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其龍


摘 要:基礎梁墩施工是道橋工程項目中的要點環(huán)節(jié),其不僅關乎于下部結構的建造施工質量,也與整座橋梁的穩(wěn)定性與安全性密切相關。本文以高速公路橋梁下部結構基礎梁墩施工技術為探討主題,分析總結其施工總方案,從鉆孔樁施工、地系梁施工以及圓柱墩施工等三方面闡述關鍵的技術工藝。
關鍵詞:高速公路橋梁;下部結構;基礎梁墩施工技術
0 引言
近年來,各地道路橋梁工程的施工建設規(guī)模逐步擴大,覆蓋范圍更廣,對技術工藝的應用、結構建造質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將基礎系梁施工技術運用到橋梁下部結構基礎的施工工作中,有利于提高整體結構的質量性能與穩(wěn)定性,為后續(xù)作業(yè)工序的開展奠定良好基礎。
1 橋梁基礎系梁施工總方案
以某地高速公路水淹區(qū)段的橋梁施工工程為例,其選用旋挖樁成孔技術,組織開展樁基部分的施工工作,然后在河道周圍布設沙袋圍堰,起到防護邊坡的作用。在開展水中橋梁墩樁基的施工工作前,應預先做好河道改道工作,在一側河道上回填碎石土,然后借助于沙袋圍堰,防護整個河道,加寬開挖處理另一側。若橋墩的墩高不超過10 m,則可以利用大塊定型鋼模板,通過一次澆注成型完成橋墩部分的施工工作。若面臨墩高超過10 m的情況,則需優(yōu)先考慮分節(jié)灌注的作業(yè)方式,確保分節(jié)澆筑的高度不超過6 m即可。
2 橋梁下部結構施工關鍵技術
2.1 鉆孔樁施工方案
2.1.1 施工工藝
組織開展鉆孔樁施工時,涉及到對旋挖鉆桿的使用,沿著垂直向下的方向,向土體中快速用力旋切入鉆頭,在石頭已經振搗碎的情況下,裝到鉆筒內,再提升鉆機,便可以向地基面運輸碎石,這便是鉆孔樁施工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礎上,既可以靈活取出地下土體,也能夠達到施工方案中預期規(guī)劃的鉆探深度。最后,施工人員需要清掃干凈孔外的垃圾,裝入到運輸車上,并卸貨到指定位置即可[1]。
2.1.2 施工要點
在完成樁位的放樣測量后,應做好護樁的制作工作。利用厚度適宜的鋼板材料,制作成護筒,在對護筒予以預埋處理的階段內,需確保其比地面高出30 cm左右,并將黏土夯填在其四周。通常情況下,施工人員應科學把握埋置護筒的實際深度。在泥漿池的磚砌施工過程中,需重點把控泥漿的制備工藝,確保粘土配合比符合橋梁下部結構施工工作的質量要求,為了優(yōu)化梁墩部分的建造質量,還應準確監(jiān)測泥漿材料的各項性能指標,確保靜水壓力充足,泥漿護壁的形成具有良好的穩(wěn)定性與安全性,防止現場施工階段內出現坍孔現象。
施工環(huán)境不同,土體性質也會存在較大差異,工作人員在組織進行鉆孔作業(yè)時,需選擇適宜的鉆頭。通常情況下,若土體屬于中砂細砂類性質,則適用筒式鉆頭進行鉆孔。若含有風化性的巖層、或是容易出現不均性沉降現象,則應優(yōu)先考慮使用短螺旋嵌巖鉆頭。若巖層內含有的硬石塊較多,亦或是不同層間的硬度具有較大差異,則筒式嵌巖鉆頭更為適用[2]。
2.2 地系梁施工方案
2.2.1 施工準備
以系梁開挖的標準邊線為基準,施工人員需全面清除整個施工界面內的垃圾與雜物。參照梁底的高度,以及項目地基的標準高程,做好標高作業(yè),對開挖施工的邊界線、距離等予以明確。在系梁基坑的實際開挖階段內,應結合相應的設計方案,確定基坑四周砂礫石的坡度大小,一般情況下,坡度不能過大,因為這可能會導致項目施工階段內上層土系結構出現垮塌現象。開挖地基的施工過程中,最好將水井規(guī)劃布設到排水溝的周圍,便于工作人員及時抽出工程施工現場的泥漿。如需要對水井內的泥漿予以抽取,或是進行其他部分的排水作業(yè),均涉及到對水泵等專業(yè)設備的使用。基坑穩(wěn)定后,需采取適宜的加固技術,對其進行穩(wěn)定處理。
2.2.2 制作安裝系梁模板
要使得系梁混凝土整體結構的強度性能得以大幅提高,還需借助于科學合理地制作并安裝系梁模板。在模板設計階段,多可以采用大規(guī)模的鋼模材料,結合道路橋梁工程的建設施工規(guī)模,把控模板材料的厚度。搭設側模的作業(yè)階段內,可以使用砂漿,作為支撐,利用墨線規(guī)劃出已經確定施工范圍,進而妥善搭設系梁模板即可。做好搭設側模的施工工作后,需使用直徑大小適宜的對拉桿材料,拉伸處理槽鋼,利用質量達標的螺栓材料,固定處理相鄰的模板[3]。
2.2.3 安裝系梁鋼筋
系統(tǒng)鋼筋的安裝是橋梁下部結構施工中的一項要點環(huán)節(jié),在實際操作作業(yè)過程中,工作人員需對起吊鋼筋的具體高度予以明確,確定合理適宜位置的起吊吊點,結合現場施工的環(huán)境情況,將扁擔架設到合適的位置處,這樣可以防止在起吊的過程中鋼筋局部受作用力,出現彎曲現象。與此同時,在綁扎鋼筋方面,應科學把控相鄰鋼筋間的間隔距離,避免彼此之間發(fā)生碰撞。鋼筋的架立階段內,需著重把控骨架的強度,將單次的運輸量適量增加,便于施工人員的現場操作。在固定處理鋼筋保護層時,可以借助于對抄墊的使用,均勻分布保護層,確保其覆蓋面滿足施工要求即可。若需要將預埋件建設到系梁上,則可以優(yōu)先考慮同步搭設鋼筋的作業(yè)方法,避免發(fā)生缺漏、缺失等問題現象。
2.2.4 澆筑混凝土
以水平面為基準,則系梁頂面基本與其保持平齊,施工人員需利用現場攪拌、現場澆筑的作業(yè)形式,完成這一環(huán)節(jié)混凝土的澆筑工作。在實際組織開展?jié)仓鳂I(yè)的階段內,應將在重點放在對混合料質量性能的把控上,攪拌砂礫石,使其接觸充分。通常情況下,車重問題也會對混凝土的澆筑質量產生干擾與影響。灌澆混凝土,且高于2 m后,則需串筒入模。借助于分層澆筑的作業(yè)模式,切實提升基礎系梁混凝土的澆筑施工質量。
2.3 圓柱墩施工方案
2.3.1 安裝鋼筋
若橋墩高度不超過10 m,則可以利用大塊鋼板,連續(xù)性澆筑圓柱墩,若橋墩高度超過10 m,則適宜采用分段澆筑的技術方法。施工人員只需要科學把控分節(jié)澆筑的作業(yè)高度即可。在鋼模的初次運用階段,需全面清除其與混凝相接觸部分的銹跡。在拌合站內集中生產所需的混凝土材料,規(guī)范管理整個運輸過程。
搭設鋼筋的施工部分,適合采用分段搭設的方法,在第一階段內,控制主筋接頭、鋼筋數量,避免發(fā)生筋頭缺失等問題現象。第二階段,妥善定位模板后,應精準測定保護層厚度,以及相鄰位置間的間隔距離。
2.3.2 制作與安裝模板
在橋梁下部結構的墩身施工階段,普遍涉及到對定型鋼模板的使用,施工單位需綜合把控所用模板材料的厚度、面積以及性能質量情況,確保滿足項目驗收標準。將脫模劑均勻地涂抹到模板面上,在這一操作過程中,需注意涂刷的連貫性,以及脫模劑的均勻性,避免模板內形成污漬。架設施工模板前,可以將止?jié){海綿條設置在模板底口部分,其主要作用是避免下段漏出脫模劑。若實際施工中需要使用到組合模板,則最好借助于現場加工的作業(yè)方式,沿著從上到下的次序,有序完成模板的拼裝與安裝作業(yè)。
2.3.3 澆筑混凝土
澆筑墩柱混凝土,多選用集中攪拌并運輸混合料的作業(yè)方式,統(tǒng)一振搗混凝土塊,以水平澆筑的形式有序完成各部分的澆筑施工工作。在現場作業(yè)階段內,工作人員需科學把控各澆筑層的實際厚度,參照工程項目施工的具體要求,優(yōu)化混凝土的澆筑質量。通常情況下,應遵循分層澆筑的技術原則,待下層處于凝結狀態(tài)前,及時完成上層混凝土的澆筑施工工作。在澆筑操作方面,需借助于料斗吊裝入模,且控制傾倒高度不超過2 m即可。避免或控制混凝土出現離析現象,是這一工作階段內的關鍵點。
3 結束語
科學利用基礎梁墩施工技術,不僅在于提高公路橋梁下部結構的建造施工質量,也是切實推動高速公路橋梁工程產業(yè)高質量、高水平發(fā)展的必要路徑。對于施工單位來說,需科學把控基礎梁墩施工流程,掌握各環(huán)節(jié)現場作業(yè)的技術要點,提高對地系梁施工、模板安裝等要點環(huán)節(jié)質量控制的重視,為基礎梁墩施工工作得以順利完成提供可靠的技術保障。
參考文獻:
[1]唐磊.道路橋梁下部結構中施工技術[J].四川水泥,2017(11):41.
[2]唐大俊.探討橋梁下部結構施工技術[J].江西建材,2014(13):192+194.
[3]冶海峰.關于橋梁下部結構施工技術的探討[J].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用,2016(4):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