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依婷
“1+X”證書制度是我國職業教育制度建設的有益探索,也是具有中國特色的教育制度創新,推動了高校教育改革與產業融合,完善了人才評價體系。但是從當前高校跨境電商專業現狀來看,人才培養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因此,本文將對當前高校跨境電商教學模式中存在的不足之處進行剖析并提出解決方法。對“1+X”證書制度下高校跨境電商專業人才的培養模式和方法進行探究。
2019年11月,教育部辦公廳、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發布了《關于推進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意見中提出要健全推進機制,為師資培訓提供保障,規范考核頒證程序,做好證書考核成本核算,加強監督管理,完善考核評價體系。“1+X”證書制度是我國職業教育制度的一次創新,對我國職業教育的進一步發展具有十分深遠的影響。在此背景下,高校的人才培養須以“1+X”制度為基礎,以市場對人才的需求為導向,以“立德樹人”為目標,逐步深化人才的培養模式和評價模式,并根據本校的教育特色和學科特色深入改革教育教學管理模式,以滿足市場對不同類型人才的需求。跨境電商專業作為高校的一門專業,發展時間相對較短,經驗不足,如何能夠抓住“1+X”證書制度帶來的機遇,創新教育模式,培養專業化人才是高校需要深思的問題。本文主要基于“1+X”證書制度,針對高校跨境電商專業人才培養的現狀與未來的發展趨勢進行相關分析與研究。
一、“1+X”證書制度概述
(一)“1+X”證書制度的背景
職業教育是我國人才培養的重要形式,一直以來,職業院校都是我國培養應用型人才和技術性人才的前沿陣地,為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輸入了大量的人才,是我國現代化教育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對推動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隨著時代的不斷變遷,職業教育發展面臨新的挑戰,比如,高校擴招政策的實施致使職業院校的生源質量不斷下降,加之職業教育自身存在證書協調機制不足、教育管理體制落后、教學方法僵化等原因,使職業教育的發展道路舉步維艱,難以滿足社會對技術性人才和應用型人才的需求,長此以往,不但不利于職業教育自身的發展,還會對我國的教育體制和人才培養戰略帶來不利影響,在此背景下,“1+X”證書制度應運而生,根據《關于推進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的要求,將1+X證書制度試點師資培訓納入職業院校教師相關培訓規劃中,這為我國職業教育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
(二)“1+X”證書制度的內涵
“1+X”證書制度中的“1”代表學歷證書,是指學生在學制內實施學歷教育的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中完成了學制系統內一定教育階段學習任務后所獲得的文憑,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學校教育人才培養質量;“X”是指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主要作為學生職業技能水平的憑證,反映了職業生涯發展需要的綜合能力。所以“1+X”證書制度是指學生從學校畢業時,不但可以獲得學歷證書,還能取得各種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和傳統職業教育相比,“1+X”證書制度將學歷證書和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有效結合,既看中學生的學歷,又通過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補充對學歷證書進行強化拓展,將二者有機融合,以滿足社會對技術性人才和應用型人才的需求。職業教育更多關注的是“1+X”中的“X”,但“1+X”其實是一個整體,“1”是基礎,“X”是補充,在具體實施“1+X”證書制度的過程中必須要處理好二者的關系,做好書證的銜接,才能在職業教育中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1+X”證書制度實施的意義
“1+X”證書制度的制定與實施符合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規律,不但可以促進職業教育的深入發展,還對我國教育制度的深化改革具有深遠的影響,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有利于職業院校以市場為導向,定向培養市場急需的技能型人才。在以往的職業教育中,職業教育和市場需求相對獨立,職業院校畢業的學生找不到合適的工作,而企業出高薪招不到所需人才,這樣的教育模式是不健康的。“1+X”證書制度的實施將學歷證書和職業證書、學校和企業結合為有機的整體,人才培養實現了閉環,更加符合職業教育的發展規律。其次,有利于打破舊有的人才培養模式,提高學生的競爭力和就業率。以往的職業教育普遍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的現象,導致學生在就業中實踐能力和競爭力較弱。“1+X”證書制度下,對學生進行更為合理的評價,更加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可全面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綜合素質。再次,有利于促進高職院校教育體制的深入改革。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職業院校原有的教育體制陳舊落后,難以滿足社會發展需求,“1+X”證書制度的實施對職業院校來說是一次難得的機遇,如果能夠借此機遇打破傳統的教育體制,以市場為導向不斷摸索新的教育方法,建立符合教育發展規律的新體制,將會是我國深化教育體制改革的一次大膽創新與嘗試。
二、高校跨境電商專業現狀與前景分析
2020年,中國跨境電商市場進出口總額達1.69萬億元,增長31.1%。跨境電商的飛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對跨境貿易相關人才的培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從當前高校跨境電商專業開展現狀來看,人才培養模式單一,出現了人才培養與市場需求不匹配的問題。下面主要從就業前景、人才培養模式以及未來發展前景三方面對當前高校跨境電商專業進行分析。
(一)高校跨境電商專業就業前景分析
近年來,與互聯網相關的產業基本都是行業的風口,誰能搭上互聯網的順風車,誰就有可能成為行業的黑馬,跨境電商也不例外。跨境電商是傳統電子商務、國際貿易以及經濟全球化相互融合的產物,隨著信息化技術和智能終端的不斷普及,特別是經濟全球化的進一步深入,為跨境電商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在世界范圍內取得了良好的發展勢頭。在此背景下,掌握電子商務綜合服務技能的復合型、實踐性、創新型的電子商務專業的人才便成為了炙手可熱的香餑餑,是跨境電商企業爭奪的焦點。從客觀角度來看,高校跨境電商專業的就業形勢良好。因此,高校需要結合跨境電商市場發展情況,合理調整人才培養目標,建立更加完善的專業教育體系,為社會培養更多優秀的跨境電商人才,推動跨境電商行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