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殷方蘭,鐘培松
(上海市嘉定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上海 201800)
上海市嘉定區近年來淋病、梅毒一直居轄區甲乙類傳染病發病率的前兩位,其他性傳播疾病(STD)發病率也一直居高不下[1-2]。既往研究表明高質量的門診服務是防止STD/HIV流行蔓延最有效的辦法之一[3-4]。高質量的STD門診服務不僅包括臨床診療服務,更重要的是提供健康促進服務,并提出反映健康促進工作的3個指標[5]:(1)安全套促進;(2)性伴通知;(3)艾滋病自愿咨詢檢測(VCT)。為了解嘉定區STD患者就診過程中獲得健康促進服務的現狀及存在問題,并為提高轄區STD診療門診健康促進服務水平提供參考,本研究對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在本區4家提供STD診療服務的綜合性醫療機構就診的STD患者進行問卷調查,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一、研究對象
嘉定區共有7家醫院可以開展STD診斷。因婦幼保健院只有女性患者,1家醫院只診療術前檢查發現的梅毒患者,1家醫院只診斷STD而不治療,所以選擇剩余4家綜合醫院作為樣本來源,本研究中分別稱為“醫院1”“醫院2”“醫院3”“醫院4”。調查對象來源于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在4家醫院就診、年齡大于15歲、首次確診的STD患者,來源于皮膚性病科、泌尿科、婦產科及外科等科室。
二、研究方法
采用橫斷面研究調查,根據樣本量計算公式計算得出所需樣本量為500例。采用自行設計的調查問卷,由經過培訓的調查員在門診出口處對首次確診的STD患者進行問詢,愿意參與本調查者自行填寫匿名問卷。問卷調查患者在診療過程中獲得安全套促進、性伴告知、HIV抗體檢測等健康促進服務的情況。
三、統計分析
采用EpiData 3.0軟件進行問卷錄入。采用SPSS 16.0軟件進行一般資料統計描述,多因素二分類非條件Logistic回歸分析患者獲得安全套促進、性伴告知及HIV檢測等健康促進服務的影響因素,以P<0.05為結果有統計學意義。
一、基本情況
一共調查528例STD患者,發放問卷528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502份,問卷有效率95.08%。502例患者中33例(6.57%)既往患過其他類別的STD。詳情見表1。
表1 調查對象基本情況(n=502)
二、安全套促進服務獲得情況
在首次就診過程中有177例患者(35.26%)未獲得醫務人員提供的安全套健康促進服務。詳見表2。
三、性伴告知健康促進服務獲得情況
1.可能導致患者感染此次STD的性伴類型:商業異性性伴177人(35.26%),同性固定性伴25人(4.98%),同性臨時性伴43人(8.57%),配偶或異性固定性伴161人(32.07%),異性非商業臨時性伴96人(19.12%)。
2.性伴告知促進服務獲得情況:在首次就診過程中有451例患者(89.84%)獲得醫務人員提供的性伴告知健康促進服務。詳見表2。
表2 首次就診過程獲得醫務人員提供健康促進服務情況(n=502)
3.對可能導致本次患病的性伴的告知態度:“已告知其性伴”224人(44.62%),“被其性伴告知”35人(6.97%),“打算告知還沒告知”83人(16.53%),“不打算告知”160人(31.87%)。160名不打算告知的具體原因:“聯系不上”131人(81.88%),“是否感染跟我沒關系”21人(13.13%),“怕對方責罵”6人(3.75%),“其他因素”2人(1.26%)。
4.影響性伴告知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界定“不打算告知”之外情況為“性伴告知”。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不同醫院、科室、年齡、性別、戶籍、文化程度、婚姻狀況、STD類別、性伴類型、醫務人員是否提供性伴告知服務是否是影響患者進行性伴告知的因素。醫院3和醫院1比醫院2、皮膚性病科比泌尿科、≤30歲和31~49歲年齡組比≥50歲年齡組、配偶及固定性伴和臨時性伴比商業性伴、醫務人員提供性伴告知服務的患者比未提供告知服務的患者性伴告知率更高(P<0.05)。詳見表3。
表3 影響STD患者性伴告知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n=493*)
四、HIV抗體檢測健康促進服務獲得情況
502人中130人(25.90%)未檢測HIV抗體,詳見表2。未檢測原因:“醫生未提及檢測HIV抗體”84人(64.62%),“最近剛檢測過”23人(17.69%),“自己會定期檢測”6人(4.62%),“建議過段時間再檢測”6人(4.62%),“既往HIV已陽性”5人(3.85%),“覺得費用貴”3人(2.31%),“覺得不可能感染”3人(2.31%)。
影響患者HIV抗體檢測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不同醫院、科室、年齡、性別、戶籍、文化程度、婚姻狀況、STD類別是否是影響患者進行HIV抗體檢測的因素。醫院3比醫院4,皮膚性病科比婦產科,梅毒、尖銳濕疣和淋病比生殖道沙眼衣原體感染的患者HIV抗體檢測率更高(P<0.05)。詳見表4。
表4 影響STD患者HIV抗體檢測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n=493*)
五、患者滿意度及需求評估
將首次診療過程中醫務人員提供的安全套促進、性伴動員、HIV檢測等健康促進服務的滿意程度分為非常滿意、比較滿意、一般、不滿意、非常不滿意等5個等級。502人中非常滿意378人(75.30%)、比較滿意107人(21.31%)、一般17人(3.39%)。對醫務人員是否有必要提供安全套、性伴動員、HIV檢測等健康促進服務,475人(94.62%)認為有必要、27人(5.38%)認為沒有必要。502人中294人(58.57%)希望通過醫務人員講解,192人(38.25%)希望通過宣傳折頁,157人(31.27%)希望通過微信,79人(15.74%)希望通過視頻,61人(12.15%)希望通過宣傳版面等途徑獲得安全套、性伴動員、HIV檢測等健康促進服務。
正確使用安全套在STD、艾滋病防治方面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6-8],本次調查中35.26%的患者未獲得醫務人員提供的安全套健康促進服務;而“醫務人員講解如何使用安全套和注意事項”的比例僅5.78%,低于殷方蘭等[9]22.1%的報道;大部分醫生不跟病人講解如何使用安全套的原因可能是醫生認為“都知道怎么用的吧”[10]。然而岳清等[11]對上海市STD患者開展調查發現:“不可以同時使用兩個安全套”的知曉率為25.94%,“安全套必須在性行為開始前戴上”的知曉率為55.92%。可見STD患者對如何正確使用安全套的知曉率并不是很高,所以STD診療醫生對安全套健康促進服務不應只停留在“建議患病期間性行為時使用安全套”、“建議性行為堅持全程正確使用安全套”等口頭建議方面,而要注重對患者講解如何正確使用安全套。
性伴告知作為20世紀發展起來的控制STD傳播的重要策略,在降低高危行為和控制STD暴發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12-14],一方面可以讓無癥狀感染者及早治療,也可以減少傳播;另外一方面有研究顯示不進行性伴告知可能會導致STD患者在和無癥狀但患有STD的性伴發生無保護性行為時反復感染,遷延不愈[15]。本研究發現,被調查的4家醫院之間患者性伴告知率也有統計學差異,最高的達77.91%,最低只有42.53%。而皮膚性病科相對泌尿科其患者的性伴告知率高出很多。醫務人員是否提供“性伴告知健康促進服務”也會影響性伴告知率。所以不同醫院、不同科室、醫務人員的相關健康促進服務提供情況是影響STD患者進行性伴告知的因素。相比商業性伴的低被告知率,其他性伴類型告知率較高,主要原因可能是對于商業性伴,患者一般不會再聯系,所以告知率較低。低性伴告知率不利于STD傳播的控制,因此應呼吁大眾發展穩定的性伴關系,同時加強對商業性性服務工作者的宣傳教育。
有研究表明,STD是HIV感染和傳播的協同因素,感染STD可使HIV易感性增加2~9倍[8,16-17]。本次調查的患者中74.10%在首次就診中檢測了HIV抗體,高于張永等[10]統計的58.45%的檢測率,可能跟近2年加大醫務人員動員STD患者檢測HIV抗體力度有關。分析發現不同醫院、不同科室、不同病種的STD患者HIV抗體檢測率差異顯著,皮膚性病科近2年患者HIV抗體檢測率上升明顯,但本次調查仍發現泌尿科、婦產科的患者HIV抗體檢測率很低,這可能與泌尿科和婦產科醫生對STD這類疾病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有關。
本次調查發現患者在獲取安全套促進、性伴告知等相關知識的途徑方面最希望獲得“醫務人員講解”,這與岳清等[11]的調查結果一致。
綜上所述,嘉定區內不同醫院、不同科室的醫務人員對STD相關健康促進服務的提供存在差異,建議負責對STD診療機構督導檢查部門注意按統一規范要求提升STD診療機構健康促進服務的質量,并將其納入考核指標,同時加強對全區STD診療機構相關科室特別是泌尿科、婦產科醫務人員的STD健康促進服務培訓。由于醫務人員工作負荷較大,可以考慮利用醫院之外的公共衛生宣傳欄、多媒體、微信等途徑宣傳STD相關健康教育內容,讓患者更加便捷地獲取STD相關的健康教育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