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璇
國家已經出臺多種政策支持中小企業的發展,但目前中小企業因自身財務狀況、經營現狀等弱勢仍面臨著融資成本高、融資困難的現狀。基于這一情況,供應鏈金融業務應運而生。風險與收益并存,整個供應鏈金融業務關系中固有的各種風險,都可能對商業銀行的持續經營和發展構成潛在的威脅。因此,本文以商業銀行供應鏈金融業務為出發點,分析不同類型的風險,對商業銀行供應鏈金融業務的發展所產生的影響并提出解決對策。對穩定商業銀行金融鏈、提高資金使用質量乃至對整個商業銀行的穩定和可持續發展都提供了借鑒意義。
一、引言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逐步加深,社會化的生產方式已經成為現代企業經營的主流模式。企業間的整體分工變得更加的細分化,公司內部的原始生產、供應和營銷鏈已演變為公司之間的生產、供應和營銷鏈,從前的單一客戶的競爭演變成了供應鏈與供應鏈之間的競爭,同一供應鏈上的企業相互成就、相互依存。經歷了全球金融危機之后,中國企業和中國政府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來克服金融危機和遏制通貨膨脹。在這種時代背景下,供應鏈金融應運而生。田火菁(2020)提出供應鏈金融是依據供應鏈的特點主要針對供應鏈上的中小企業設計開發的一種全新形式的融資產品體系和融資模式,通過對供應鏈中資金流、物流、信息流的管理與控制,特別是對資金流的控制有效的融合供應鏈的管理體系之中。對于商業銀行來說,供應鏈金融為其開辟了一種全新的業務模式,增加了商業銀行的服務范圍,對其未來的發展及成長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實現了商業銀行自身競爭力的提升。對于中小企業來說,從新世紀初開始,根據標準化、專業化和市場化的原則,供應鏈金融為未來中小企業的發展以及成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提升了中小企業的競爭力和核心價值。同時,中小企業信貸配置的嚴重不足已經成為影響國家工業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戰略調整的重大問題。目前,供應鏈金融已經成為大多數商業銀行的核心業務,隨著供應鏈金融的發展其面臨的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因此進行供應鏈金融風險管理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它為供應鏈金融的順利實施提供了保障作用,進一步促進了供應鏈金融的良性發展。
二、文獻綜述
(一)國外研究現狀
國外的供應鏈金融風險管理研究起步較早,18世紀法國著名的管理學家法約爾第一次提出了把風險管理與企業的經營管理相結合。在金融領域,國外學者更是摸索出了存貨質押融資、應收賬款融資的業務流程,并將風險的識別、評估等方法科學的運用于業務的發展,形成了供應鏈金融風險管理的雛形。Aberdeen(2008)認為在現代供應鏈金融的發展戰略規劃下,借助于合理的融資方案的構建,通過有序的融資機制的介入,可以更好的幫助商業銀行積極結合自身的發展模式以及業務流程,提高企業競爭力和自身的風險控制效率。
在供應鏈金融風險類型方面,Hallikas對供應鏈金融中的各類風險進行了分析,認為其風險包括了信息傳遞風險、操作風險。這些風險需要在未來的風險管理過程中,給予重點的關注。
(二)國內研究現狀
相對于國外的研究而言,國內學者在這一方面的研究起步較晚。從整體上來看,大部分的研究內容是建立在國外研究的基礎之上進行的,同時相對于國外學者定量與定性結合式的分析,國內學者對供應鏈金融風險管理的研究大多局限于定性的研究方法并與我國供應鏈金融風險管理的特點相結合,提出了更適合我國國情的供應鏈金融風險管理理論。
近些年,國內學者對于供應鏈金融風險管理的研究也趨于實際化、創新化。劉金月、張紅梅(2021)指出在網絡信息化、信息數據化的時代使供應鏈金融業務的發展更加高效。但由于信息化的高速發展供應鏈金融業務的交易主體、交易場景更加多元化,因此風險的識別和度量就變得更加的困難。為保證商業銀行供應鏈金融業務的可持續發展,學者基于成分分析法和Logistic回歸模型,從盈利能力、經營能力、償債能力、成長能力、現金流量等方面選取指標,建立了風險識別模型,并通過實證驗證了模型的有效性。
三、相關理論概述
(一)供應鏈金融參與主體
供應鏈金融將以往商業銀行的單一信貸模式改變為綜合的信貸模式。它為供應鏈中的所有企業提供廣泛的金融服務和金融產品。因此,供應鏈金融也稱為“ 1 + N”金融。供應鏈金融的參與主體主要有以下四部分:
1.核心企業:一般為資金實力雄厚的大型企業,對供應鏈上的其他中小企業擁有絕對的控制權和選擇權,為同一供應鏈上的中小企業提供信用擔保。
2.上下游供應商、分銷商:資金實力較為薄弱,財務狀況較差,一般很難從商業銀行獲得貸款,融資成本較高。
3.商業銀行:是資金供給者和資金需求者資金融通的中介,通過多樣的金融產品加速資金的流動,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4.物流監管企業:是商品生產企業和商品銷售企業之間的橋梁。物流上的時間差為供應鏈金融業務的發展提供了前提。同時為商業銀行提供了貨物的監管保證。
(二)供應鏈金融與傳統融資方式的比較
在傳統融資方式中,商業銀行只調查核心企業的財務狀況,由于中小企業的財務狀況不滿足商業銀行的資質要求,因此很難獲得商業銀行貸款。供應鏈金融改變了傳統融資方式的弊端。商業銀行將整個供應鏈中的核心企業和上下游企業聯系起來,更加關注整個供應鏈的收益和風險,并將核心企業的聲譽和收益視為重要標準,以此為中小企業提供更全面的金融服務。下面從以下幾個方面將供應鏈金融與傳統融資方式進行了比較。
1.資金目標和范圍
在傳統融資方式中,中小企業無法獲得商業銀行貸款是因為它們的財務狀況不符合商業銀行的標準,并且商業銀行的貸款額度是有限的。因此中小企業一旦遇到特殊業務很容易出現財務困難。但是在供應鏈金融中,由于存在核心公司,中小型企業很可能會獲得商業銀行貸款,因此與傳統融資方式相比供應鏈金融的融資范圍更加廣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