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朝勇
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事業單位在社會經濟發展中承擔著極其重要的責任,而會計核算能力則是事業單位經濟發展的重要核心。傳統的會計核算模式已經無法滿足如今時代背景下,事業單位的發展需求,所以提高會計核算質量,構建完整的運行體系等,是現如今事業單位會計核算中的首要問題。本文從事業單位會計核算問題進行深入分析,針對事業單位會計核算中的常見問題提出了幾種有效的解決方案。
會計核算作為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共工作的基礎,其影響的范圍很廣,關聯的內容也很多,主要是能夠實行監控事業單位財政資金的變化以及收支等,現如今,我國經濟高速發展,傳統的會計核算模式已經捉襟肘見,改變原有會計核算模式已經是必然趨勢,要給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改革創造合適的實行環境,首先必須規范事業單位會計行為,注重會計核算管理人員的整體素質,分析解決會計核算中存在的諸多問題。為事業單位制定更加科學,高效的會計核算計劃,實現財務資源的配合利用,為事業單位的可持續性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事業單位會計核算的重要意義與作用
公共機構的基本功能是向公眾提供衛生,教育和科技等服務,這是國家公共服務體系的基礎。事業單位的財務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事業單位也擔任著資金使用,管理等工作。
(一)事業單位會計核算,是市場經濟快速均衡發展的重要保證。
在市場經濟快速發展中,事業單位會計核算有著重要意義,事業單位所有的資金流向,使用情況等,都需要通過會計核算進行詳細記錄,再加以分析,這樣才能體現出國家預算工作的執行狀況,也是國家調控宏觀經濟的主要根據,國家分配公共財政資源時,必須依靠事業單位會計中反映的市場經濟運行規律。才能合理分配公共財政資源,促進市場經濟的快速均衡發展。
(二)會計核算是事業單位高效運作的重要保證
完善的會計核算體系才能保證事業單位高效運轉,合理,有效的監控事業單位的財務狀況,給事業單位決策者提供真實可靠的財務信息,才能引導決策者做出正確的判斷。完善的會計核算體系也是維持事業單位日常運作的基礎,能提高財務管理水平以及工作質量,完整有效的反映出事業單位實時財務情況以及資金動向。
會計核算工作的關鍵在于事業單位內部的財務管理工作,財務管理也是事業單位管理日常的重點考量和所有業務問題的核心難點。財務管理信息化是指,運用現代社會先進的科學技術,在傳統會計信息系統的基礎上,進行技術融合與發展最終將事業單位的財務工作從繁雜的日常運營資金核算中解放出來,將核算型財務管理向管理型財務管理轉變。為各級事業單位的整體社會發展事項的資金規劃指導提供有力支撐依據,優化事業單位的資源配置。更好地配合當地政府單位和國家政策指導的長期戰略規劃。
(三)會計核算對于事業單位風險防范的作用
管理好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工作,不光可以知道疾控中心財政資金的真實資金動向,監督其資金使用狀況,保證資金信息的真實性,可靠性,進一步提升財務管理會計核算能力。還能使用完整,真實的財務資本管理信息來實施財務信息披露政策。起到對事業單位提高風險防范的能力。
信息化財務管理系統在事業單位內部的建成與完善,打通了財政相關單位與事業單位之間的實時信息交流渠道,實現了財務信息的動態共享。在此基礎上,能夠實現事業單位在基礎社會事務與內部運行管理事務上的資金整合管理,完成事業單位基礎資源的管理集中化和重新優化配置,提升事業單位的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而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信息的透明化和共享化,能夠有效避免單位內部的腐敗問題,提升事業單位的社會公信力,完善我國政府單位在社會形象方面的建設。不但如此,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向信息化財務管理方向的深刻轉型,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促進我國社會的現代化治理進程,努力打造現代化社會治理格局,提高事業單位在相關社會管理與組織動員工作上的現代化工作能力。
科技的發展推動時代的進步。當前中國社會正處于全面向科技智能社會轉變的過程中,信息化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事業單位的信息化建設是打造現代化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的必經之路。特別是事業單位在信息化建設過程中的治理能力提高與內部管理水平的提升問題上,更需要借助現代化發展理念和管理手段彌補傳統事業單位在信息化管理上的短板,通過信息化網絡建設改善自身的社會治理方式與自身管理模式,提升基層事業單位在辦理各項社會事務上的工作效率,為建設和諧的現代化社會主義強國發揮重大推動作用。
二、事業單位會計核算中的問題分析
(一)會計基礎工作不規范
會計基礎工作作為會計核算中最為關鍵的一環,不規范的會計基礎工作會直接影響到會計核算的質量以及效率。一部分事業單位會計核算單位不及時處理發生的經濟業務,業務款項和資金憑證等沒有及時審核,進出的賬目,資金等沒有立刻進行登記,引發很多的財務漏洞,極大地增加財務工作的難度,違反了會計核算的及時性。另有一些事業單位在會計原始憑證的填寫上沒有按照國家規定進行標準填寫,內容模糊,缺胳膊少腿,審核簽名程序不完整,附件材料不完整。
除此之外,在會計事務管理模式上也存在很大的觀念性問題亟需解決。傳統的事業單位日常資金管理模式中,為防止內部管理疏忽的問題以及腐敗等問題,通常采用完全財政管理,各項事務的開銷都需要經過繁瑣的申請與審核流程。這種方式在過去的一段時間里,由于社會整體發展的客觀原因被長期保留了下來。但是在建設現代化服務型政府的過程中,社會的發展需要政府、機關單位及事業單位都作出相應的調整以滿足基層社會群眾的根本需要,漫長的審批與審核的管理方式嚴重滯后了社會民生工程的建設周期,也不符合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因此,必須以現代化的發展眼光和技術手段解決基層社會的根本矛盾。信息化技術時代對事業單位財務信息的流動性要求極高,事業單位日常工作的運行是為了高效滿足人民群眾的根本需求,將人民的根本需求作為事業單位改革與創新的根本動力和根本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