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山東民間剪紙作為山東民間非物質文化遺產,是當之無愧的民間藝術瑰寶。其優秀的發展模式與傳統文化保護措施具有重要的時代價值。本研究以山東地區的優秀傳統文化瑰寶——民間剪紙為研究對象,探究山東民間剪紙的當代發展模式,對其發展的當代價值與特征研究進行總結,結合時代要素探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時代發展的條件與可行性分析,探討其時代價值與成熟商業化發展的實踐助力,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研究及山東民間剪紙的傳承與發展提供理論基礎與案例借鑒。
關 鍵 詞: 山東民間剪紙;非物質文化遺產;發展模式;傳承與發展
一、山東民間剪紙的發展歷史與藝術形態
(一)山東民間剪紙的發展歷史
民間剪紙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傳統藝術瑰寶,是我國民間廣為流傳、最古老的藝術樣式之一。其以剪刀(北方剪紙)或刻刀(南方剪紙)為工具,以紙為材料進行鏤空藝術創作。整體來講,我國北方剪紙風格粗獷豪放,南方剪紙風格工謹繁密。民間剪紙主要通過諧音、象征等生活提煉,形成藝術精華呈現于紙張之上。
山東民間藝術剪紙屬于剪紙流派中的北方派系,山東是民間剪紙藝術的發祥地之一,剪紙藝術歷史悠久,民間藝術家輩出[1]。剪紙種類繁多,用途不一,在全省各地基本均有分布,且分別形成了不同的地域特色。根據山東省公布的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多項地方剪紙被納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如五蓮剪紙、濱州剪紙、高密剪紙、煙臺剪紙、膠州剪紙、威海剪紙與茌平剪紙。
作為民間傳統藝術,自然源自于生活,剪紙在各大節日和傳統儀式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比較常見的如春節的窗花、重陽節的重陽旗、婚喪嫁娶的剪紙字、印染的印版等等。它們常因國內各地的地域和文化而略有異同,但卻無疑各具特色,生活藝術感十足。當代山東民間剪紙紋樣雖仍然保留單獨紋樣、二方連續紋樣、四方連續紋樣、對折、三折、團花紋樣等,但隨著時代的發展,當代民間剪紙的藝術形態愈發受到社會各類元素的影響,緊跟時事,與時俱進,貼近生活。
(二)山東民間剪紙的當代藝術形態
山東民間剪紙的藝術創作形態在歷史上有過幾次變遷,但傳統的藝術創作多是以民間傳承為基礎,在此之上加入了部分民間藝人的自我創作。傳承至現代,山東民間剪紙的藝術創作形態也伴隨著時代發展產生了與時俱進的變化。
時代的發展致使快餐文化成為了時代的主流,傳統文化的歷史積淀與凝聚美的特色需求投入時間與精力[2]。如何使藝術創作能在更短的時間內被大眾接受、欣賞成為了藝術傳承、發展的時代需求。創作周期及創作技藝,成為了限制普通人群接觸、接受民間剪紙藝術的制約性條件。藝術工坊就是在此基礎上誕生與發展的時代產物,藝術工坊本身分層次面向不同創作人群,精而細之。各地商場中設立的小型藝術工坊,簡化了剪紙的創作過程,可以在幾十分鐘內創作完一幅作品,以豐富美術教育體驗,感受藝術熏陶為推廣宗旨,由此吸引了以青年和兒童為主的大量人民的喜愛。
由山東民間剪紙藝術形態的時代轉變可以看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需要藝術創作形式的創新和與時俱進,要符合時代需求和時代趨勢。傳統的民間剪紙工藝復雜多樣,作品惟妙惟肖卻創作復雜。在現代民間剪紙的造型元素中,加入了大量融入生活的簡單應用,將造型元素進行簡單提煉后加入到民間剪紙創作中,制作簡單,豐富有趣。簡而言之,現代民間剪紙的造型簡單豐富,生動有趣,工業化趨勢顯著,商業化的窗花等民間剪紙作品已十分成熟且形態各異。山東民間剪紙的保護與傳承,是民間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的優秀案例,在傳承民間傳統藝術的同時,實現了藝術創作的與時俱進。
二、山東民間剪紙的發展模式現狀
山東民間剪紙作為民間非物質文化遺產在近年來得到了良好的傳承與發展。社會普及度得到了持續推廣,重視度大幅提高,這主要取決于其優秀的發展模式。分析山東民間剪紙的發展模式,對其特征進行研究、總結,并結合時代要素探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時代發展的條件需求與可行性分析,可以為山東民間剪紙的進一步傳承、發展提供理論基礎,并為其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提供實踐助力。分析山東民間剪紙的現代發展模式,主要在于三個方面。
(一)山東民間剪紙的藝術創作與推廣
山東民間剪紙的藝術創作隨著時代的發展,融入了大量時代元素與當代特色,與時俱進,不再僅僅是生活中的簡單元素。以往的剪紙作品受剪紙藝人創作觀念的局限,雖然貼近生活但元素單一。隨著時代發展,剪紙藝人接觸不同國家、地區及不同行業、渠道的文化元素的機會越來越多,越來越簡便,這也促使傳統剪紙在結合現代元素后的創作思路有了爆發式的增長,促進了山東民間剪紙藝術創作元素的多樣化發展。
在推廣、宣傳方面,近年來自媒體發展迅速,簡短練達、圖文并茂的短新聞、短資訊方式成為了社會人群接觸、欣賞藝術創作的最簡單、方便且直觀的渠道。隨著自媒體傳播方式的日益成熟,剪紙借自媒體的東風進入了大眾視野,現階段流行的剪紙造型元素,與時代發展緊密結合,形象貼切,類似短視頻等創作中簡單創作但精美多樣的剪紙作品深受大眾喜愛。
(二)成熟的工業化生產及商業化運營模式
成熟的工業化生產進程和商業化運營模式是山東民間剪紙得到長足發展的有力支撐。隨著時代發展,工業化進程推動了各類生活物質的有效生產。剪紙藝術品作為生產步驟簡單、生產材料易得的商業化產品,生產極為方便。而商超、網店等零賣、批發的商業化運營模式也較為輕松地使剪紙藝術品這一傳統文化的藝術創作產物遍及萬家。現階段節日、婚娶等對民間剪紙的需求日益增加,機械生產,網絡運營的工、商業化生產模式促進了山東民間剪紙的蓬勃發展。因此,生產、運營模式日益成熟,是促使山東民間剪紙被人們廣泛接受并長久關注的重要發展模式要素。
(三)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與發展
山東民間剪紙發展模式的升華,在于在教育中的應用與發展。山東各級各類學校,從幼兒園到大學的各類課程,如自然、手工等課程,基本都包含了民間剪紙這一重要課程,尤其是在山東省大力發展美育、勞育的基礎上,包含民間剪紙在內的美育課程成為了山東美育課程的特色。三項要素決定了山東民間剪紙優秀的發展模式,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提供了借鑒價值與案例支撐。
民間剪紙作為手工等課程的主要學習內容為當代山東各級各類學校大量運用在教育教學中,豐富教學內容,體現美育價值。學習知識是為了感受精神,從而實現剪紙課程的美育目的,最終實現的是對美育價值的提升,是為了激發學生對傳統民間藝術的學習興趣。從民間剪紙的角度進行美育教育目的分析,“美”不僅體現在對剪紙作品的“外在美”的欣賞過程,也體現在民間剪紙“內在美”的精神價值;“育”的內涵,不僅包括手工技能、審美技能的教育教學過程,更在于國家榮譽、歷史自豪感和民族歸屬感的“德育”過程。山東民間剪紙在教育中的運用,可以較為全面地實現美育價值,立足于教育,發展于美育,終歸于德育,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山東民間剪紙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與發展,是其發展模式的重要創新與凝練。
三、山東民間剪紙當代發展模式的時代價值
山東民間剪紙作為山東民間非物質文化遺產本身具有重要的當代價值。其當代價值在于對民間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也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發展與傳承。其作為優秀的傳統文化保護與發展成功案例,結合現代元素,長足發展,與時俱進。擁有成熟的商業化、經濟化發展進程,對其發展模式的研究、總結對保護與發展山東其他非物質文化遺產、優秀傳統文化具有重要價值與借鑒。
山東民間剪紙的發展模式,優勢不僅在于商業化生產模式的推廣,更在于教育。民間剪紙作為自然、手工等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各級各類美術教育的美育教學中具有重要的時代價值,有助于學生正確“三觀”的確立,增強民族歸屬感與使命感,立足于教育,發展于美育,終歸于德育,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對山東民間剪紙發展模式進行總結,其傳承發展的根本,在于創新、發展藝術形式,融入時代元素進行藝術創作;發展的應用形式,在于工業化生產與商業化運營的發展趨勢;發展的藝術升華,在于對教育美育的影響與選擇。以上三要素缺一不可。對山東民間剪紙藝術發展模式的綜合研究,對保護與發展山東其他非物質文化遺產、優秀傳統文化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與借鑒意義。
基金項目:山東省“傳統文化與經濟社會發展”專項課題《山東民間剪紙的當代發展模式研究》,項目編號:ZC202011135;青島黃海學院2020年統戰工作研究課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時代價值研究——以民間剪紙在學前教育美育教學中的應用為例》,項目編號:2020TZ07。
參考文獻:
[1]王玉.民間剪紙藝術的保護與開發——以山東省為例[C].全國藝術學學會.全國藝術學學會,2014.
[2]王怡,薛巍.青島非物質文化遺產與幼兒園教育的融入教學[J].僑園,2020(01):89.