與用詞對幼兒的影響至關重要,但很多地方幼兒教師的發音都帶有地方特點,并不準確。作為現代幼兒教師,發音應清晰不含糊,用詞也要準確規范,使用科學的語言詞匯,構句準確無誤,不要摻雜復雜的句式,造成幼兒難理解的教學后果。另外,在表達方式上要注意不說空洞無味的話,語言表達要生動形象,簡單有趣,不要一板一眼地生硬講解,要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在課堂教學中,應多使用擬聲詞,如小貓喵喵、小雞唧唧,等等,并配以形象的動作或表情,讓幼兒更容易理解,也更利于他們對語言的學習。
(3)加強語言的人性化
時代在不斷的發展,社會各方面都開始了人性化,語言作為幼兒教學的重要工具當然也需要變得人性化。幼兒教師作為教學的主導者,更要將語言功能人性化。要尊重幼兒,維護他們的自尊心,以幼兒為主體才能和他們成為朋友,形成新時代新型的師生關系。在與幼兒進行語言溝通時,首先要照顧到幼兒的自尊心,改變傳統教學中經常使用“請坐好”“請聽講”“請這樣做”等的語言方式,要增加人性化的以“跟我坐好”“跟我一起聽講”“跟我這樣做”的方式進行語言教學,實現幼兒和教師溝通無障礙,并喜歡參與到課堂教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