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體育賽事對推動全民健身具有示范引領作用,群眾體育又將為大型體育賽事成功舉辦創造良好氛圍。9月15日,第十四屆全運會在西安開幕。本屆全運會展示了為創新競技人才選拔、培養、激勵保障機制提供平臺,著力推動全民健身、群眾體育發展的思路,符合中央發展體育運動的總體謀劃和頂層設計。讓民眾成為重大體育賽事的最大受益者,必將有力推動建設體育強國、健康中國目標順利實現。
萬眾矚目下,我們聽到了引領大眾奔向健康中國美好未來的足音。
本屆全運會上,我們能看到蘇炳添、全紅嬋、張雨霏、楊倩等在東京奧運會上爭金奪銀的奧運選手的風采,還能看到民間高手在毽球、輪滑、龍舟、地擲球、圍棋、象棋等項目上的激烈角逐,并一覽廣場舞、廣播體操、健身氣功、太極拳項目的精彩展演。首次設立群眾賽事活動展演項目,首次采用線上參賽、線下評審的方式進行,首次將疫情控制與平穩辦賽相結合,首次將四個展演項目同時同地舉辦……一系列新亮點、新思路和新舉措,凸顯了群眾體育的生機和活力,為新時代全運會注入了強大動力,必將對推動構建全民健身更完備服務體系發揮重要作用。
從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將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略,到國務院《全民健身計劃(2021—2025年)》就促進全民健身更高水平發展做出部署;從“雙減”政策實施后“每天都有體育課”,到全國體育場地超過31億平方米,87%的大眾健身人群每次鍛煉時長達到0.5至2小時……實施體育強國戰略的根基越來越牢固,健康中國的藍圖正在一步步變為現實。(摘自《北京青年報》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