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瑩,段昀盈
(昆明市兒童醫院普外科 云南 昆明 650000)
小兒造口是救治腸壞死合并休克、肛腸先天性畸形、腸穿孔、壞死性小腸炎、先天性巨結腸以及腹腔廣泛感染等危重急腹癥的常見手術方式,目的是為了排泄糞便、減輕腸梗阻、促進腸疾病的痊愈[1],降低腸道壓力等。據臨床數據顯示,小兒造口后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高于成年人,說明小兒造口期間需要輔以高質量的護理幫助以提升造口的干預質量[2],降低并發癥發生率,保證小兒的健康以及身體的恢復。基于此,本文進行如下的護理研究。
選取我院2019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200例造口患兒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對照組128例患兒接受常規護理,研究組72例患兒接受集束化延續性護理。對照組男66例,女62例,年齡3~6個月,平均(4.88±0.11)個月;造口原因:45例先天性巨結腸,40例先天性肛門畸形、30例新生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以及13例腸穿孔。研究組男48例,女24例,年齡3~5個月,平均(4.84±0.12)個月;造口原因:26例先天性巨結腸,18例先天性肛門畸形、10例新生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以及18例腸穿孔。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納入標準:(1)患兒家屬均知曉此次研究目的并自愿參與;(2)均為依從性較高者。排除標準:(1)排除合并精神系統疾病者;(2)排除臨床資料不全者;(3)排除伴有嚴重臟器疾病者。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遵醫囑定期更換患兒的造口袋,做好周邊皮膚的清潔,定期打掃室內的衛生,定期消毒,做好患兒的保暖工作,做好家長的注意事項叮囑。研究組給予集束化延續性護理:(1)基礎護理:控制好室內的溫度,使其保持在25℃左右,保證光線充足,并做好患兒的保暖工作;評估家長對造口知識的了解程度,并做好患兒家長的心理疏導;提前準備好造口袋,定期更換;(2)造口清潔:用清水或者0.9%氯化鈉溶液對患兒造口進行清潔,切勿使用乙醇溶液、雙氧水等刺激性的液體,在此過程中,如有少量的液體進入造口中,無需擔心;(3)皮膚清潔:選取皮膚不過敏的造口底盤[3],在更換造口袋的過程中,要緩慢、輕柔地撕下造口袋,切忌用力或者動作太快;選用柔軟的布或紙巾將皮膚徹底擦干,保證干燥程度;用濕棉球或者是紗布沾取少量的中性清潔劑輕擦造口周邊的皮膚,由內向外,再用沾取清水的棉球或者是紗布清洗干凈,切忌不要使用堿性肥皂等刺激性強的清潔液,必要時可以選用護膚粉、藻酸鹽敷料等處理皮膚問題[4];(4)正確使用造瘺袋:選用適量的防漏膏,均勻地涂抹于造瘺周圍;選用大小合適的造口袋,并且保證造口袋周圍的光滑;造口袋開口向外下方,有利于護理;(5)注意事項:叮囑家長看護好患兒,不要頻繁的揭除造口袋,如果出現滲漏的情況,需要及時更換,造口袋周邊皮膚需要保證干燥,更換時要保證動作輕柔;(6)營養干預:遵醫囑靜脈輸液、服用調節腸道菌群或者是止瀉的藥物、術后給予患兒腸道灌注造口腸液,并且評估小兒的營養水平,制定特殊喂養方式,保證營養的補充;(7)培訓:對患兒家長進行院內的培訓,使其掌握造口護理的基礎知識,并于床頭懸掛護理溫馨提示卡在,做好護理指導宣教單,同時組織家長觀看護理PPT,提升護理技能,并介紹不良護理后果的案例,提高家長的重視程度;(8)院外護理:待患兒出院后,定期電話隨訪(按出院3~7、14~20、21~30、60、90 d)分時段均按電話隨訪提綱進行提問,根據患者情況記錄造口及周圍皮膚情況、頭圍、身長、體重等,并約定下次隨訪時間;耐心解答家長的困惑,并根據患兒的情況進行飲食、活動以及護理知識的指導,提醒復診時間,如有問題,可隨時電話咨詢,以及時了解患兒的情況;并建立微信平臺(微信平臺作為電話隨訪的補充,主要收集造口及周圍情況的圖片運用造口評估工具AIM指南及DET評分進行造口并發癥的統計),及時給予家長護理指導,建立微信群,鼓勵各位家長分享護理經驗,保證患兒得到良好的護理,如果患兒有異常情況,需要告知家長及時帶患兒來院接受診治。
對比兩組患兒的體重、頭圍、造口并發癥發生率以及患兒家屬的滿意度評分。并發癥包括:電解質紊亂、水腫、出血、周圍皮炎以及腸管回縮。出院3個月時患者的滿意度,采用自設的單獨條目,讓患者對所接受的出院后護理滿意度進行評價,采用LIKERT5級評分法。其中1分=很不滿意,2分=不滿意,3分=中立,4分=滿意,5分=很滿意。
采取SPSS 25.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n(%)]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兒的體重、頭圍,護理前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出院3個月時,研究組患兒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護理前后體重及頭圍比較(±s)

表1 兩組患兒護理前后體重及頭圍比較(±s)
組別 例數體重/kg 頭圍/cm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研究組72 3.64±1.12 9.78±1.11 35.22±0.13 40.61±0.12對照組128 3.44±1.11 7.43±1.32 35.31±0.55 37.87±0.50 t 1,219 12.774 1.366 45.718 P 0.224 0.000 0.174 0.000
研究組患兒的造口并發癥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造口并發癥發生率比較(例)
研究組患兒家屬的護理滿意度評分(4.87±0.21)分高于對照組的(4.02±0.11)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37.580,P=0.000)。
由于小兒年齡的特殊性,使其在表達能力上有所欠缺,加上身體素質較差,身體多項器官尚未發育成熟,導致其護理問題較多,而本文的集束化延續性護理可以為進行造口術的小兒提供專業性的護理服務,并且可以保證其在院外也能接受護理指導,并且幫助家長改善不良的情緒,提升對造口護理的認知[5]。
本文的集束化延續性護理貫穿于整個院內和院外的護理干預中,其首先評估患兒的病情以及家長對造口的認知程度,之后通過基礎護理、造口清潔、皮膚清潔來保證患兒的造口和皮膚整潔,避免出現造口一系列的并發癥,再以正確的使用造瘺袋、叮囑注意事項、保證營養補充等,提升患兒的抵抗力,規避護理風險,保證造口袋更換正確以及造口置入準確[6],最后以培訓來提升家長的護理技能以及對造口的認知程度,再以良好的院外護理來隨時給予家長護理幫助,做好患兒院外的護理,保證護理的專業性。
本文結果顯示,研究組的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而患兒家屬的滿意度評分顯著優于對照組,并且研究組患兒的體重和頭圍改善情況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研究組患兒經過本組的護理后,改善效果明顯,并且促進了正常的健康生長發育,降低了并發癥的發生率。
綜上所述,小兒造口實施集束化延續性護理可以提升護理質量,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提升家長的護理技能,促進患兒的健康成長,具備應用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