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義勝,蔡光云
(廣州市海珠區南石頭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科門診部 廣東 廣州 510280)
支氣管哮喘在呼吸系統病變中普遍存在,是一種有多種炎癥因子參與的慢性炎癥性病變,以咳嗽、喘息、氣促和呼吸困難為主要表現,若不及時處理,可加重患者肺功能損傷,降低生活質量和工作效率[1]。此病久治難愈,反復發作,需長期控制。現階段臨床尚未研制出根治此病的特效藥,布地奈德是普遍應用的糖皮質激素,可發揮局部抗炎功效,但單獨使用效果不佳,不良反應嚴重[2]。孟魯司特為白三烯受體拮抗劑,可對炎癥反應予以改善[3]。為獲得理想的治療效果,我院在老年支氣管哮喘治療中聯合使用孟魯司特和布地奈德,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7年6月—2020年6月廣州市海珠區南石頭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80例老年支氣管哮喘患者,采用奇偶數法分組,對照組和觀察組各為40例。對照組僅用布地奈德治療,觀察組布地奈德與孟魯司特聯合使用。對照組男22例,女18例,年齡60~85歲,平均年齡(72.21±2.36)歲,病程3~20個月,均值(11.48±3.56)個月;觀察組中男女同為20例,年齡最低62歲,最大84歲,平均年齡(72.32±2.45)歲,病程4~18個月,均值(11.54±3.42)個月。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1)臨床癥狀和體征表現與支氣管哮喘診斷標準一致[4];(2)年齡60~85歲;(3)對所用治療藥物不過敏;(4)患者及家屬均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重要臟器功能異常者;(2)存在其他類型呼吸系統疾病者;(3)現行其他治療者;(4)存在認知障礙,難以配合治療者。
患者確診后均予以抗感染、祛痰、平喘和營養支持等基礎治療。對照組用吸入用布地奈德懸濁液(批準文號:H20140475,規格:2 mL:1 mg×5支),霧化吸入,每次0.2 mg。2次/d;觀察組患者布地奈德與孟魯司特聯合使用,孟魯斯特片(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83372,規格:10 mg×6 s),每日口服10 mg。兩組均以7 d為1個療程,共治療3個療程。
(1)兩組臨床療效對比。判定依據[5]:咳嗽、氣促、呼吸困難和肺部濕啰音癥狀表現完全緩解,肺功能改善明顯,偶有輕微發作為顯效;臨床癥狀和體征表現明顯緩解,肺功能有所改善,仍需繼續用藥治療為有效;各項癥狀表現無明顯變化,或原有疾病進一步發展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2)兩組治療前后肺功能比較。于對照組和觀察組治療前后使用肺功能測定儀檢測用力肺活量、第一秒用力呼氣容積和呼氣峰值流速。(3)兩組治療前后炎癥因子水平。于治療前后晨起空腹狀態下抽取外周靜脈血3~5 mL,以3 500 r/min的速度離心處理10 min,取上層清液待測,存放于-80℃的條件下,經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測定C反應蛋白和腫瘤壞死因子-α。
采用SPSS 22.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頻數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患者用藥前肺功能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觀察組治療后用力肺活量、第一秒用力呼氣容積和呼氣峰值流速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肺功能比較(±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肺功能比較(±s)
第一秒用力呼氣容積/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40 2.75±0.48 3.48±0.27 1.30±0.28 1.96±0.27對照組40 2.72±0.45 3.12±0.36 1.27±0.32 1.68±0.21 t 0.288 5.060 0.446 5.177 P 0.774 0.000 0.657 0.000組別 例數用力肺活量/L呼氣峰值流速/(L?s-1)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40 1.16±0.24 1.78±0.16對照組40 1.12±0.21 1.44±0.24 t 0.793 7.455 P 0.430 0.000組別 例數
對照組和觀察組用藥前炎癥因子水平無顯著差異(P>0.05),經治療,觀察組患者C反應蛋白、腫瘤壞死因子-α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炎癥因子比較(±s)

表3 兩組治療前后炎癥因子比較(±s)
腫瘤壞死因子-α/(μg?L-1)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40 417.21±44.35 156.12±18.32 180.78±21.27 130.18±14.21對照組40 415.78±43.56 190.27±22.15 180.32±20.45 150.12±15.72 t 0.145 7.514 0.099 5.951 P 0.885 0.000 0.922 0.000組別 例數C反應蛋白/(ng?L-1)
支氣管哮喘是哮喘病變的主要類型,發病過程中多種炎癥細胞和細胞組分參與其中,以氣道炎癥和氣道高反應性為主要病理特征,發病時可使氣道痙攣,使得患者呼吸困難,導致肺功能下降[6]。與青壯年相比。老年支氣管哮喘患者機體抵抗力和免疫力較差,合并多種基礎性病變、臟器功能衰退明顯,使得常規治療難以取得理想的治療效果。
布地奈德為糖皮質激素,對內皮細胞、平滑肌細胞和溶酶體膜穩定性有增強作用,可對免疫反應產生抑制作用,減少過敏性介質釋放,也可使得后者活性下降,對支氣管收縮物質合成與釋放有較好的抑制作用,可抑制平滑肌收縮[7]。盡管激素類藥物可獲得較好的治療效果,但用藥后不良反應明顯,可使得患者依從性下降,影響治療工作的開展。
研究發現[8],哮喘發生發展與白三烯密切相關,白三烯與其受體結合后,可積聚嗜酸性粒細胞,使得平滑肌痙攣,增加氣道黏液分泌量,導致氣管阻塞。發展為不可逆性重塑。孟魯司特對白三烯受體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可對肽素生長因子在嗜酸性和嗜堿性粒細胞上的促成熟功效產生抑制作用,進而降低氣道炎癥反應[9]。文中數據顯示,觀察組總有效率和肺功能高于對照組,存在數據差異(P<0.05),證實孟魯司特和布地奈德合用,對老年支氣管哮喘治療效果好,也可改善患者受損肺功能。
支氣管哮喘為炎癥病變,C反應蛋白、腫瘤壞死因子-α是反映炎癥反應的重要指標,其水平增降可對患者病情嚴重程度與預后作出反映,水平越高,疾病嚴重性就越明顯。上述研究表明,觀察組藥物治療后,C反應蛋白、腫瘤壞死因子-α低于對照組,證實在老年支氣管哮喘治療中聯用孟魯司特和布地奈德,可對機體炎癥因子水平進行調節,進而實現降低炎癥反應的目標。
綜上所述,孟魯司特聯合布地奈德用藥,可提高老年支氣管哮喘治療效果,對患者肺功能有改善作用,也可對炎癥因子水平進行調節,可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