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方芳 金珠瑪
南京醫科大學附屬腦科醫院精神科,江蘇南京 210029
藥物性肝損傷(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是指由于病人應用各類處方或非處方藥物、保健品及生物制劑等引起的肝臟疾病[1-2]。作為常見的肝臟疾病,DILI 發病率可達到(1~10)/10 萬,且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現代醫藥的廣泛應用,其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若控制不良,DILI 可導致患者急性肝功能衰竭,嚴重者可致死亡[3-5]。既往文獻[6-7]顯示,黃疸住院患者中2%~5%病因為DILI,1/5 的老年肝病患者亦合并DILI。不恰當的治療方式可能使部分患者發展為肝硬化。復方甘草酸苷與甘草酸二銨作為目前臨床上常用的治療DILI 藥物,在治療酒精性肝硬化及慢性肝炎等方面效果明顯[8-10],然而,關于二者在治療DILI 方面的臨床效果及安全性比較,既往研究較少,且未達成共識。本研究探討復方甘草酸苷與甘草酸二銨腸溶片治療DILI 的效果及預后情況,為下一步臨床采取更為有效的治療方式提供依據。
選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南京醫科大學附屬腦科醫院精神科收治的120 例DILI 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各60 例。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體重指數(body mass index,BMI)以及家族史情況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表1),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南京醫科大學附屬腦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所有參與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的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的比較(±s)
組別例數年齡(歲)男性(例)BMI(kg/m2)DILI 家族史(例)觀察組對照組t/χ2 值P 值60 60 58.2±13.9 60.8±10.2 1.058 0.292 50 49 0.058 0.810 23.0±2.0 23.8±4.4 0.652 0.515 17 21 0.616 0.432
納入標準:患者均經診斷為DILI。排除標準:①合并其它肝臟疾病者;②患者對甘草酸二銨腸溶片或復方甘草酸苷過敏;③其它原因所致肝損傷者;④合并急性心衰、心源性休克及其他重要臟器疾病者。
觀察組患者口服甘草酸二銨腸溶片(安徽省先鋒制藥有限公司;生產批號:190304;規格:50 mg/片),150 mg/次,3 次/d;硫普羅寧片(上海凱寶新誼藥業有限;生產批號:1906114;規格:100 mg/片),0.2 g/次,3次/d,配合其它常規治療。對照組患者口服復方甘草酸苷膠囊(江蘇正大天晴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批號:190509;規格:50 mg/粒),3 粒/次,3 次/d,硫普羅寧片用法同觀察組,配合其它常規治療。兩組治療周期均為6 個月。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肝功能指標[堿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谷丙轉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轉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及總膽紅素(total bilirubin,TBil)]、炎癥細胞因子[白細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細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及腫瘤壞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及不良反應[消化系統癥狀(腹脹、惡心嘔吐等)、心血管系統癥狀(頭痛、心悸、高血壓、胸悶、頭暈等)、偽醛固酮癥]發生情況。
采用SPSS 19.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ALP、ALT、AST 及TBil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ALP、ALT、AST 及TBil 水平均低于治療前,觀察組患者的ALP、ALT、AST 及TBil 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肝功能指標的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肝功能指標的比較(±s)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0.05
組別例數ALP(U/L)治療前治療后ALT(μmol/L)治療前治療后AST(μmol/L)治療前治療后TBil(μmol/L)治療前治療后觀察組對照組t 值P 值60 60 153.22±42.16 154.38±37.81 0.237 0.813 43.78±12.30a 55.66±13.12a 2.963 0.004 684.30±129.61 700.48±114.46 0.646 0.520 29.94±10.86a 46.95±15.53a 4.097 0.000 152.29±29.35 156.04±20.20 0.815 0.417 26.84±6.84a 48.66±10.21a 7.003 0.000 127.91±29.94 123.87±25.83 0.791 0.430 38.94±8.68a 56.73±5.20a 13.619 0.000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IL-6、IL-1β 及TNF-α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IL-6、IL-1β 及TNF-α 水平均低于治療前,觀察組患者的IL-6、IL-1β 及TNF-α 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炎癥細胞因子水平的比較(±s)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炎癥細胞因子水平的比較(±s)
組別例數IL-6(pg/mL)治療前治療后t 值P 值IL-1β(pg/mL)治療前治療后t 值P 值TNF-α(ng/mL)治療前治療后t 值P 值觀察組對照組t 值P 值60 60 45.33±7.30 44.26±6.06 0.874 0.384 18.34±6.08 28.10±5.46 9.251 0.000 22.006 15.346 0.000 0.000 17.43±3.74 18.16±4.07 1.023 0.308 7.94±3.45 11.25±3.87 4.945 0.000 14.447 9.530 0.000 0.000 7.81±1.11 7.92±1.20 0.521 0.603 4.13±0.88 5.84±0.92 10.404 0.000 20.124 10.655 0.000 0.000
觀察組患者的消化系統癥狀及偽醛固酮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的心血管系統癥狀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表4)。

表4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的比較[n(%)]
DILI 作為藥物應用后常見的肝臟副作用,其發病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①競爭性抑制膽汁排泄造成肝損傷;②介導脂質過氧化使肝細胞變形;③介導免疫反應及變態反應使得肝細胞損傷[11-13]。該病發生后可導致患者急性肝功能衰竭,嚴重者可致死亡[14]。既往臨床上多采用復方甘草酸苷與甘草酸二銨作為治療DILI 的藥物,且療效尚可[15],然而,關于二者在治療DILI 方面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比較,既往研究較少,且未達成共識,目前已成為臨床工作中藥物選擇的重點和難點之一。為此,本研究旨在探討復方甘草酸苷與甘草酸二銨治療DILI 的臨床效果。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前,兩組患者的ALP、ALT、AST 及TBil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ALP、ALT、AST 及TBil 水平均低于治療前,觀察組患者的ALP、ALT、AST 及TBil 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兩組患者的IL-6、IL-1β 及TNF-α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IL-6、IL-1β及TNF-α 水平均低于治療前,觀察組患者的IL-6、IL-1β及TNF-α 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消化系統癥狀及偽醛固酮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的心血管系統癥狀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甘草酸二銨腸溶片能夠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降低治療后炎癥反應,且能夠使患者保留更多的肝功能。甘草酸是甘草的主要活性成分,包括兩種差向異構體,分別是18α-甘草酸(18α-glycyrrhizic acid,18α-Gly)和18β-甘草酸(18β-glycyrrhizic acid,18β-Gly)。18α-Gly 和18β-Gly 在理化性質、藥效學、藥動學以及不良反應等方面均有較大差異。甘草酸二銨鹽屬于第3 代甘草酸制劑,成分以18α-Gly 為主,而復方甘草酸苷屬于第2 代甘草酸制劑,成分以18β-Gly 為主,相關研究表明,以18α-Gly 為主要成分的甘草酸二銨相比于以18β-Gly 為主的復方甘草酸苷藥物安全性更好,具有更低的不良反應發生率,與本研究結果一致[16-17]。參考既往文獻[18],甘草酸二銨腸溶片能夠抑制高遷移率蛋白族1,抑制炎性因子的生成,減輕肝臟炎癥反應,同時可拮抗氧化劑對肝臟細胞的破壞。甘草酸二銨腸溶片用于各種急慢性肝炎的治療,具有抗炎、抗氧化、降酶、保護肝細胞膜、免疫調節、改善肝功能等多重藥理作用,可用于保肝綜合治療,臨床用藥需求較高,受到臨床醫生和患者的高度認可,可以顯著改善傳統口服甘草酸制劑的偽醛固酮癥、胃腸道反應高等安全性問題,產品更安全,治療效果更優,可以幫助優化肝病患者治療方案。
同時,本研究尚有不足,研究對象人數較少,納入影響患者預后的血清學指標較少。筆者將在日后的研究中,進一步增加調查人數,盡可能納入更多影響因素,進一步證實本研究結論。
綜上所述,甘草酸二銨腸溶片、硫普羅寧結合其他常規治療方案治療DILI 的效果確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指標,降低肝損傷,促進膽汁酸代謝,且無明顯不良反應發生,安全性更高,值得在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