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蕊
(浙江國際海運職業技術學院,浙江 舟山316021)
國際郵輪虛擬仿真實訓基地是浙江國際海運職業技術學院國際郵輪乘務管理專業建設的用于教學、培訓、科研和社會服務的實訓基地,是提供國際郵輪港口和國際郵輪各部門工作流程仿真教學演示、實操練習、考試考核、培訓面試、營銷體驗和安全演練的綜合性實訓場所。目前實訓基地建設的主體部分是國際郵輪虛擬仿真實訓室,主要包括國際郵輪虛擬仿真實訓系統、MR郵輪船模展示系統、全息手勢交互系統和國際郵輪專業教學資源庫四部分。
國際郵輪虛擬仿真實訓系統利用虛擬現實技術還原郵輪虛擬工作場景,呈現郵輪餐廳、客艙、咖啡廳、前廳、酒吧、免稅店、娛樂場所等區域景象,師生通過交互式和沉浸式的互動完成相關區域實訓項目的練習。
MR郵輪船模展示系統將MR眼鏡和國際郵輪實體船模結合進行展示。全息手勢交互系統借助全息投影顯示設備對國際郵輪的外觀和內部構造進行展示。國際郵輪專業教學資源庫將教師的微課、教學課件、教案、教學視頻和日常教學中形成的虛擬仿真教學資源等內容整合,為國際郵輪乘務管理專業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提供資源與平臺保障。
在國際郵輪虛擬仿真實訓基地進行實訓教學可以解決學生對郵輪認知模糊、郵輪操作場景缺失等問題,實現學生校內實訓與就業崗位的對接。目前基地主要供國際郵輪乘務管理專業師生教學使用。
虛擬郵輪場景與模塊如圖1所示。

圖1 虛擬郵輪場景與模塊
基地教學模塊主要針對師生教學的需求,以服務郵輪專業與郵輪崗位群為目標,根據崗位服務內容與對接郵輪企業標準,針對“郵輪客艙服務與管理”“郵輪餐飲服務與管理”“郵輪酒吧服務與管理”“酒吧服務與管理”“咖啡研磨”“郵輪前廳服務與管理”“郵輪購物服務與管理”“郵輪娛樂服務與管理”等課程合作開發郵輪客艙、餐飲、酒吧、咖啡廳、賓客服務中心、免稅店、娛樂場所等郵輪場景的虛擬仿真實訓教學項目,培養學生的崗位操作能力。
國際郵輪上的游客與從業人員來自全世界各個地方,工作語言以英語為主,因此,基地開發建設的國際郵輪虛擬仿真實訓系統采用中英文雙語語言系統,滿足郵輪專業核心課程“郵輪實用英語”的教學要求,培養提升學生的雙語交流能力。
基地創新創業訓練模塊著重對學生創新創業思維的培養,以提升服務國際郵輪乘務管理專業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為目標,分層次分類型孵化郵輪虛擬仿真實踐創新創業訓練項目。將國際郵輪虛擬仿真實訓基地與大學生創新創業比賽和項目進行融合,充分運用餐廳、咖啡廳、酒吧等場景,使學生沉浸式和交互式地體驗創業過程,培養郵輪專業學生創新創業意識和團隊協作精神,促使基地向開放共享的方向發展,使學生能夠在虛擬仿真空間中以低廉的成本不斷提高自主探索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
基地職業培訓模塊主要從產教融合角度出發,以服務郵輪企業人員培訓為目標,將郵輪企業員工職業崗位培訓、郵輪專業學生“1+X”職業資格考證內容融入郵輪虛擬仿真實訓基地建設中,為企業人員培訓提供場地和資源。對郵輪企業員工進行崗前培訓對于其成長有巨大的幫助作用,通過建設產教融合的虛擬仿真實訓基地,學校與企業共同利用基地進行人才培養和員工培訓。因此基地開發國際郵輪虛擬仿真實訓電腦端系統,通過網絡共享虛擬仿真實訓資源,一方面可以為郵輪企業提供學生與員工面試的場景,另一方面還可以為郵輪企業員工提供遠程崗位培訓。隨著郵輪專業“1+X”的推進,基地為學生提供了能獲得職業資格證書的綜合學習場地與逼真的考試場所。
基地科研與技術服務模塊以服務企業科技進步和學校科研深化為目標,組建科研團隊,為學校和企業開展教學研究與技術開發提供支持。基地開發的國際郵輪虛擬仿真實訓系統是由郵輪專業教師團隊定制開發的,教師在參與開發系統和建設基地的過程中,將教學研究成果與科研成果融入基地建設,推進了教學研究成果與科研成果向郵輪專業教學資源轉化的進程,打造“教學、創業、社會服務、科研”四位一體的復合型郵輪虛擬仿真實訓基地,實現學生、學校、企業、社會的良性互動。總之,以郵輪虛擬仿真實訓基地為紐帶和載體,學校不斷提高郵輪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為企業輸送優秀員工,為國家的郵輪產業發展儲備人才。
科學的管理方法和規范的運行規則是郵輪虛擬仿真實訓基地高效運行的保障,通過制定《產教融合郵輪虛擬仿真實訓基地管理辦法》《校企合作項目管理辦法》《郵輪虛擬仿真實訓系統設備更新管理辦法》《郵輪虛擬仿真實訓系統操作說明》《郵輪虛擬仿真實訓基地學生守則》《實訓室安全管理辦法》等一系列基地管理辦法來促進實訓基地順利運行。另外完善《郵輪虛擬仿真實訓基地實訓記錄表》《郵輪虛擬仿真實訓課程標準》《實訓教師職責與管理》等各類實訓文件,同時校企共同派遣人員共同組建郵輪虛擬仿真實訓基地協同運行管理工作辦公室,由專人負責對實訓基地建設、日常運行與管理工作進行檢查和監督,并制定與完善實訓基地各項管理制度。
依托郵輪虛擬仿真實訓基地的建設,培養和引進相結合,運用校企混編和專兼結合的方式組建實訓教學團隊,培養“教練型”實訓指導教師,指導學生與企業員工的實訓教學。從學校中培養科研能力強、教學能力突出的教師,從企業引入郵輪行業一線工作經驗豐富的兼職教師,共同組建郵輪虛擬仿真科研團隊,合作承擔教學與科研項目,編制“1+X”教材和融媒體教材,通過實訓教學、承擔項目、社會培訓、技術開發等形式深化產教融合的內容、拓展產教融合的方式,聯合培養出符合郵輪行業需要的技術技能型人才。
根據郵輪專業教學的客觀規律,結合郵輪崗位和學生學習過程,依托郵輪虛擬仿真實訓系統,構建高職郵輪專業模塊化展示、信息化教學和無紙化考核相結合的系統化實訓教學體系。將郵輪專業實訓課程分為郵輪專業服務技能課程、郵輪專業英語服務課程、郵輪創新創業拓展課程三個模塊,以培養學生實操技能為基礎,融入雙語教學和創新創業教育。依托郵輪虛擬仿真實訓系統逐步實現信息化教學,課前學生利用基地教學資源庫進行自主學習,課中教師運用實訓系統講解并指導學生實操練習,課后學生利用基地在線教學資源完成作業并拓展學習。在教學考核方面,系統開發實訓教學的考核標準,如客艙整理考核、酒水配方考核、餐廳擺臺考核等考核項目,實現對實訓項目的無紙化考核。
在行業和企業專家的指導下,根據郵輪專業崗位內容不斷更新虛擬仿真實訓系統的實訓項目,優化郵輪虛擬仿真實訓教學資源庫。可進行可持續更新是虛擬仿真類教學資源的主要特點,目前實訓基地配套的郵輪專業教學資源庫里的教學資源以微課資源和各類文本資源為主,隨著虛擬仿真實訓教學系統被深入應用,教師運用虛擬仿真系統教學能力得到提升,將教學中形成的虛擬仿真教學資源與教學案例持續融入教學資源庫中,融入虛擬仿真技術的教材結合郵輪行業特點形成雙語實訓指導書,將各類資源進行雙語升級。
產教融合下高職郵輪虛擬仿真實訓基地的建設仍然處于探索階段,基于虛擬仿真實訓系統的國際郵輪乘務管理專業混合式教學改革在摸索中前行,實訓基地的建設是一個系統的長期項目,應在教學中不斷融入課程思政理念。由于郵輪專業的獨特性,虛擬實訓教學資源與實體實訓資源應結合互補使用,今后虛擬仿真實訓基地的持續發展應在學生實訓教學的基礎上著力拓展社會服務、科研服務等功能,未來還需進一步拓展和挖掘研究與應用的深度和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