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國清

立足于湖南省“一帶一部”新的歷史背景和相關支持行業、產業發展實際情況,依托邁克爾·波特的鉆石理論模型,從模型的四個技術要素對湖南省的智能養老產業進行分析、評價,從機會和政府角色這兩個輔助面探索發展態勢,探索適合湖南省智能養老產業升級的獨特路徑,緩解深度老齡化社會帶來的社會壓力,為湖南省智能養老產業升級路徑提供理論依據。
國際通行標準規定,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上升到14%,即進入深度老齡化社會。截止2018年底, 全國有6個省份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超過國際標準線,宣布進入深度老齡化社會。世界銀行預測,到2027年,中國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將上升到14%,進入深度老齡化。湖南省于1996年即達到老齡化社會,早于全國3年;截止2018年底,湖南省60歲及以上人口占比為18.49%,比2017年提高了0.33%。65歲及以上的人口占比12.73%,呈持續深度高齡化發展態勢,《湖南省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預計近幾年內,湖南省將邁入深度老齡化社會的行列。
人口的深度老齡化,給湖南這個中部人口大省帶來更大壓力,但也為新的養老產業——智能養老產業的發展、升級帶來了新的機遇。智能養老是通過機器模擬、拓展和延伸人類智慧,促使養老領域復雜的體力任務自動化,為老人提供精準的、個性化、專業化的養老服務,滿足其基本的健康、生活、甚至精神需求,讓老人的晚年生活更有安全感、幸福感和尊嚴感。2018年11月,中科院發布的《智能養老藍皮書:中國智能養老產業發展報告(2018)》預計人工智能養老產業,特別是高端養老產業將迎來爆發式的發展;并指出“十三五”時期是建設現代養老服務體系、發展養老服務業的機會窗口期。在此期間,我國將形成具有新時代特色的智能養老產業體系,并呈現“創新、整合、應用、共享”的新趨勢。
本文將立足于湖南省“一帶一部”新的歷史背景和本省相關支持行業、產業發展實際情況,依托邁克爾·波特的鉆石理論模型,從生產要素、需求條件、相關與支持性產業、產業主體戰略等四個方面對湖南省的智能養老產業進行分析并加以綜合評價,并繼續從機會和政府角色這兩個輔助面探索發展態勢,探索適合湖南省省情的智能養老產業升級的獨特路徑,緩解深度老齡化社會帶來的社會壓力,為湖南省智能養老產業升級路徑提供理論依據。
一、國內外對智能養老的研究
2019年3月兩會期間,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智能+”的重要戰略。人工智能養老是“智能+”產業的重要細分領域。智能養老產業是一個嶄新的產業,相關研究也處于起步階段。至2019年10月10日為止,知網收納的相關研究文獻數量為510篇。主要研究成果集中在對智能養老的概念、現狀、以及產業內外部環境的研究等方面。智能養老的概念最早是由英國生命信托基金會提出的。睢黨臣、曹獻雨(2018,10)從人工智能養老的內涵、現狀及實現路徑入手,辨析了“智能養老”和“互聯網+養老”的兩個概念,強調了“智能養老”重在技術的成熟和產業的發展,“互聯網+養老”則重在養老模式的創新;李金娟(2019,7)認為人工智能養老是基于移動定位技術、大數據分析技術、互聯網技術、智能APP等完成數據平臺的系統閉環,為老年人提供服務的一種養老服務模式。孫暢、李鶴婷(2019,9月)則在綜合判斷我國國情和養老服務業發展現狀的基礎上,對智能養老進行了 SWOT 分析,研究其內部環境中優勢和劣勢的基礎上,分析外部環境中的機遇和威脅,多角度提出智能養老的發展路徑建議。
綜上所述,目前學界對智能養老產業內涵理論上沒有定論,但普遍認為智能產業內涵應涵蓋兩大類別:第一類是適老化智能居家產品的生產,如智能家居、可穿戴設備,藍牙血壓血糖儀、養老服務機器人等;第二類是智能養老系統平臺的建立,即運用互聯網和大數據等技術,通過數據的傳輸和反饋,為智能化養老產品賦能升級,實現生態融合。
在人工智能和傳統產業加速融合及快速驅動下,智能養老產業發展迅速。目前,英美德日等發達國家正大力推進養老軟硬件開發。美國將智能化養老服務送進社區及養老機構;比利時一家機器人公司開發生產的機器人“卓拉” 已經在比利時、法國、荷蘭等國投入使用(人民日報2017,8)。日本已經開發出兩萬多種養老智能產品,且注重人性化;德國研制出能兼容各種智能居家設備并融合無線遠程管理設備(2019,1,搜狐網)。在國內, 2016年4月,工信部、發改委、財政部聯合印發的《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提出,機器人在五年內將走入養老行業。目前,智能養老產品如雨后春筍,層出不窮。寧波智能機器人研究所研發的機器人“白澤”,可以抱起、搬運老人、抱老人上廁所,而且觸感柔軟,猶若真人;一家外骨骼公司研發的機器人基于“中樞神經可塑性”理論,開發了可以幫助失去行走、運動能力的老人重新站立走動的外骨骼機器人(2019,5 王哲 《中國報道》);
二、基于波特鉆石模型湖南智能養老產業分析
波特鉆石模型又稱波特菱形理論 (Michael Porter diamond Model)、鉆石理論及國家競爭優勢理論,是由美國哈佛商學院著名的戰略管理學家邁克爾·波特于1990年提出的。波特認為產業競爭力的取得,關鍵在于技術要素和影響因素,其中技術要素包括生產要素、需求條件、相關與支持性產業、產業主體戰略等四個子要素,影響因素包括機遇和政府等兩個子要素。六個子要素之間相互影響,相互推動,如果六個子要素之間的關系得到優化,則產業整體競爭力就會上升。六要素關系示意圖因酷似鉆石而被命名為“鉆石模型”。 如圖1所示。
(一)基于波特鉆石模型湖南智能養老產業技術要素分析
從資源要素、需求條件、相關與支持性產業、產業主體戰略等四要素對湖南省智能產業發展力進行分析。
1.資源要素
資源要素是指一個地區的生產要素狀況,包括天然資源、人力資源、知識資源、資本資源、基礎設施。湖南省作為中部大省,有著豐富的資源條件,經濟發展勢頭強勁,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人口眾多,2019年末,全省常住人口6918.38萬人。 同時,作為中部地區的教育大省和教育強省,湖南省基礎教育發達,高等教育普及。共有普通高等學校109所。擁有國防科技大學、中南大學、湖南大學、湖南師范大學、湘潭大學等知名院校,2021屆高校畢業生人數預計將達42萬。2020年,在疫情背景之下,湖南省經濟發展呈現良好態勢,工業發展持續增速,尤其是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持續提速,成為經濟提速引擎。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湖南省2020年全年地區生產總值為 41781.5 億元,比上年增長3.8% 。其中,工業增加值增長4.6% ,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29.6% ;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10.1% ,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23.5% ;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增長10.2% ,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0.0% 。工業增加值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