茍鵬程?王子豐?姚熙迎?夏先宇?白俊杰

2020年,我國在脫貧攻堅決戰中取得了全面勝利,創造了舉世矚目的脫貧奇跡。但部分地區由于自然環境惡劣,教育落后等原因,仍然存在著諸多的返貧因素,所以要充分利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對這些地區的返貧風險識別及預警機制進行研究。本文以深處沙漠腹地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于田縣為例,通過分析其潛在的返貧因素及原因,依托精準脫貧大數據平臺,進一步完善返貧預警機制,為有效防止返貧、確保脫貧攻堅成色提供有力支撐。
返貧是指某些地區或某些階層的貧困人口在脫貧之后又重新陷入了貧困的現象。該現象的存在,部分抵消了人們為減輕貧困所作的努力,從而延緩了人類緩解貧困的進程。我國于2020年實現了全國各地貧困縣全部摘帽和各地貧困村全部出列,在人類脫貧史上揮灑下濃墨重彩的一筆。而新的挑戰也隨之而來,需要持續監測貧困人員脫貧后的情況,識別其返貧風險,剖析原因,構建相關的預警機制,鞏固來之不易的脫貧成果。
一、相關文獻綜述
近年來,根據我國國情有不少學者對返貧現象進行了研究。謝平安認為防止返貧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任務,是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的必然要求,也是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現實需要。李會琴和張婷認為返貧預警是貧困治理的重要一環,決定著扶貧成果的有效性和持續性。在我國扶貧的決勝時期,返貧預警系統的構建尤其關鍵。依據她們的研究方向,我們進行了補充。黃國慶,劉釔和時朋飛認為有效識別返貧風險并及時預警是阻斷脫貧人口返貧的前提。利用他們提出的這一觀點,我們提出相應的預防機制。章文光認為收入不達標是返貧的主要成因,自然災害高發、意外事故傷殘、大病重疾隱患、產業經營失敗以及就業不穩定是返貧的風險點。基于此,本文將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于田縣為例,在精準脫貧的視域下識別該地區的返貧風險,并試圖構建其預警機制。因為他提出的觀點適用于本文的風險問題,所以本文想繼續研究。
二、研究區現狀及數據來源
(一)研究區現狀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田地區于田縣,地處于塔克拉瑪干沙漠的南端,自然環境惡劣,是南疆地區最主要的脫貧對象,全縣161個貧困村已全部脫貧摘帽。于田縣依托精準幫扶政策的有效落實,對貧困人口全面實現脫貧發揮了關鍵決定作用。產業、就業、健康、教育、危房改造、易地扶貧搬遷、社會保障、殘疾人、生態扶貧等幫扶政策瞄定貧困人口精準發力,因村因戶因人施策,根據貧困原因施策,根據貧困類型施策,符合條件的建檔立卡戶按實際情況均不同程度地享受過相關幫扶政策。其中,產業幫扶發揮了重大作用。雖然全縣161個貧困村已經全部脫貧摘帽,但是由于自然地理條件因素和經濟發展水平的限制,于田縣存在一定的返貧風險。
(二)數據分析
本次調查的數據來源主要是發放問卷,實地考察及相關學者的數據。其中,問卷共發放150份,其中有效問卷為100份。調查結果顯示,在醫療上,45%的家庭因家庭成員患有重大疾病加上昂貴的醫療費用導致了返貧。還有15%家庭因突發性疾病而得不到及時救治而失去了勞動人口,給家庭帶來了嚴重的經濟負擔。在產業上,一方面,大約有超過51%的家庭因為自然災害導致經濟作物收到了嚴重地損失,從而導致了返貧現象地出現。另一方面,大約40%的靠經濟作物或者養殖業來實現增收的家庭會為市場行情而擔心,如果市場行情低迷,這可能會導致貧困家庭沒有穩定的收入來源,增加了返貧的風險。
三、風險識別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進程中,對返貧風險進行識別有利于鞏固脫貧的成果,對有可能發生的返貧現象進行最大限度的控制,為構建返貧預警機制提供基礎信息。本文通過對于田縣調研和分析,識別出其主要存在的返貧風險有如下四類:
(一)因病返貧
貧困往往與疾病相伴,有很大一部分貧困戶貧困的原因就是家庭成員患有重大疾病。通過調查得知,實際上一些家庭的年收入是高于貧困線水平,但家庭成員患有一些重大疾病或慢性疾病,高昂的醫療費用壓倒了許多家庭。加之于田縣地處邊疆,交通不便,醫療資源并不發達,存在著突發性疾病得不到及時的救治而致殘甚至死亡,給家庭帶來了沉重的經濟負擔。盡管國家有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來保障農民的生活,但是新農合報銷的比例只有70%-80%,剩余的部分需要自己繳費,而且自己還要承擔一些藥品以及額外一些必要檢查的費用,這些都會使家庭重新處于貧困生活狀態。
(二)因自然災害返貧
于田縣位于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南部,屬暖溫帶內陸干旱荒漠氣候,氣溫炎熱,降雨稀少,夏季多風沙和浮塵等災害天氣,這些自然災害給于田縣的主要產業——農業,帶來了極大地危害。通過調查,當地居民大多以種植小麥,豆類,棉花,瓜果為主,一旦自然災害加重便會給當地的農戶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極易導致返貧現象的發生。因此,該地區的抗風險能力較弱,是導致返貧現象發生的另一隱患。
(三)收入來源穩定性不足
于田縣農民收入主要來自于種植業,畜牧業,以及林果業。總體來說,其收入結構較為單一,抗風險能力較弱,易受到環境因素的影響,通俗一點說就是在靠天吃飯。加之于田縣身處新疆南部,銷售渠道少,交通運輸不便,很容易造成產品的滯銷。如,2020年新冠疫情期間,于田縣約有100噸的核桃出現了積壓滯銷,從而導致產品的價格下降,貧困戶的收入減少。因此,如何保證在脫貧后仍然有穩定的收入來源是預防返貧的重要一環。
(四)自身素質水平限制
雖然在于田縣開設了國語培訓,技能教學等學校,但仍然有部分貧困戶因自身的自身素質水平較低導致返貧。據統計,于田縣勞動者的科學文化素質較低,有近4成的勞動者是文盲,思想落后,自我提升較為困難,這極大地限制脫貧返貧的工作進程。除此之外,于田縣98.3%的人口是維吾爾族,存在這一些較大差異的宗教思想,這也為鞏固脫貧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導致返貧現象發生。
四、構建返貧預警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