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向智
【內容摘要】語文知識的內涵對初中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甚至影響著他們的情緒
變化。盡管人們每天都能接觸到語文,并且時時使用語文語言知識,但在目前的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往往是知識的
“播種者”和“收獲者”,學生只是被動地被老師灌輸知識,缺乏足夠的自我思考和自主探究學習機會,這種教學不是
以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基礎,而是忽視了學生學習語文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本文就是從這種教育背景出發,根據新時
期初中語文教學改革的需要進行探討。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培養學生興趣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它是學習初中文的原動力,在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每位初中語文教師都
希望能找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途徑。為改變這種現狀,中學語文教師在充分利用教材的同時,應結合多種教學手
段,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以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使其能更好地適應新時代的語文學習要求。
一、活躍課堂氣氛、營造學習氛圍
教師“跟著學生學”,是著名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的理論,提倡生本主義教學思路,選取學生喜歡的學習內容,打
造學生感興趣的學習環境,能夠引導學生積極地自主學習。要用多種手段活躍語文課堂,使課堂更有趣,需要教師精心
設計每個教學環節,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探究的樂趣。語文教師可以將班級內的學生按照異質化原則分為若干學習
小組,并提倡學習小組內成員展開良性競爭,這是一種能夠激發學生爆發自身潛能的方式,學生覺得學習有了樂趣,而
且在集體榮譽感的激勵下,爭先恐后地努力學習。
活躍的課堂氣氛能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同時也能營造一個積極向上、堅韌不拔、互幫互助的學習氛圍。
初中語文課堂學習氛圍影響下,很多學生都能夠迅速集中注意力,注重語文課堂上的思考及探究,針對每一次教師所
布置的教學任務進行預習,積極主動地思考語文課堂所學的知識。有些學生還會高效地使用語文教材,通過預習老
師給的學習提示,自己理解知識,然后在課堂上積極交流,有時候因為一些知識點很有趣,同學們爭先恐后地分享自
己的心得,在愉快的氣氛中不知不覺地完成學習。教師還可以通過簡單的筆試和競賽,以投票評分的形式,引導初中
生在語文課堂上就語文知識重點或課外閱讀拓寬環節等加以探討。
二、提倡賞識教育、融洽師生關系
初中語文課堂特別適合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學生通過對語文知識的學習逐漸理解了人與人之間相處的道理,形成
了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語文教師教育學生理解父母、理解老師、感恩朋友,利用語文閱讀中的一些故事,喚起學生對
于未來生活的向往。現代教育倡導教師的鼓勵教育與賞識教育,對學生的批評應該有所依據,并注意方式、方法,不僅
要做到教書育人,而且要在學生犯錯誤時引起學生的思考。老師的鼓勵與批評都要有根據,有深度,不可盲目。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語文教材及課外讀物中蘊含著豐富的知識內容,不僅能給學生帶來新奇的體驗,還能促進師
生互動,增進師生關系。把課堂內外的交流作為師生關系的紐帶,在課堂上,教師積極鼓勵學生嚴于律己,教學方法
靈活多樣。積極提倡和運用賞識教育,不僅能使師生關系更加融洽,也能促使學生學會更好地利用語文知識和材料,
提高語言表達能力[2]。
如,在學習《我的叔叔于勒》章節時,首先倡導學生自行預習和閱讀,加上自己的反思,逐漸理解文學作品想要傳達
的用意。
師:同學們,我們從標題上看,于勒的名字出現在小說題目的醒目位置,那么于勒是不是就是故事的主人公呢?
生:老師判斷主要人物不是根據題目上的名字判斷,而是應該根據三個不同的角度判斷。
師:好的,這位同學說得很好,哪位同學能告訴老師這三要素究竟是什么呢?
生:看這篇文章對人物描寫和琢磨有多少?看這個人物在小說中的地位和實際作用是什么?
生:看這篇故事作家的創作意圖,是否跟要研究的對象有關?
師:同學們都說得非常好,你們對判斷一個人物是否為主要人物的知識點掌握得非常棒!
師:那么如果我們現在一起閱讀,可以發現該篇小說中有哪些情節是非常重要的呢?又有哪些人是非常重要的
呢?請大家自行閱讀兩分鐘,而后,告訴老師在該篇小說中哪些情節是非常精彩的呢?
三、立足語文課堂,發揮語言交際作用
語言是人們溝通和交流的工具。初中語文教師引用經典的好詞好句,或者歷史上的名人故事,可以全方位地把控
學生的語文學習基礎,同時又根據學生的學習現狀,濃縮課內外的語文知識材料,并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引導學生主動
開口表達,并完成高質量的語言交流任務。對于學生來說,語文課堂上的學習內容將是語文課學習的基礎和重點,教
師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并借助多種多樣的教學手段,如翻轉課堂、多媒體課堂、競賽制課堂等引發學生求知的積極性,
促使學生養成主動求知的良好習慣。
對學生而言,一方面要有效地掌握教師講授的知識,關注教材中的重點和難點,同時要利用教師講授的學習方法
和內容來展開對社會和世界的思考,通過對社會環境的認識來反思人際交往,提高學生對現代社會發展熱點的敏感
度,充分發揮語文的交際和溝通工具作用。許多教師善于把語文課堂知識和社會課堂知識緊密結合起來,掀起了學
生學習語文、關注社會時事的熱潮。作為一種語言交流工具的語文,更是一種德育教育的工具,在課堂內外,學生積
極發揮他們的想象,猜測老師提出的問題的答案,不斷拓展想象的領域,進而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3]。
如,在學習《沁園春·雪》這首經典詞作時,學生都為該詩精妙的景色描寫而驚嘆,并學習該詩詞把議論和抒情融
為一體的方式,從而能夠感受到偉人內心的開闊和愛國情懷。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會在誦讀中體會用詞精準、
描寫清楚的寶貴一面。
師:同學們,在學習《沁園春·雪》時,我們可以通過有感情的誦讀這篇作品,感同身受,領略偉人的風采。下面請
大家帶感情地朗讀這篇古詩詞,體會詞作所展現出的磅礴大氣。
師:請同學們講一講,毛主席在創作這篇詩詞時,是以什么樣的心態。寫下了這篇豪情激蕩氣吞山河的壯麗詩篇?
生:討論。
師:請大家以自由討論的方式,邊討論邊思考,詩人描繪的是什么地方的雪景,以這種雪景來引導什么樣的心態,
詩詞所需要表達的是一種磅礴大氣的傲然之風。那么詩人在寫的歷史英雄人物時,又是怎樣評價他們的?
(課后教師可布置實踐性作業,請同學們就該首詩詞展開對愛國主義情懷的討論。)
四、開展第二語文課堂,兼顧家庭教育力量
初中生有很強的求知欲望,但持續時間不長,初中語文教師的教育空間有限,為了能放飛學生的思想,可以把一些
經典的中學讀物引入課外,還可以讓學生通過社會實踐活動來獲得更多的知識。讀書既是一種享受,又是一種優雅
的生活習慣,為了能讓學生真正喜歡讀書,領略讀書的好處,老師可以定期組織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小組間的交流。
如果條件允許,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到博物館、紅色文化基地、風景名勝景點等參觀、游覽,通過校外的集體活動引導
學生熱愛、觀察生活,養成積極參與集體生活的習慣,在這些實踐活動中獲得不同的情感體驗。
初中學生的價值觀念正逐步成熟,同時也經歷著青春期絢麗的情感變化,如果能學會捕捉生活中的閃光之處,就
能在老師的多方引導下,展現自我,展示個性,學會提升個人的審美境界。這種人生經驗,常常可以體現在言行舉止、
氣質上,還可以體現在其閱讀能力和寫作水平的提高。這主要是要考慮到社會環境和家庭環境,對學生語文學習興
趣的影響,并在日常學習中,與家長積極溝通、交流。與家長積極合作,積極關注初中生這一特殊的敏感時期,激發他
們學習語文和傳承優質文化的積極性,也能使他們對語言
文化知識有更深的認識[4]。
如,在學習《月亮上的足跡》章節時,為了能夠幫助初中生養成自主閱讀的習慣,理清整個文章的思路,教師可以借
助多媒體教材,分享阿波羅登月計劃,以及神舟五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的有關資訊。通過分享即時報道,在平實的新
聞語言中,讓學生們感受到這一歷史性大事件最真實的樣貌。教師逐步分析文章中所描述的“準備——升空——登
月——返航”四個環節,并最終以阿姆斯特朗的一句話總結人類登月的偉大意義:“這一步對一個人來說是小小的一
步,對整個人類來,說是巨大的飛躍。”
師:同學們,請大家以自由討論的方式討論:為什么阿姆斯特朗說登月活動是整個人類巨大的飛躍?
師:在漫長的人類歷史長河中,宇航員和科技工作者都做出了哪些工作?人類為什么要探索外太空?
師:請同學們回家制作招貼,繪制航空飛船或者火箭飛船的模型,同學們可以加上自己的想象,制作宇宙不同的宇
宙飛船,希望在你們的畫筆下,人類航天技術將取得進一步的飛躍。
師:另外,也請同學們回到家之后,以訪談報告的形式與家長溝通,討論下面幾個問題:
1.月球上有什么?月球上是怎樣的一個世界?
2.為什么科學家要搜集月球上的土壤和巖石?
3.宇航員在返航時將登月艙甩在了太空,為什么要這樣做?這樣做的目的是什么?是否合適?
4.為什么說我國神舟五號飛船發射的圖文資料顯示了,中國人民的偉大創舉。中國太空科技的顯著進步,還體
現了我國綜合國力的日益強勁?
結語
初中語文教學的目的在于讓學生喜歡學、樂于學、善于學語文知識,而且能夠調動多元化感官,感受不同的語文學
習環境和學習內容。受新教育改革的影響,學生更愿意學習,也更能受到啟發。老師在課堂上營造多元化的環境,促
使學生多想,多做些自己的事情,通過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使學生對語文的熱愛更加持久。中學語文知識學習
有助于開闊視野,陶冶情操,凈化心靈,培養能力,能滿足中學生對知識和語言交流的渴望,教改的目標是恰恰是促進
初中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參考文獻】
[1]王懷安.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要點分析[J].考試周刊,2020( 98):39 - 40.
[2]魯濤.鼓勵創新,培養興趣——初中語文教學中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的相關思考[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
訊),2020( 14):50 - 51.
[3]潘日堂.初中語文小說教學中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的策略研究——以《故鄉》中的人物分析教學環節為例[J].
教育觀察,2020,9( 24):134 - 135.
[4]符志華.初中語文教學中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分析[J].好家長,2020( 34):33 - 34.
(作者單位:甘肅省靜寧縣甘溝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