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國華
[摘 要] 開展黨史國史教育,引導小學生了解黨和國家的建立與發展歷程,是新時代加強小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需要,是學校開展德育的需要,是新時代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的需要。小學思政課是加強小學生黨史國史教育的主陣地,教師應根據小學生的知識基礎和身心發展特點,探索出將黨史國史教育融入思政課的方法。
[關鍵詞] 黨史國史教育;小學;思政課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學習黨史、國史,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繼續推向前進的必修課?!敝袊伯a黨的百年,是開天辟地、披荊斬棘、乘風破浪的百年,是自力更生、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百年,是堅定信念、不忘初心、開拓創新的百年。這段黨和人民共同走過的光輝歷程,蘊含著極為豐富的智慧與力量,亟待每個人汲取。小學生群體的基本特征和小學階段的教育使命決定了小學教育的基礎性地位。小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能否正確引導小學生“扣好人生第一??圩印?,決定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否后繼有人,關系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能否實現。
一、在思政課中開展黨史國史教育的原因
“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習總書記的這句話表明了他對青少年的殷殷關切。重視對青少年的黨史國史教育,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老師。在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突出黨史國史教育內容,引導廣大青少年深入了解黨和國家的發展歷程,對激發其愛國愛黨熱情,堅定其愛國信念,樹立其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一)黨史國史是我們黨、國家和民族的寶貴財富
中華民族的豐富歷史畫卷是由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構成的。在歷史長河中,當處于某個歷史階段時,我們必須知道這個階段是怎樣發展而來的,才能更好地以史為鑒,認知現實,指導未來。中國歷史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是值得并且需要我們倍加珍惜、代代相傳的“傳家寶”。黨史更是近代以來國家和民族歷史發展的真實記錄,是一部匯集前人知識、智慧、經驗的“百科全書”。我們要引導小學生學習黨史國史,使其了解黨是怎樣帶領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深刻地認識黨和人民在此過程中經歷的苦難與曲折、做出的貢獻與犧牲、取得的勝利與輝煌,從而堅定他們愛黨愛國的信念。
(二)小學階段是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
小學階段是學生人生觀、價值觀雛形的形成時期,是學生塑造品格、確立理想信念的重要階段。小學生是我們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生力軍和后備軍,作為祖國的下一代,肩負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與希望。在民族文化被沖擊的當今社會,唯有從小加強黨史國史教育,才能幫助他們增強民族自信心,提高思想“免疫力”,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將紅色傳統、紅色基因牢牢植入他們的內心,培養他們的愛黨愛國情感,使他們忠于黨、忠于祖國、忠于人民。
(三)信息時代需要從小加強黨史國史教育
在網絡發達的信息時代,網絡社交平臺、媒體等上的信息豐富而駁雜,其中甚至包含肆意歪曲、丑化黨史國史,編造片面、虛假的所謂“歷史”,抹黑英雄英烈,玷污黨和國家的內容。小學生由于年齡及知識經驗的限制,好奇心強烈,自控能力和分辨能力有限,使得他們容易沉迷網絡,容易被歷史虛無主義影響,這不利于他們的健康成長。加強小學生的黨史國史教育,就能用真實的歷史感召他們,用英雄的事跡激勵他們,引導他們正確了解黨情國情,培養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保證黨和人民的事業薪火相傳,永葆生機和活力。
二、在小學思政課中開展黨史國史教育的方法
小學階段的思政教育重在啟蒙小學生的道德情感,要給學生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引導其形成正確科學、積極、美好的情感,具有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美好愿望。小學生的思維常與直接經驗相聯系,并且注意力集中的時間較短,主動性、獨立性、自制力等隨年級升高逐步發展。因此,小學思政課教師應根據小學生心理及認知特點因材施教、創新方法,激發學生學習黨史國史的興趣,引導學生形成愛黨、愛國、愛人民、愛社會主義的情感。
(一)提升教師綜合素質
在全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說:“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關鍵在教師,關鍵在發揮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彼颊n教師必須充分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積極探索如何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首先,思政課教師應自覺加強自我修養,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并在生活實踐中融入對黨和國家的忠誠與熱愛,充分發揮榜樣示范作用。其次,思政課教師應自覺提升業務能力,關注教材,關注學情,認真備課,并積極與同組的教師交流、探討或外出觀摩學習,汲取有益經驗,努力提升自身專業知識。最后,思政課教師應時刻更新知識,通過各種途徑收集黨史國史方面的教學素材,廣泛閱讀,加深對黨的本質的認識和祖國的熱愛,提升黨史國史教育的實效性、生動性。
(二)創新思政教學方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在思政課教學中加強黨史國史教育,應盡可能地從激發學生的興趣入手,讓學習過程成為學生愉快的精神體驗。成熟的多媒體技術為豐富課堂教學提供了諸多便利,教師可充分利用現代傳媒、網絡的優勢,制作相關的短視頻講述革命故事,結合紅色詩歌朗誦等形式開展黨史國史教育,這樣的教學模式增強了思政課堂的趣味性,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此外,教師應注重課內與課外的結合,注重學生的參與,在講授的基礎上融入實踐、體驗等多種方式,在活動中開展黨史國史教育。比如,教師可利用紅色研學活動和重要節日開展黨史國史教育,借助清明節、建黨節、建軍節、國慶節等節日,組織學生參觀革命遺址、革命紀念館,舉辦黨史國史知識競賽,唱紅色歌曲、讀紅色書籍、看紅色電影等活動,引導學生在活動中充分領會紅色精神。
(三)拓展黨史國史教育領域
學校應充分認識到黨史國史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加強與宣傳文化、黨史研究等部門的協作,運用互聯網平臺加強黨史國史教育。比如,充分發揮電視媒體的作用,推薦學生收看如《大國崛起》《厲害了,我的國》等節目,增強黨史國史對小學生的吸引力、引導力。加強家校合作,推動黨史國史教育更好地融入家庭教育,滲透到家庭的日常生活中,加強青少年黨史國史教育的整體合力。多方聯動,切實做到青少年在哪里,黨史國史教育就延伸到哪里,引導青少年真正把愛國愛黨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歷史是一面鏡子,鑒過往而知未來??傊?,小學思政課教學中的黨史國史教育不是可有可無的問題,而是必須下力氣抓好的問題,是一個關系到黨和國家發展能否后繼有人的大問題。我們應加強對小學生的黨史國史教育,用黨史國史的實踐創造、經驗教訓啟迪他們,用黨史國史的優良傳統、偉大成就鼓舞他們,發揮好黨史國史以史鑒今、資政育人的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任莉.愛國主義教育融入思政課的有效途徑[J].家長,2021(11):123-124.
[2]黃玉琳.習近平關于黨史、國史的重要論述研究[J].決策探索(下),2021(3):6-7.
[3]戈家萍.小學思政課教學中的“八要、三忌”[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9(8):117-119.
[4]易開齊.淺談小學思品課教學的方式方法[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2(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