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茜云



隨著管理會計的不斷發展,很多企業已經開始利用管理會計為企業創造價值,本文以業財融合為切入點,以通信企業為背景,從管理會計角度,圍繞謀劃、支撐、服務三大管理會計角色,聚焦通信企業資源配置、價值評估、基礎管理三大領域,以實例說明通信企業通過不斷完善業財支撐體系,通過管理會計的實踐探索對企業的經營發展起到的支撐作用。
一、引言
近年來,管理會計逐漸進入人們的視野,傳統財務會計已經不能滿足企業經營發展的需要,通信企業近年來面臨著增量難增收,增收難增利的經營困境,通信企業想要順應時代,抓住機遇,利用管理會計進行相關業財融合方面的實踐探索勢在必行,期望通過不斷提升財務管理水平,積極實現財務職能轉型升級更好的實現企業績效及發展目標。
二、通信企業管理會計實踐探索
(一)創新黨業融合,以“崗、區、隊”形式打造業財團隊。
近年來年圍繞價值提升,促進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某通信企業黨支部聯合市場部、集團客戶部黨支部組建業財團隊,持續推動黨員先鋒崗、黨員突擊隊創建,共計創建黨員先鋒崗4個,組建黨員突擊3支,建立黨員項目3個。黨員先鋒崗聚焦ICT財務管理、低效無效資產清理,省市聯合分析、全省資金計劃系統管控等領域,實現戰略財務的角色定位,充分發揮“頭雁”示范效應;突擊隊重點攻克營收稽核集中化項目、研發費加計扣除、網格化財務支撐、通信服務有限企業資金系統建設、財務流程效率提升等領域,進一步提升財務的支撐服務職能,充分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某通信企業財務黨支部通過不斷創新工作載體,激發基層組織活力,打造了一支思想過硬,技術扎實的業財團隊。
(二)深耕價值提升,以項目制方式推進業財融合。
某通信企業按照“找準一個項目、查透一類問題、完善一套制度、提升一塊管理”的原則,以“項目制”為載體,聚焦營銷案效益評估,ICT管理難點、重點業務收入增長質量等重點項目領域深化業財融合,進一步提高資源使用效率。
1.完善營銷案評估體系,實現營銷資源閉環管理。
價值導向與評估工作在營銷活動全流程管理中重要性未體現,營銷活動全流程管理缺乏完整歷史數據及IT系統的支撐,主要表現為:前評估粗糙:表現為審批方向不明確、現有審批內容粗糙、前評估模板簡單。過程評估缺失:表現為過程評估方法缺失、過程監控困難,評價指標單一。后評估指導價值低:表現為后評估模板簡單,缺乏單案評估、后評估對營銷案的指導意義弱。價值指標缺位:普遍關注辦理量的業務類指標,缺乏對效益、價值指標的評估營銷管理系統支撐現狀:模塊不能滿足業務需求,數據質量低,導致系統閑置。
為改善原有粗放型的營銷案管理模式,某通信企業按照營銷案種類梳理了相關成本與收入資源,結合企業當前的營銷管理系統、流程設置、資源特點等具體要素,建立了營銷案評估體系。通過部門聯動與省市聯動為營銷案效益評估建立基礎,采取項目制方式組建虛擬管理團隊、通過部門間聯席會議等方式促成業務部門與財務部門對營銷案管理要點達成共識;同時依托營銷管理系統將市分企業財務部納入營銷審批環節,實現分級分層審批,提高審批效率與質量,重點關注價值提升。其次通過基于業財融合的營銷案事前決策,事中跟蹤,事后評估三個關鍵環節實現閉環管理,由業務部門和財務部門共同參與創新評估方法,理清三個環節管理要點及關鍵指標,建立標桿值,針對不同種類營銷案設置不同的評價體系,對不符合效益要求的營銷案及時下線或進行風險預警,保障營銷資源價值最大化。最后通過精簡指標、系統建設等方式優化營銷管理系統,提高使用效率,嘗試建立BOSS系統、ERP系統、營銷案管理系統的連接,借助經分系統,實現業財信息共享,業財信息一致,更加有效的支撐營銷案全流程閉環管理,做到優化分類:明確營銷案各管理維度分類,按分類管理。建立評價指標:建立全流程各階段的評價指標,明確計算口徑與方法;確保數據留存:營銷活動全過程數據留痕,明確數據口徑強化IT支撐:強化IT對業務部門的數據支撐,營銷系統增加價值評估模塊。
2.加強ICT項目效益評估,提升ICT項目價值貢獻度。
在我國經濟穩中向好的大經濟背景下,2020年我國ICT產業增長回暖,增速預計達8.9%,2021-2025年十四五期間年均增長10.4%,同時運營商整體收入增長乏力,行業價值承壓,需打造新的業務增長點,在傳統業務增長乏力的大背景下,運營商創新業務模式,加大網+云+DICT的融合拓展,持續推進業務轉型,開始培育增收新動能。某省通信企業ICT業務收入自2018年開始迎來爆發期,增速超過200%,收入規模迅速破億,隨著規模提升,ICT業務成為收入增長的中堅力量,將是未來資源投入重點,隨著ICT業務戰略意義提升,資源投入的增加,資源的投資回報水平將逐步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關注重點。
但目前通信企業ICT業財數據在數據獲取,數據加工到數據應用各個階段均存在割裂現象,難以發揮數據的價值,不利于業務的風險管控,業務發展以及價值提升。表現為:數據獲取困難,效率低下:財務數據與業務數據銜接不暢,難以實現項目維度的數據匹配,不利于更進一步的效益分析,數據信息存儲分散(線下存儲或系統分散),難以獲得完整的項目全流程經營數據信息其次,核算處理不規范,合規風險較高。最后,數據分析難以深入,價值度低受限于數據質量,財務數據分析難以真實準確反映ICT業務實際效益水平;缺少與業務特點的深度結合,財務分析難以反映ICT業務發展中的實質問題.
為此,某通信業務開展了管理會計方面的實踐探索,以數據價值的挖掘為導向,以數據全生命周期管理為線索,通過財務管理與ICT業務流程的有機結合,實現從數據獲取到數據加工到數據應用的業財一體化管理,以數據驅動ICT業務的高質量發展,通過DICT系統實現數據獲取,將財務管理內嵌至業務系統,實現業財融合的機制保障。首先,業財聯動,實現ICT業務全流程管理的系統支撐:通過提高財務在ICT全流程參與,細化支撐工作,實現長流程業務的上會決策-合同-交付-計收的閉環跟蹤管理,充分發揮財務在效益指引、合同指引、入賬指引,事后稽核等方面的指引作用。其次,通過ICT項目會計核算指引的建立,有效提升核算規范,推動過程精細化管理,促進ICT業務健康有序發展。最后,落實效益的閉環管控:加強從售前決策到售后考核各個具體環節的實施落地,通過決策的方向把控與考核的反饋修正完成效益的閉環管理。某通信企業財務部與集團客戶部建立聯合工作小組,結合本省政企市場情況以5G發展為契機推動ICT業務的轉型發展。首選聚焦企業核心能力,深耕垂直行業業務需求,在政府、教育、能源、醫療等重點領域,優先選擇市場價值潛力大、有行業影響力、投資效益良好的項目樹立標桿進行復制推廣,以5G為核心能力的智慧礦山項目已形成經驗模式,在全省范圍內推廣運用。其次,在大力發展ICT業務的同時,某通信企業嚴把效益關,立足長遠,高度重視ICT項目相關業務收入、資源投入、效益評估方面的指導意見,梳理了以前年度企業ICT項目效益情況,形成負面清單,以此為借鑒嚴格項目準入,優先保障企業主營業務、且高價值類項目實施,從嚴管控低效,虧損項目實施,建立了一套ICT項目多維度評價體系,區分常規型及戰略型項目分類把控。最后,建立DICT系統,實現ICT業務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通過建立PMS系統、供應鏈系統、預算系統以及ERP系統與DICT系統之間的關聯,打破信息不同步、無法共享的現狀,通過信息有效整合提升了ICT項目對信息化收入及利潤的貢獻程度,為決策及后評估更好地提供了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