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燕
(云南省第一人民醫院生殖婦科,昆明 650000)
多囊卵巢綜合征(PCOS)于1935年首次報道[1],它是一種由遺傳和環境因素共同作用的常見內分泌及代謝疾病,在育齡婦女中,其患病率約為6%~18%[2]。PCOS是一種發病多因性、表現多態性的臨床綜合征,以雄激素過高的臨床或生化表現、持續無排卵或稀發排卵、卵巢多囊樣改變為特征,主要表現為多毛、痤瘡、月經失調、黑棘皮癥等,可伴有肥胖、胰島素抵抗、血脂紊亂等代謝異常,是青春期月經稀發、閉經或異常子宮出血,育齡期不孕不育或妊娠期并發癥、更年期2型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和子宮內膜癌等發病的高危因素[3-4]。由于 PCOS 患者大多存在肥胖、多毛、痤瘡等問題,嚴重影響外在形象,因此許多患者或多或少會伴有自卑、抑郁、焦慮、生活質量低下等心理疾病[5]。然而,超重或肥胖亦是引起PCOS的一個重要原因之一,高水平的數據顯示合理控制體重能夠顯著提高PCOS的治療效果,而生活行為方式管理對控制體重具有重要意義[6]。
一、病例資料
患者,女,19歲,自訴2018年12月因“停經60余天”至上海某醫院就診,予“八珍益母膠囊”口服,服藥兩周后于2019年1月4日月經來潮,量少、色黑。2019年3月再次出現停經至云大醫院就診,B超提示雙側卵巢多囊樣改變;性激素檢查提示黃體生成素(LH)12.94 U/L、卵泡刺激素(FSH)5.43 U/L、睪酮(T)2.15 nmol/L。予“炔雌醇環丙孕酮片”口服3個周期,治療期間月經規律,體重增加4 kg。現患者病情反復,再一次出現停經,2019年7月31日為求進一步診治至我科。
患者既往體健,無吸煙史,無手術外傷輸血史,無過敏史。14歲初潮,既往月經稀發,周期35~45 d,經期4 d,色紅量中,偶有痛經,可耐受。近7月多次出現停經,用藥后月經來潮,量少。末次月經:2019年6月9日。有性生活史,G0P0A0。
查體:生命體征正常;油性皮膚,面部、胸前、后背痤瘡,頭發、腋毛、陰毛粗硬濃密,上唇多毛;體型偏胖,腹圍87 cm,身高157 cm,體重61 kg,體質量指數(BMI)24.75 kg/m2。婦科檢查子宮及雙附件未見明顯異常。
2019年7月31日就診時完善相關輔助檢查。性激素水平:雌二醇(E2)518 pmol/L、LH 9.24 U/L、FSH 4.19 U/L、T 1.82 nmol/L;血脂水平:總膽固醇 6.07 mmol/L、甘油三脂2.53 mmol/L、HDL-C 0.89 mmol/L、LDL-C 3.84 mmol/L;空腹胰島素水平(FINS)42.71 mU/L;B超:雙側卵巢多囊樣改變;血常規、凝血四項、血HCG、甲狀腺功能、肝腎功能、空腹血糖水平、糖化血紅蛋白及宮頸液基細胞檢查均未見異常。
診斷:異常子宮出血-排卵障礙型(AUB-O);PCOS,胰島素抵抗可能;高脂血癥。
長期管理方案:(1)生活方式干預及心理健康管理:調整飲食,低糖低脂,限制每日攝入熱量為1 200~1 500千卡左右;每周運動至少5 d,每次運動至少40 min;戒酒,避免熬夜,規律作息;定期心理疏導,緩解不良情緒,幫助患者建立信心;(2)藥物治療:黃體酮膠囊200 mg/d,共6 d,出現撤退性出血后屈螺酮炔雌醇片(Ⅱ)qd,按周期規律服用;二甲雙胍 500 mg tid。
療效評估:治療前半年每月評估,月經周期規律,量偏少,無痛經;痤瘡明顯改善,體重減輕;血糖血脂逐漸恢復正常。服藥前期偶有頭暈,后期緩解,無明顯不適。治療及隨訪結果詳見表1。
表1 長期管理—隨訪結果
二、討論
結合本病例,患者最終診斷為以AUB-O為主要表現的PCOS。其病史也顯示,自初潮以來,月經稀發,近7月多次出現停經,經量減少,多次藥物治療,仍有反復,同時出現高脂血癥以及胰島素抵抗。PCOS影響女性一生健康,引起各種遠期危害,所以,恢復月經來潮只是其中一步,長期管理更為重要。
生活方式干預:無論是否有生育需求,生活方式的調整是PCOS的一線治療措施,也是基礎治療,尤其對于超重及肥胖的PCOS患者,生活方式的干預顯得尤為重要。生活方式干預主要包括飲食、運動和行為干預。(1)合理飲食: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調整飲食結構,堅持低糖低脂低熱量飲食,均衡營養,目的是通過減少食物中的熱量攝入,控制體重,改善糖類和脂肪代謝狀況,從而改善內分泌紊亂和卵巢功能。(2)運動療法:國際PCOS評估和管理循證指南提出了不同年齡段的運動時間和強度[7]。應根據個人的主觀愿望及身體狀況量力而行。研究證實,運動與飲食控制相結合可有效減少身體脂肪含量,改變體脂分布,增加胰島素敏感性[8]。建議每周至少 150~180 min 的有氧運動(如健步走、慢跑、球類運動、游泳等)[9]。(3)行為干預﹕指導患者正視自己身體現實,保持樂觀良好心態,逐步改變不良生活習慣,規律作息,做到早睡早起,合理飲食,戒煙戒酒,避免咖啡、濃茶、辛辣刺激食物等。
心理健康管理:PCOS的治療可能是一個長期反復的過程,患者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所以,在改善軀體癥狀的同時,應注重心理狀態的評估和疏導,防治不良情緒的發生。研究表明,PCOS患者更容易發生心理疾病,尤其是抑郁、焦慮和社交恐懼的患病率均較正常人高[10]。患者常常會出現較大的情緒波動,因為肥胖、多毛、痤瘡等負面形象而感到自卑、拒絕與人交往,月經不調、不孕又會導致患者產生煩躁、焦慮等消極情緒,而這些負面心理因素易使人暴飲暴食,體重增加后加重疾病,如此形成一個惡性循環。因此,心理健康管理非常有必要。給予患者積極的情緒引導,著重對治療的方法和效果給予講解,促使患者克服對該病的恐懼感,樹立正確的健康理念,同時,積極動員家屬,讓家屬對患者給予更多的理解與關懷,使其有一個寬松的外部環境,幫助她們樹立生活的信心,減輕負性情緒。
藥物治療:目前,PCOS多采取藥物治療,以達到改善癥狀、控制疾病發展的目的。(1)復方口服避孕藥作為一線治療藥物,廣泛應用。本文所報道的患者采用的是屈螺酮炔雌醇片(Ⅱ),該藥所含孕激素為屈螺酮,與體內孕激素受體具有較強親和力,通過負反饋抑制垂體LH異常高分泌,降低卵泡雌激素水平、減少卵巢雄激素生成,并可直接作用于子宮內膜,抑制子宮內膜過度增生和調節月經周期,同時還具有抗鹽皮質激素抗雄激素的作用,降低體內雄激素水平,進一步改善多毛、痤瘡等問題,有效緩解脂代謝異常,不但不會引起發胖,反而能夠控制體重。(2)二甲雙胍在臨床上多用于肥胖型PCOS的治療,它屬于胰島素增敏劑,通過增加胰島素受體,提高胰島素敏感性而發揮作用,一定程度上能夠緩解高雄激素血癥。張添松等[11]研究發現,二甲雙胍可有效改善PCOS大鼠的胰島素抵抗及高雄激素血癥,并能促進其建立規律的動情周期及正常卵泡的發育,從而幫助生育功能的恢復。所以,二甲雙胍在PCOS的治療中,尤其對于超重或伴有胰島素抵抗的患者,其對體重控制、激素、代謝和生殖都有一定的作用,值得推廣使用。
PCOS是育齡婦女常見的生殖內分泌紊亂疾病,可引發女性生殖障礙和各種代謝性疾病,增加糖尿性、血脂異常和心血管疾病風險,治療方案除了要解決患者的近期臨床問題,還應控制危險因素,預防遠期并發癥的發生。指南推薦應對PCOS患者進行長期健康管理[7]。近期無生育需求的PCOS患者長期管理的內容應包括:(1)生活方式及心理健康管理:無論肥胖或非肥胖PCOS患者,生活方式干預都是基礎治療方案[7,12-13],包括飲食、運動和行為干預等;(2)藥物治療:進行高雄血癥管理、月經周期管理、避孕管理、內分泌代謝異常管理。PCOS涉及生殖內分泌、遺傳、營養、心理學等多領域,今后應加強各學科間的交流與合作,以提高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
專家點評(馮云):本論文通過1例PCOS病例,就患者相關臨床表現進行有針對性的長期管理進行討論、定期隨訪、制定個性化治療方案,根據患者的情況適時調整治療方案,觀察長期管理方案對近期無生育需求的PCOS患者的療效和安全性。全面詳細描述了PCOS的臨床表現、危害及診治流程。該文章邏輯性強,闡述清晰,文字表達流暢,內容充足,貼近臨床,為PCOS患者的個性化診療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