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巧麗
[摘 要] 幼兒園階段一直都是教育發展的重要階段,也是教育啟蒙時期。在教育發展的過程中,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幼兒正處于思想和認知形成的階段,這個時期的成長對于幼兒來說尤為重要。在這一時期,幼兒離開父母進入集體生活,開啟全新的學習階段。隨著教育的深入發展,幼兒園的環境創設問題,成為社會和學校關注的重要方向。
[關鍵詞] 環境創設;幼兒園;成長
“孟母三遷”的故事我們都聽過,為了讓孟子有一個好的成長環境,孟母搬了三次家,這充分說明了環境對一個人成長的重要性。良好的學習環境,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幼兒園培養幼兒的思維和習慣,可以說直接影響了幼兒后續學習和發展的方向。
一、幼兒園環境創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過于注重物質環境的創設
教育環境創設包含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物質環境的創設,也有人文環境的創設,還有自然環境的創設,這些都屬于環境創設中的一部分。但現階段的幼兒園,在環境創設過程中,過于注重物質環境的創設。不管是教學用具還是游玩場所,像滑梯、課桌、書本等物品,學校都過于注重物品精美的程度,忽略了貼合幼兒的身心發展。所有的環境創設,最終都是為了幼兒的成長,如果不能貼合幼兒的發展特點,就失去了環境創設的根本意義。
(二)忽略了人文環境的創設
在幼兒園時期,對幼兒的人文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不僅奠定了幼兒后期學習的方向和基礎,也對幼兒的思想觀念形成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但是在幼兒園的人文環境創設過程中,很多教師往往以幼兒年齡小為由,忽略了人文環境的創設。幼兒的年齡以3~6歲為主,在這個年齡段,他們的思維意識都是比較單純,已經具備了獨立思考能力,因此教師要注重人文環境的創設。
(三)忽略了環境和教學的結合
環境的創設,主要是為了更好地開展幼兒教學活動,但是在幼兒園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忽略了環境和教學的結合。很多教學活動以游戲的形式開展,這樣的教學模式,一是為了給學生的學習營造一個輕松自由的環境;二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在游戲教學的過程中,出現了“重玩輕學”的現象,這一現象的產生,也是因為沒有正確認識環境和教學的融合。
二、幼兒園環境創設對幼兒的影響
(一)有利于幼兒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
環境有利于一個人的習慣養成,良好的習慣對一個人的影響是全方位的。良好的習慣,無論是在工作中還是在學習中,都可以增強一個人的競爭力。隨著經濟的全面發展,優生優育的思想深入人心,在這樣的趨勢下,大部分幼兒都是獨生子女。幼兒在家里,吃飯、穿衣都是由大人一手操辦的。在幼兒園環境創設中,可以讓幼兒養成自主生活的意識,這也是培養學生良好習慣的體現。在環境創設的過程中,培養幼兒的良好習慣,可以提高幼兒的獨立自主能力,這對于幼兒后期的發展和學習,有著重要的積極影響。
(二)引導幼兒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
幼兒對玩具有著天生的好奇心,這也是幼兒的天性。幼兒會因為玩具和同學打架,發生糾紛。這個時期,幼兒具有很強的自主意識。所以教師在環境創設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引導,引導幼兒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全面滲透“分享、友愛”等思想。思想是一個人根本,也是生存和學習的主要活動依據,所以在幼兒環境創設時期,幫助幼兒樹立一個正確的思想觀念,是每個幼教工作者都不可推卸的責任和義務。
(三)培養幼兒的自主學習能力
出于年齡的客觀原因,幼兒的思維能力和認知能力都還處于一個發展的階段,他們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是十分有限的,在教師講解的過程中,學生所接收的信息也是有限的。但在物質環境的創設過程中,幼兒園有很多繪本和圖片,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繪本和圖片培養幼兒的自主學習能力。雖然幼兒思維能力還比較低,但是他們對色彩和圖畫的感知是十分強烈的。在這個過程中,幼兒的思考能力可以得到充分的鍛煉,從而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這也是幼兒環境創設中的重要目標。
三、幼兒園環境創設對幼兒成長的影響分析
(一)平衡物質環境和人文環境的關系
幼兒環境的創設,主要是為幼兒的成長提供一個教學平臺。要做到這一點,在環境創設的過程中,可以平衡物質環境和人文環境的關系。在物質環境創設的過程中,要以幼兒為主,突出幼兒的主體地位。在人文環境的創設過程中,要充分結合物質環境的條件。以“視頻教學”為例,在幼兒園教學過程中,教師會采用多媒體教學的方式。多媒體是物質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教學中有著重要的作用。教師利用多媒體視頻教學的時候,一定要注重知識的傳播。不能出現視頻結束了,學生什么都沒有學到的情況,這樣的教學模式就失去了物質環境和人文環境的平衡。所以在環境創設的過程中,教師一定注重兩者的關系平衡,這對于幼兒的綜合素養培養有著重要的意義。
(二)尊重幼兒的主體位置
不管是在學習還是在教學的過程中,學生都占據主體地位,在幼兒園環境創設的過程中,也是一樣的,幼兒也是環境創設的主體。在環境創設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要做到這一點,教師就要結合幼兒的實際情況。幼兒園通常會將幼兒分成小班、中班和大班,不同年齡段的幼兒對環境的需求是不一樣的,所以教師在創設環境的時候,一定要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深入了解幼兒的心理,結合幼兒的特征創設環境,這樣不僅可以促進環境對幼兒產生積極影響,還能為學生的成長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這也是環境創設的根本意義。
(三)創設豐富多彩的環境
不管是物質環境還是人文環境,都是多方面的。在環境創設的過程中,教師和學校可以創設豐富多彩的環境。以“教室的裝飾”為例,在幼兒園的教室裝飾時,教師一般選用的都是圖畫,但是在構建多彩環境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多元素。除了圖畫外,教師還可以結合古詩詞或者毛筆字。如果情況允許,教師還可以讓幼兒參與到環境創設的過程中,這樣不僅能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還能提高幼兒的參與度。豐富多彩的環境,可以充分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在教育不斷深入的過程中,除了幼兒園的文化教育外,幼兒的綜合能力培養也是教師教學的重要方向,更是幼兒環境創設的重要目標。
綜上所述,幼兒時期的教育是教育的開端,也是教育發展的基礎,對于幼兒自身及社會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在幼兒教育發展過程中,教師一定要營造一個積極的環境。良好的環境創設不僅可以促進幼兒的學習發展,還可以為幼兒的后期發展奠定基礎。良好的環境不僅可以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還可以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這也是教師教學水平提升的重要體現。
參考文獻
[1]楊秀娟.幼兒園環境創設對幼兒教育的影響[J].學園,2020,13(15):44-45.
[2]關曉鶯.幼兒園環境創設對幼兒身心發展的影響和價值[J].科普童話,2020(20):109.
[3]吉培培.幼兒園環境創設活動實踐研究[J].文理導航(中旬),2020(2):77.
[4]趙友芬.幼兒園環境創設對幼兒教育的影響研究[J].成才之路,2020(3):98-99.
[5]林艷.幼兒園“靈動”運動環境創設之我見[J].考試周刊,2017(60):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