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子賓 郎群
摘 要: 管樂教育是現在我國中小學生音樂教育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它對激發學生的音樂興趣、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豐富學生的校園文化生活等方面都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我國中小學近年來管樂教育發展迅速,但因地域的經濟發展不同,管樂教育差異也過大,南方隨著經濟快速發展,對外交流的增多,音樂等藝術形式迅速發展。但是東北地區隨著人口流失,經濟發展過慢,音樂等藝術形式也發展過慢,對外交流所接受的信息也過少。導致我國東北地區中小學管樂教育還是沒有廣泛展開,只有少數學校會有管樂團,許多學生都不認識樂團中的各種樂器,在南方等城市,中小學管樂團已經發展十分成熟,幾乎每個學生都會一種樂器。東北地區專業管樂老師缺乏,以及教育思想上對音樂教育的不重視,導致中小學管樂教育發展落后,針對此現狀提出一些發展對策。
關 鍵 詞: 中小學;管樂團;管樂教育
在我國大力發展素質教育的背景下,藝術教育成為了推動我國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音樂作為我國素質教育階段基礎課程之一,能夠很好地培養學生。管樂教育作為音樂教育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其本質是一種創造性教育,它不僅能充分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還能使學生在音樂學習道路上獲得更多的樂趣。管樂團是一種表現力很強的音樂表演形式,有很強的舞臺表現力,而且在各種開幕式或音樂會等場合有很好的渲染氣氛的作用。而且它對提高學生的音樂表現力有很好的促進作用,讓學生對音樂產生興趣,懂得音樂對人生的價值與意義。通過管樂團的排練過程還可以培養學生合作精神,提升學生們的音樂鑒賞能力和人文素養,演奏不同時期的作品,還能豐富音樂素養知識。管樂團的形式還可分為行進管樂團,這是一種具有很強表演性的表現形式,其難度也比較大,適合培養學生的肢體協調能力,協作指揮能力,還能提高演奏水平。管樂教育的開展可以提升學校的教育水平,也能反映出學校的辦學水平。在我國,中小學對管樂藝術教育有一定的起步,部分學校已經組建管樂團,但隨著管樂團在我國迅速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許多制約因素和其他因素的影響導致管樂團的進一步發展。作為一名管樂教育的傳播者,不斷思考管樂教育在中小學音樂教育中的問題和對策,提出一些思考[1]。
一、中小學管樂教育的現狀
(一)管樂教育的相關器材設施不齊全
管樂教育最重要的就是管樂器等設備要齊全。管樂的種類繁多,價格也因樂器各種材料及品牌的不同而不同。管樂器對樂器的要求很高,銅管的材料及制作工藝對樂器所產生的音色有很大的影響,部分學校在購買樂器的時候可能因為某種樂器便宜而購買廉價的樂器,這樣的樂器對初學者的影響也很大。廉價的樂器可能音不準,對學生未來的學習影響是很大的。管樂排練的前期準備還需要譜臺、樂譜、指揮臺、凳子、以及管樂的消耗品,這些都是必需品,管樂團排練還需要一個比較大的排練廳,許多學校根本沒有音樂廳或者排練室,只能在狹小的教師內進行排練,樂隊各聲部不能夠很好地形成音響效果,排練也達不到標準要求。導致學生不能很好地接受管樂教育。
(二)專業管樂教師缺乏
現如今我國管樂教育也不斷發展,各大音樂學院培養的音樂老師也逐漸增多,但中小學內的音樂教師多數以聲樂、鋼琴教學為主,專業管樂教育的老師還是較少的,造成了即使學校成立了管樂團,但因老師對管樂專業知識不足,使學生得不到更好的學習,影響學生對管樂學習的興趣。反映出我國中小學學校專業管樂教師的缺乏,藝術教育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還有因地區經濟發展狀況,經濟發展狀況落后的地區人才流失過多,各方面優秀的音樂教師都向往大城市、經濟發展較好的地區,這也造成了南北音樂教育產生差距。在南方地區管樂的發展十分迅速,不僅有政府及學校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國內大批優秀的管樂教師涌入南方,還因對外交流便利的地理優勢,吸引來大批的優秀外教管樂教師,各地還會舉辦大師班,以及管樂藝術節,世界各地的大師及優秀學生聚在一起交流學習經驗使學生得到更加系統更加專業的管樂教育。而東北等地區因地域、環境、經濟等原因,專業管樂教師偏少,導致東北地區管樂教育發展比不上南方等地區。
(三)管樂教育理念“異化”
目前在我國中小學管樂教育中沒有很好地體現出中小學生應有的特點,中小學生的特點應該是在實踐中學習,培養他們的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想象力還有他們的好奇心。這些都應讓學生在平時的音樂教育中得到培養。而現在中小學管樂教育在實踐中變成立了非音樂教育。音樂教育是學校美育的主要內容和重要途徑。而美育在學校的素質教育中的地位問題及與德育的關系問題得不到很好的解決。使我們不能真正科學地理解音樂教育及管樂藝術的價值。只關注管樂教育外在的價值,而忽視管樂教育的內在及本質的價值—審美價值。只習慣把管樂教育看作一種點綴,而漠視管樂教育在培養學生音樂興趣、培養創造力、完善人格、美化人生等諸多方面獨特的作用。把教會學生掌握教材上的知識技能看作是管樂教育的目標本身,認為中小學的音樂教育主要為專業音樂院校輸送專業后備人才,將培養學生管樂特長當成中小學管樂教育的主要目標,只注重音樂知識技能的培養而忽視中小學生在管樂方面可持續發展的決定性因素—管樂興趣愛好的培養。中小學生的音樂教育主要是培養學生興趣,從積極的方面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對他們未來的音樂學習做一個鋪墊,這才是中小學生的音樂教育。
二、管樂教育的發展建議
1.中小學管樂教育的教學工作要得到學校的重視,學校要提供專項的經費支持,用于購置管樂教育的配套樂器以及教材演出樂譜和樂器保養品消耗品,還有一定數量的音響、譜臺、演出服裝等,還需提供一定數量的教室和排練廳來開始管樂教學以及管樂團的排練[2]。以保證管樂教育的正常教學。學校還要組織管樂團積極參加演出及比賽,可以舉辦運動會及大型場合舉辦開幕演出,或者舉辦管樂比賽。讓學生的學習成果有展示的舞臺,這樣更能增加學生對管樂的學習興趣以及對團隊榮譽感和自身的自信心,還能提高學校的辦學質量及教育方式,對學校也是很好的建設。
2.中小學專業管樂教師的師資力量是管樂教學的重中之重,一些沒有專職管樂教師的學校可以從第三方或者專業藝術團體的演奏員中聘請來擔任學校的管樂教學工作。中小學音樂教師招聘應對專業方面多樣化,不能僅僅限于鋼琴及聲樂方面,應增加管樂專業教師的招聘。專業藝術院校培養的人才也需要多方發展,不僅自身專業技能過硬[3],還需了解其他方面的技能以滿足現在中小學音樂教育的需求。當前中小學生的管樂教育不能只局限于學校中的活動,要多帶領學生參加校外的活動,多參加舞臺實踐,多與專業樂團或水平更高的中小學樂團交流學習,所以音樂教師不能單一的只教授一般的音樂課程,還需要老師能組織學生樂隊參加各種實踐活動和比賽。另外學校還需要加強對管樂老師的定期培訓,讓教師多出去交流學習,提升他們的專業教學水平,讓學生在管樂學習得到更好的教育。教師要有人格魅力,提高自身修養,加強自身的思想建設,使每個學生的個性得到良好的發展,釋放學生的天性,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3.蘇霍姆林斯基的名言:“音樂教育——這不是培養音樂家,而首先是培養人。”中小學的音樂教學目的就是培養基本音樂文化素養的人,而不是專業的音樂人士。管樂教育也只是培養中小學生對音樂的興趣,使學生的特性更加表現出來,對于管樂的好奇會促使學生對音樂的渴望,培養學生的自我意識,培養他們的審美能力,讓他們了解西洋管樂,了解這種不同于民樂的樂器,各種樂器都具有不同的音樂特性,音色也不盡相同,但組成樂團共同演奏卻形成另一種音響效果[4]。極大地促進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以及對管樂的愛好,讓孩子度過美好的快樂時光。
綜上所述,中小學的管樂教育是需要長時間的、專業系統的工作。教育工作必須循序漸進,堅持科學發展觀的指導思想,腳踏實地進行教學組織學生管樂團的排練。為保證中小學管樂教育有序地進行,還必須完善教育培訓體系;專業藝術院校應培養更多的音樂教師、管樂人才;政府及社會應多組織管樂類教育活動或者大型比賽,讓管樂教育在全國引起重視,使學校在管樂教育中得到更好的發展,為中國的管樂教育創建良好的發展環境[5]。
參考文獻:
[1]劉福華.中小學建立管樂團的必要性簡述[J].黃河之聲,2020(12):149.
[2]李炳帥.論中小學管樂團建設中的發展策略[J].傳播力研究,2019,3(24):171-172.
[3]李曉明.中美管樂教育課程設置的不同與合理構想[J].中國文藝家,2019(5):137-141.
[4]胥和悅.中小學管樂團文獻研究綜述[J].藝術評鑒,2018(7):125-127.
[5]譚深.論我國學校管樂團的發展現狀與方向[J].樂器,2017(9):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