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麗蓉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重癥醫學科外科監護室 重慶 400016)
器械性壓力性損傷,也可被簡稱為MDRPI,這是一種因為長期使用醫療器械來進行診斷或者治療所引起的皮膚或者黏膜組織的局部損傷。一般來說,傳統的壓力性損傷往往多發于患者的骶尾部,而醫療器械所致的壓力性損傷則有大約70%都是集中在患者的頭面部以及頸部,從臨床治療情況以及相應文獻研究來看,手術患者以及病情較為嚴重者都是MDRPI高危群體,此癥的發生與長期臥床不移動有著密切的關系,同時護理人員數量不足、護理水平有限或者臨床監控護理意識不足等都會可能誘發MDRPI,因此臨床中必須重視針對MDRPI的護理,盡量降低其發生率[1-2]。本次研究將以我院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40例ICU患者為研究對象,旨在探究預防性護理模式對預防ICU器械性壓力性損傷的應用價值,現報道如下。
選取我院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40例ICU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護理方法的不同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20例。對照組男14例,女6例,年齡42~76歲,平 均 年 齡(65.24±2.34)歲;觀察組男11例,女9例,年齡41~77歲,平均年齡(63.34±2.33)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1)納入標準:①所有患者均為ICU重癥患者;②所有患者均接受了2種及以上的醫療器械進行治療或者護理;③壓力性損傷評分值≥12分;(2)排除標準:①中途退出研究者;②ICU治療或護理不足24 h者;③本身患有皮膚病及器械接觸部位皮膚破損者。同時選取20名參與護理的護理人員,每組10名。兩組護理人員在工作年限、學歷、職稱、年齡等方面無顯著差異(P>0.05)。
對照組應用常規性護理:為患者定期整理清潔床鋪,定時為患者進行翻身;按照醫生的要求安置或者拔除醫療器械,對患者出現的器械性壓力性損傷進行及時的治療。觀察組應用預防性臨床護理:(1)以專業的Braden量表評分細則為依據,全面系統地為患者進行MDRPI風險評估,為每一位患者制定相應的預防性護理措施,針對臨床上應用的醫療器械種類、可能造成壓瘡的部位、壓瘡形狀等進行全面的風險評估,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藥物使用情況以及后續的治療流程等,對患者是否會發生壓瘡危險進行客觀的動態評估,在制定了詳細的護理措施后,必須嚴格執行護理工作,同時還要根據患者的病情變化對護理方案進行及時的調整,一旦發生護理問題則要積極對其進行糾正與改善,為患者提供最佳的防護狀態;(2)全面加強醫護人員在MDRPI問題上的相關知識,為其提供醫療器械使用、固定、拔除等方面的知識培訓,盡可能地降低人為因素所造成損傷的概率,確保護理人員能夠為患者提供科學的臨床護理措施;(3)要根據患者的自身情況,來選擇合適的型號,同時還要確保患者將醫療器械佩戴正確;(4)護理人員每天至少要檢查2次患者器械與皮膚的接觸情況,主要是觀察皮膚是否有潮濕或者發紅的情況,在患者服用了增壓類藥物后,或者皮膚出現了局部水腫后,要注意加強監測的頻率,保持其接觸位置皮膚的清潔與干燥,平時可以用柔軟的毛巾輕輕為患者進行擦拭,擦拭完畢后為患者涂抹上皮膚保護劑即可。可應用上預防性敷料避免患者與醫療器械進行直接接觸,為了降低發生壓力性損傷的概率,要定時為患者改變臥床位置,讓壓力能夠重新分布,尤其是要避免患者在同一個位置上長期與器械進行接觸。
觀察記錄兩組壓力性損傷的發生概率,以及損傷的愈合時間。患者的壓瘡評估情況應用Braden能量表,評估內容包含了患者的感覺、潮濕情況、活動情況、移位情況、營養等,單個項目最高分為4分,最低分為1分,分值越高越好;采用我院自制的護理技能水平評分情況,對參與護理的兩組護理人員進行護理技能評定,評定內容主要包括了MDRPI相關知識、醫療器械操作、健康知識、皮膚微環境管理等4個方面,每個項目總分為10分,共計40分。
經護理,觀察組壓力性損傷的發生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壓力性損傷發生率對比[n(%)]
經護理,觀察組壓力性損傷愈合所用的時間顯著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壓力性損傷愈合時間對比(±s, d)

表2 兩組壓力性損傷愈合時間對比(±s, d)
組別 例數 愈合時間觀察組 20 2.15±0.24對照組 20 3.55±0.62 t 9.417 P 0.000
經護理,觀察組護理人員(10名)的MDRPI相關知識、健康教育等水平均優于對照組(10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護理人員護理技能評分對比(±s,分)

表3 兩組護理人員護理技能評分對比(±s,分)
醫療器械組別 例數MDRPI相關知識 操作 健康教育 皮膚微環境管理觀察組10 7.82±1.65 8.87±2.62 8.45±2.65 8.86±2.19對照組10 6.24±1.87 7.11±2.11 6.11±2.18 7.19±2.14 t 2.003 1.654 2.156 1.725 P<0.05 >0.05 <0.05 >0.05
早在幾年前,美國國家壓瘡咨詢委員會就正式更名為壓力性損傷,再次明晰壓力性損傷是由持續性的或者較為強烈的壓力聯合成剪切力后造成,而患者的皮膚微環境、機體營養狀態、血流灌注量等因素都將對患者組織的耐受力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從臨床護理及治療的情況來看,ICU患者發生壓力性損傷的概率明顯要高于其他類型的患者,換言之ICU患者的壓力性損傷發生率高居首位。曾有國內學者對2 000余名ICU患者進行調查,發現在醫院獲得性壓力損傷中,MDRPI的發生率高達40%左右,這一研究再次將臨床護理重點轉向了MDRPI[3-4]。
一般進入ICU接受治療的患者都是重癥患者,他們需要長期臥床,無法移動,且在整個治療過程中都需要應用上諸多的醫療器械,這就導致ICU患者罹患MDRPI的風險大大增加。不僅如此,若是患者佩戴了不合適的醫療器械,還將造成局部組織及血管壓迫,這將嚴重影響氧氣與營養物質的運輸,誘發局部組織血流灌注不足以及缺氧等問題。臨床研究發現,MDRPI的發生是因為多種因素共同導致的,僅憑單一的一種危險因素無法幫助醫務人員對MDRPI高危患者進行識別,而為了能夠更好地預防不良事件的發生,為患者實施預防性護理顯然更具臨床價值,相比一般的臨床護理可以為患者全面預防MDRPI的發生[5-6]。此外,通過為ICU患者實施預防性護理措施,將提升醫務人員的專業能力,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護理人員MDRPI相關知識、健康知識等方面的水平顯然要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預防性護理模式能夠完美護理人員的專業技能;而應用了預防性護理的觀察組,則在壓力性損傷的發生率、損傷愈合時間等方面則都要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預防性護理確實要比常規性護理更具護理成效。
綜上所述,與常規性ICU護理相比,顯然預見性護理模式更能降低患者壓力性損傷的發生概率,同時還減輕了患者壓力性損傷的程度,在提高患者護理技能與水平方面也有顯著幫助,值得在臨床上應用。但本次觀察例數較少,還需繼續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