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騫
摘 要:我國公路網體系中農村公路占比較大,并且農村經濟發展受到農村公路建設的直接影響。新農村建設背景下,縱觀現階段我國農村公路工程建設,些許建設與養護問題的存在使得公路頻發質量問題,甚至對公路運行年限產生負面影響。本文從農村公路建設及養護問題的分析入手,結合相關應對措施的落實來加強公路建設與養護控制。
關鍵詞:養護;農村公路;問題;建設
目前我國農村公路建設工程已經逐漸步入正軌,高質量公路項目的建設,一方面可以為民眾安全出行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則可以帶動當地經濟發展。但是在多方面因素影響下,使得部分農村公路項目的建設與養護存在些許問題,最終影響到公路項目作用及其價值的體現。因此,亟需借助科學措施來實現對公路項目建設與養護的優化,實現以公路項目為支撐提升當地經濟水平。
1 農村公路建設與養護問題分析
1.1 工程標準執行不到位
目前部分農村公路建設存在以下問題:路肩寬度控制未達到標準要求,其排水效果不理想;因護坡處理不合理導致局部存在嚴重沖刷現象;排水溝的設置位于路面板塊旁,導致其公路行車安全隱患增大;未按照標準要求進行混凝土路面脹縫設置,或者是針對施工縫的處理未達到預期要求,導致公路項目頻繁出現質量問題。上述問題的存在,主要因素在于建設期間未做到對相關標準、要求的嚴格執行,因人員未樹立規范化施工意識,導致公路部分環節、工序施工未達到質量標準,增大后期出現質量問題的概率。
1.2 養護資金匱乏
近幾年我國各地開始逐漸加大對農村公路的建設力度,但是在公路養護方面缺乏應有的重視度[1]。不斷變化的公路形式與現行的農村公路養護制度、政策存在巨大差異,使得目前公路養護方面的資金投入相對匱乏。同時,因資金籌措開展難度較大,促使當前公路養護作業開展因資金匱乏而嚴重受限。倘若因養護資金匱乏導致公路失管失養,勢必會影響到公路的運行年限,并對民眾行車安全造成一定影響。
1.3 技術水平低下
不同于省級、國家級公路而言,農村公路建設等級相對較低,大部分項目建設隊伍素質薄弱,再加上資金條件限制、人員意識滯后等因素的影響,使得公路建設機械化程度低,未做到在項目建設期間引進先進施工技術。此外,受到農村公路項目勘察、設計水平較低因素的影響,使得公路項目養護難度增大[2]。
2 農村公路建設與養護問題應對措施
2.1 重視對公路建設標準嚴格遵守
國家、省級財政支持為農村公路項目建設的主要資金渠道,再加上農村公路項目建設難度較大,若建設期間未遵循相關標準要求,輕則影響到項目整體質量的把控,重則導致公路項目頻繁出現質量問題。鑒于此,為實現對農村公路項目的高質量建設,需要以相關標準、規范的遵守為關鍵所在。在實際項目建設期間,依據對當地實際情況、建設需求的分析,制定契合當地公路網建設需求的路橋技術指標以及路線方案。同時,項目建設過程中需即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其中,在科學規劃的基礎上,做到在各環節施工中堅持質量控制原則,保證其項目施工規范化、有序化的推進。重視對地方政府主體職責的明確,并通過引導民眾參與其中來形成合力,以此實現對公路項目建設監管的強化。將其監督、監管工作落實到項目建設全過程中,確保各施工環節施工符合相關標準要求,達到規避質量問題出現的目的[3]。
2.2 重視對項目資金籌集渠道拓寬
資金匱乏的問題是近幾年我國農村公路養護工作開展的首要制約因素,目前政府財政投入仍在養護資金中占據較大比例[4]。鑒于此,為實現對公路養護的強化,需要以資金渠道拓寬為關鍵基礎。在實際資金籌集過程中,仍需以政府財政投入為主要,依據其養護需求進行籌集渠道的多元化拓展。同時,重視對養護資金的統籌管理與分配,確保其常規養護管理工作能夠順利開展。而隨著公路項目運行年限的延長,公路養護頻次會呈現出逐漸增多的態勢。為避免因養護不到位而影響到公路工程的運行質量,地方財政需逐漸加大支持力度。在資金籌集過程中,地方政府可以發揮主體作用,積極倡導地方企業、個人積極參與到公路養護過程中,并借助群眾力量來強化對養護資金監管,盡可能保證每一筆養護資金都應用于農村公路養護管理中。
2.3 重視對公路養護機制完善健全
要想進一步實現公路養護的規范化開展,需要以完善的養護機制為支撐。在農村公路全面建設的當下,農村公路養護面臨更為嚴格的標準與要求[5]。再加上部分農村公路運行年限的延長,使得農村公路養護任務量呈現出逐漸增大的態勢。盡管我國各地依據農村公路養護現狀進行相關政策、考核體系的落實,并通過對養護經費補助標準的明確來提升公路養護成效。但是部分地區仍尚未做到對養護機制的全面貫徹。為實現對公路養護的規范化、專業化,需依據其公路養護需求的分析,進行省、市、縣三級職能的適當調整,構建縣級具體實施、市級予以監督與協調、省級開展養護管理統籌的完善養護機制。同時,在完善其政府養護機制的基礎上,結合當地實際情況進行市場化機制的引進。另外,為確保其養護機制的實施契合當地公路實際養護需求,需在充分考慮當地自然條件、經濟水平的前提下,進行養護機制的適當調整。針對貧困、自然條件特殊、等級低等地區的公路項目,可視情況利用干支建設、養護、改造于一體的捆綁招標,實現對農村公路建設與養護管理的優化。
2.4 重視對公路建設質量關的控制
為避免在后續養護階段頻繁出現質量問題,需加強農村公路在建設階段質量關的把控[6]。首先,從施工單位準入方面入手,在全面考察、調研的前提下進行各施工單位的選擇,結合對末位淘汰制的應用來擇優選擇施工單位,確保其單位符合機械化程度高、隊伍素質強、技術先進完善等標準。同時,強調在建設期間引進先進工藝技術,并加大對機械設備的引進與應用力度,促使其公路建設達到質量標準。其次,從質量監督方面入手來加強項目建設質量控制。依據對農村公路項目建設標準的分析,加大對施工材料進場、工程施工監督、工程竣工驗收等方面的控制力度,禁止出現公路施工使用不達標材料的現象,并做到將監督管理工作貫穿于農村公路建設全過程中。而在竣工驗收階段,則需嚴格按照其制度標準進行工程驗收,對于質量不達標的公路段,責令施工單位及時整改,直至其質量檢測合格后方可開展后續工作。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建設及其養護管理工作開展關乎著農村公路作用與價值的體現,并對其運行年限的控制產生影響。對此,需深入分析現階段農村公路建設與養護存在問題,在此基礎上加大對項目建設質量的管控,做到嚴格按照相關標準執行項目建設,增大對農村公路養護的資金支持,并結合對養護機制的完善構建,發揮出建設與養護管理在農村公路項目中的最大作用,推動農村公路運行年限的延長。
參考文獻:
[1]吳亮亮.探討農村公路建設與養護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方式[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6(12):1472.
[2]王艷鶴,羅楊,何迎超.農村公路建設與養護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卷宗,2016(4):245.
[3]韋柳謝.新農村公路建設及養護管理問題及有效改善措施研究[J].低碳地產,2016(13):209.
[4]宋建成.新時期下對如何搞好農村公路建設與養護的相關研究[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7(21):1844.
[5]張國勤.探討農村公路建設養護存在的問題及措施[J]. 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6(17):1262.
[6]尹華.基于農村公路建設和養護管理的探討[J].文摘版:工程技術(建筑),2016(3):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