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沛
我以前是一個敏感的女孩子,總是會任憑一些雞毛蒜皮的事在內(nèi)心掀起波瀾。
什么是敏感?就是太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希望每個人都認為自己很好,希望每個人都喜歡自己。希望每個人都喜歡自己,這本沒有錯,可是太在意他人的看法就是一個致命的缺點,換個詞就是“臉皮薄”,在當今社會臉皮薄可不是什么好事。
因為敏感,所以從小我就比較嚴格要求自己,爸媽喜歡成績好的孩子,我就拼命學習,直到成績在班里名列前茅。我總是活在他人的期待里。別人期望我成為什么樣的人我就努力去做,直到達到他們的標準。敏感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讓我有了趨光的屬性。
可是凡事總有利弊,敏感可以讓我走得快,卻不能讓我走得遠。
初中時我的成績還一直高高在上,去了外省讀高中后,我發(fā)現(xiàn)周圍的人不一樣了:他們的性格更直率開放,喜歡有什么說什么,我很容易被他們的話傷害到,盡管我知道大多數(shù)人對我沒有惡意。
我很容易患得患失,多愁善感。
坐在周圍的同學突然笑出聲,我會懷疑他們在嘲笑我,繼而生出是不是最近做錯了什么事情的念頭;同學跟我說了句玩笑話損我,我會懷疑她是不是真的討厭我,她會不會拉攏人孤立我,并且整個晚自習都無法靜下心來學習;成績考得不錯老師在班上點名表揚我,我會心花怒放,整節(jié)課沒聽進去;某天下雨,一名同學跟我借傘,跟我說了“感激涕零以身相許”之類的話,我會內(nèi)心疙瘩很久難以平復……
物極必反,我因為各種瑣事無法靜下心來學習、效率低下,成績也開始走下坡路。
直到爸媽找我談話,問我怎么了。
是啊,我怎么了?我開始拿出時間來認識自己,來反思自己。
在我不長不短的17年生命中,有過一秒為自己而活嗎?沒有。過去,我不過是一個每天察言觀色,想努力討好別人的不自信的、不自由的小丑。
我鼓起勇氣去改變自己,我不能再讓自己這樣下去了,我想擺脫他人期待,擺脫敏感,活出自我。
別人看我不爽對我冷嘲熱諷,我嘗試輕蔑一笑,然后繼續(xù)專心做自己的作業(yè);別人跟我道謝我試著讓自己冷靜下來,平靜地說一聲“不客氣”;考試又考砸了,老師把倒數(shù)前十名念出,我嘗試深呼吸平復心情,然后主動向老師尋求指導。
這個改變的過程真的很痛苦,抑制內(nèi)心的波瀾就像戒毒一樣,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到。但是我真的在努力,因為我想成為一個從容的人。
我想成為一個從容的人,過自由自信的生活,不卑不亢;我想成為一個從容的人,過勝不驕敗不餒的生活,處變不驚;我想成為一個從容的人,過努力踏實的生活,只為自己。
我總算明白,做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總是會對我有不同的評論。別人怎么評論我,是由他們的價值觀決定的。“別人評論我”這句話的主語是別人。如果我真的想改變別人對我的評論,我應該去改變他們的價值觀,而不是改變自己。而我為什么要去改變別人的價值觀呢?對于正確的價值觀,我應當尊重;對于錯誤的價值觀,我沒有義務去改變,也沒有能力去改變,況且,我自己的生活都沒有管好,為什么要去管別人的生活呢?這不是善良,這是本末倒置。
生活是自己的,不是活給別人看的。據(jù)說敏感的人都有一定自卑傾向。愿每一個脆弱敏感的靈魂都能善待自己,擺脫他人期待,活出自我。
編輯/王語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