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服裝平面設計作為一種兼具藝術性和功能性的藝術創作手段,只有結合合理的工藝設計方法,充分發揮服裝的藝術美學和功能作用,才更有利于展現服裝多元化的美學形態以及提高其美學價值。因此,本文結合《服裝平面款式圖設計》一書,深入分析與研究服裝平面設計的藝術性與功能性2個方面內容,并對二者結合運用進行合理探討,力求為現代服裝平面設計發展提供理論參考依據。
由何仁娟主編, 2009年通過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服裝平面款式圖設計》,是一部中等職業教育服裝類專業的國家規劃教材配套教學用書。全書根據中職學生的學習特點和服裝工業生產流程,在教學任務的引領下對課程結構進行合理設計。該書共9章內容,主要包括服裝平面款式圖概述、服裝設計局部畫法、各類服飾的畫法以及優秀設計作品欣賞等,并且作者在介紹每種服裝平面款式圖畫法的同時,還詳細闡述了使用CorelDRAW軟件進行快速描繪的相關方法。總體來看,該書在實踐教學的基礎上添加了部分理論基礎講解,以踐行理論實踐一體化的課程教育理念,同時秉持著合理原則針對服裝設計專業培養目標和中職學生學習能力,倡導實踐、參與、體驗、合作、交流等多元化學習方式,通過引領式教學培養學生的思維、創新以及自主學習能力。
一、服裝平面設計的藝術性
服裝平面設計的藝術性主要表現為服裝本身的美學需求,要求設計者具備一定的創新意識及能力,以發掘全新的設計方向,設計出極具審美價值和創意理念的服裝,從而引導服裝流行趨勢,并進一步擴大服裝作品的影響力。基于藝術性標準進行服裝平面設計,一般需要遵循以下原則:首先是一致性原則,服裝平面設計強調和諧之美,要求服裝整體和部分之間、部分和部分之間都應該具有一致性,否則將會使服裝整體視覺觀感混亂。其次是比例原則,要求服裝各個部分之間的大小和色彩都具有較為適宜、合理的比例標準,例如兩側肩線等長、領口大小適當等,并且服裝飾品的大小比例也要尤為重視,避免服裝產生錯亂感。最后是韻律原則,指的是服裝構成的各項元素可以通過一定規律或重復疊加產生柔和的律動感,如服裝線條的有序交錯、色彩由淺至深的漸變以及形狀的規律性變化等,這些設計方式都能有效提高服裝整體的層次感,使服裝平面設計更加具有藝術價值。
二、服裝平面設計的功能性
服裝本質是對人體起到保護、遮羞以及裝飾作用的產品,服裝平面設計強調以人為本,其須盡可能滿足大眾生活和社會市場的深層次需求,其功能性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服裝平面設計通常需要具備以下作用:一是保護作用,這一作用主要以保護人體不受侵害為前提,例如冬季服裝增強面料的保暖性;戶外服裝增強其防潮、耐磨特性;運動服裝增強其吸濕、透氣特性等。二是遮羞作用,這一功能是服裝最原始、最基本的功能,在“性別意識”覺醒和社會文明發展的作用下,人類逐漸意識到自身與動物的差別,開始用樹葉、動物皮毛作為“衣服”將隱私部位遮蔽起來。三是裝飾作用,這一作用的重要性隨著現代文明的發展而不斷提高,其主要體現在服裝的搭配效果、審美意蘊和藝術價值等方面,以起到滿足人類精神審美追求、襯托個人氣質以及提高個人形象的作用。
三、藝術性與功能性的結合
藝術性和功能性都屬于服裝平面設計的基礎屬性,二者之間存在一種互惠互助、相輔相成的關系,缺失任何一種特性都將極大限制服裝設計作品的廣泛傳播與長效應用,因此,在服裝平面設計過程中只有將藝術性與功能性合理、有效地結合起來,才能制作出既符合時裝藝術審美理念也能夠滿足大眾基本需求的服裝設計作品。與此同時,隨著社會生產力與大眾審美意識的不斷提高,藝術性和功能性的結合將愈發緊密,從而有助于提高服裝平面設計的整體價值,促進服裝行業長效發展。
綜上所述,服裝平面設計的藝術性和功能性都至關重要、缺一不可,設計師在進行服裝平面設計時需要實現二者的有機結合并充分發揮其實際作用,讓服裝設計作品能夠全面滿足人們的審美標準和根本需求。《服裝平面款式圖設計》內容全面、層次分明,具有良好的教育指導作用,是學習服裝平面設計不可多得的優秀教材,既可以作為中等職業學校服裝類專業的教學參考讀本,也適用于服裝崗位培訓指導。(作者簡介:李文,講師,碩士,河南輕工職業學院視覺傳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